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完成时的篇章语法教学[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王教授更新时间:2017-04-2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过去完成时通常表述的是过去某一时刻前发生的动作或者存在的状态,它具有回指性是因为它依靠语境提供参照点。同时,过去完成时存在着时体意义的歧义,不同的解读需要依靠语境相关性的限制。过去完成时同时通过主题性的篇章联系和用一般过去时表示的语境事件关系起来。过去完成时具有依赖于语境的特征,这支持了语法教学需要由句子层面转入语篇层面,更完整地表达它的意义。

关键词:过去完成时;回指性;事件和状态;因果性联系;主题性联系
一、引言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提供的过去完成时的定义是“过去之过去”(1972:92)。过去完成时表述的事件或状态在时间轴上是发生在过去之前的。它通常并不单独存在,也不在文本的开头部分中出现,因为它的使用需要语境预先提供一个过去的参考点。但是“过去之过去”这种定义并不能解释句子Daisy had left at seven o’clock.中存在的歧义:1)黛西在七点的时候已经不在的结果性状态,2)黛西离开的动作发生在七点这个过去的时刻点。Kamp和Reyle (1993) 提出这种歧义存在的原因是因为过去完成时能被理解为是“过去的完成(体现完成体)”或者“过去的过去(体现过去时态)”。前者描述在参考点所维持的结果性状态,后者描述发生在参考点之前的事件。篇章中强调哪种意义,需要依靠对语境的略论。同时,过去完成时的使用需要与语境形成一定的篇章联系。考虑到过去完成时的这些特点,过去完成时的语法教学只有在依托于篇章时才能凸显出这些特点。      
  二、使用过去完成时的篇章-语义限制
  (一)时间上的先前联系
  通过探索参考时间(R),事件时间(E)和说话时间(S)之间的联系,Reichenbach为过去完成时提供了E-R-S的结构,这里的-表示“先于…”的意思。即过去完成时描述的事件或状态是在过去的参考点之前的。出现在过去完成时之前的一般过去时为过去完成时的使用提供参考点。
  在Webber看来,“如果某个时间点或者事件依靠语境构建,时态的解读也需依赖语境”(1988: 64)。过去完成时具有回指性是因为它的解读要求一个由前面语境构建的过去的参考点。它照应的是Reichenbach提出的参考时间点,英语论文范文,而不是过去完成时描述的事件本身。如,Daisy passed the exam. She had studied really hard.,并不是黛西努力学习这个事件时间照应前面她通过考试的事实。而是第二个小句的参考点与之照应:第二个小句过去完成时的使用,使得它的事件时间被解读成在第一个小句描述的事件之前。
  (二)探讨过去完成时语义的篇章措施
  确保过去完成时的使用,过去时间的先前联系并不够。如,单纯的时间联系并不能解释第二个小句的古怪:John went to sleep. ﹡He had entered the bedroom. 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篇章-语义的规则限制。Lascarides和Asher为这两个小句的古怪联系提供的解释是:“第二个小句中的过去完成时为前一个小句提供不被前面小句蕴含的背景信息”(Lee, 2017: 773)。也就是说过去完成时提供的背景并不能由之前的句子直接推导出来。Lee(2017)在Caenepeel和Sandstrom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新的有力看法。Caenepeel和Sandstrom指出过去完成时的歧义是因为受不同的语境相关性的限制,过去完成时描述事件(过去时态)或者状态(完成体)。表示过去时态意义的事件发生在参考点之前,必须与它之前的一般过去时表示的事件有着因果关系的联系。而表示完成体意义的过去完成时,描述“在参考点所维持的状态” (Lee, 2017: 775)只能与前面的内容形成主题性的语篇联系。在Lee(2017)看来,表示过去时态意义的过去完成时和语境事件除了存在着明显的因果性关系外,也必须和语境事件形成主题性的语篇联系。过去时态的意义也要求为语境事件提供背景或者解释。如,前面的例子,Daisy passed the exam. She had studied really hard.黛西努力学习引起或者说使得她能通过考试。这里表示的是过去完成时的过去时态意义即事件,和语境事件通过因果性联系关系起来。但是,黛西努力学习这个事件仍然为她通过考试提供解释。过去完成时也受主题性联系的限制。
  三、例子
  我们现在略论来自《伊索寓言》的“狮子和老鼠”这则寓言中的过去完成时。这个寓言讲述了一只狮子饶过老鼠一命,后身困猎人陷阱,被老鼠所救的故事。
  1. Not long after, the lion was hunting in the woods when he fell into a trap①. Some hunters had stretched ② a trip rope across one of his favorite paths. They had suspended ③ a huge net above the path and had fixed ④ it so that when the lion fell over the rope, the net would fall down and cover him, holding him prisoner until morning.
  The lion twisted and turned and scratched and bit⑤,….
【引用自《伊索寓言》, 2017: 1】
  上面所截取的文本中,英语论文,第一个句子所描述的事件仍然推动故事向前发展。从第二个小句②开始过去完成时首次出现,它的参考点和前面的when小句激活的事件E①形成照应联系。根据Reichenbach的E-R-S结构,即Webber所称的ET < RT,这个过去完成时激活的事件E②发生在E①之前。这里E②所表示的事件时间点已经将故事情节往后拉动了。第三个句子中的两个过去完成时分别激活两个事件,E③和E④。④后的so that从句表示一个目的性状语从句,描述的内容并没有发生,这里不做略论。三个过去完成时共用同一个参考点,上面事件在时间线上的位置可表示为:
   这些事件之间的时间联系,这些过去完成时还和E①有语篇联系。这些过去完成时引发的是倒叙的效果,根据Caenepeel和Sandstrom对于因果性联系的定义,E②, E③ 和 E④是猎人的陷阱布置,创造了E①发生的合适条件。这里的过去完成时描述的是事件,和语境事件形成因果性的关系。Lee(2017)认为,即使是表示时态意义的过去完成时也必须和语境形成主题性联系的关系。这里过去完成时提供的是背景信息,与故事的主线不相干但是却对E①的理解产生作用,承载着对E①前因后果的描述。这里的倒叙将时间进程拉回了E①以前,但是根据我们的世界性知识,一般过去时激活的事件E⑤的发生是紧跟E①之后的,E⑤是E①后续阶段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面的三个过去完时组成一个内嵌篇章,在这之后,E⑤又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