高级英语选修课“美国影视解读”的通识教育的问题和措施[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王教授更新时间:2017-04-2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17: 7)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大学英语高级选修课的建设应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从通识教育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将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有机结合, 教会学生学会欣赏和包容异域文化,能兼收并容异质文化中的精华为己所用。
  一、 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程对原版电影的选择
  一直以来,原版电影以其丰富的文化氛围,大量真实、生动的英语语料,鲜活的画面被认为是最好的英语学习的辅助材料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对原版电影的认识和教学措施上的缺陷,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影视课变成影视欣赏课,虽然在看完片子以后教师提出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者对某些内容做些讲解、复述,但多数学生认为他们只在语感、听力、生活用语等方面有少量提高。”还有的学生感到看片子时很热闹,英语论文范文,但只是了解大意,看完后大脑里留下的内容不多,印象不深。原版电影介入教学过程效果不佳,其根本原因是教师教学缺乏科学性,没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只是“放映者”,而学生是“观赏者”,教师、媒体与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转换为目标语语境的过程。
  为了尽可能让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上课之前,教师就根据本节课的计划授课内容,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可作参照的好影片,所谓好影片应该符合三个标准:1)总体来讲,语言难度适合学生现阶段的英语水平;2)内容上要具有文化对比的典型意义,使学生能够通过对比,体会文化异同带来的不同感受;3)内容健康。原版电影中所提供的生动场景和文化氛围中给学生带来对异质文化的迥然不同的感受,英语论文网站,同时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供了舞台,通过设计以电影情节为背景的场景练习为加深学生对文化异同的理解创造条件。对原版电影的使用有两种措施。1.剧本再创作。简单介绍人物和剧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创作剧本并分角色饰演。放映原版影片片段,对比剧中人物语言和情节的差异,讨论异同产生的原因。2.同期配音练习。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由组长分配角色,选取段落,置电影放映于静音模式,先向学生介绍上下文的背景,再开展两人或多人的汉语言语境下的配音模仿。将某一小组的模仿活动向全班进行演示,或者进行台上表演,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并让其他同学当评委,讨论异质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产出。3.影片观赏与对比讨论。请学生于课前查找有关价值观背景的知识和有关资料,课堂放映预先设定好的课程教学计划选取的片段,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由于价值观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语言导出和行为导出。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略论其表象的内部原因,并以此为话题开展具体的某一价值观的横向比较。
  以上作法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他们不再以“观众”或“听众”身份坐在教室里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是以“主要演员”的身份出现在教室这个舞台上,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的真正主体。利用原版电影片段的对比模仿,能够使学生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使对价值观的理解能够在一个立体,生动的层面上进行,学生在被模仿对象的故事情节,生动的画面,优美的语言和音响效果的感染下,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很快消除心理障碍,进入到情景和角色中去。仿佛自己就是故事片中的主人公。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参照模仿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氛围,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对异国价值观的理解不再停留在一个静止的层面上,难以感受,只能想象,从而难以深刻地挖掘出语言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兴趣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原动力,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部分。兴趣可以使学习者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苦学转变为乐学。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二、创造真实情景下的文化语言环境
  正如Cook所说:Without sufficient and appropriate example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students will get nowhere(“对于目标语的充分的和恰当的举例,将使学生对目标语的学习不再茫然”)。毫无疑问,多角度的对比模仿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适当的目标语文化的范例。
  跨文化交际课将美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分成四组,即个人主义、成功意识、家庭爱情友谊观及宗教信仰观来进行比较和略论。
  本文以个人主义为例来加以说明。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中深受重视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贝拉和其他四位学者在他们撰写的《心灵的习性》一书中说:“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我们自己及我们社会的一些最深层的问题,也是同个人主义密切相连的。我们并不是说美国人应该摈弃个人主义,因为那将意味着放弃我们最深刻的民族特性。”上课之前,我请同学们回去搜索对于个人主义这个概念在中西方文化当中的对比,认识到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在西方的价值体系中不是自私自利的代名词,不是集体主义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自力更生,自我完善,通过在个人奋斗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褒义词,是美国人性格的一部分。所以当同学们在欣赏美片比如“真实的谎言”“碟中谍”时,关于男主在没有外援,没有男二号的陪衬下,完全靠自己理想化的神人力量来实现不可能的任务时,充分理解这样的人物设计是满足美国大众对自身“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和期许的。在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范畴里还包含了一条重要的观点:个人的尊严和权利不可剥夺。课前,我请学生们了解本杰明富兰克林,了解杰弗逊,了解“独立宣言”。所以在课堂观赏电影“费城故事”前,同学们已经了解到作为美国人民的光辉代表本杰明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相信自己是自己的救世主”的价值观,他关于美国一代又一代人的作用;了解到个人权利意识是杰弗逊和他的共和主义给美国后代留下的精神遗产;了解到独立宣言中杰弗逊提到的平等观和他的理想:把人人生来平等的自然权利管变成人人平等的现实。再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