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美华(1975-),女,江苏如皋人,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江苏 如皋 226500)。
一、问题: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遭遇冷落
《英语课程标准》首次将“文化意识”作为五大教学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目前英语教学十分重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摄入与学习,却忽视传授母语文化及教给学生如何用英语去释义母语文化。对母语文化的冷落,导致学生热衷于过“洋节”、品“洋味”,却鲜知中国的Tomb-sweeping Day,认为Dumplings不美味、Beijing Opera很无聊、Tang Poems and Song Ci太深奥。母语文化的缺位使英语学习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母语文化知之甚少,兴趣不大,更不知如何用英语来表达,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输出的“失语”以及跨文化交际的不平等对话已引起英语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英语学习当是一种自我建构个性品质和人生意义的过程,英语文化与本族文化可融合并积淀成一种独特、先进的文化与气质。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理应思考怎样让学生在学习和悦纳西方语言文化的同时不忘了解和欣赏母语文化,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交融、渗透,以达到相辅相成的双赢局面。
二、认识:英语教学中渗入母语文化的必要性
1.母语文化是根——西方文化导入不能忘本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的交流。在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交际中,明显暴露出交际主体和语言本身的文化根基,同时交际主体还会在交际过程中以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方式对交际双方的文化身份进行确认、维护、修正以及进一步的拓展,[1]因而跨文化交际成败的关键在于知晓并理解交际双方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即既要能获取以英语为载体的信息,又要能以英语为载体传递信息。如果我们只了解和理解西方文化,英语毕业论文,却不能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华文化的概念与思想,不但作用交际的顺利进行,也违背了跨文化交际的初衷,无法开展本族文化的输出与传播。
英语教师理应具有“价值引导的自觉”,在促进学生对西方文化包容与欣赏的同时,要能引导学生背靠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避免“文化同化(Acculturation)”。[2]也就是说,鼓励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但不能在有意无意中误导学生对西方文化全盘接受、盲目崇拜、模仿和照搬,任何一种语言都根植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代表着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华夏文化和英美文化都有其合理性,批判否定本族传统文化会逐渐演绎成对自我文化的冷漠,这会导致学生失落批判自我文化的基础,也会让自我文化殖民心态悄然滋长。因此,我们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与拓展以及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演绎中应重视母语文化的传递和渗透,在感悟母语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学习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只有恰当地保持自身文化身份,对母语文化充满自信与自豪,才能实现现实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和终极意义上的人格完善。
2.母语文化是桥——西方文化导入不能孤立
在英语教学中,不少学生以为学习英语就是学习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因而不重视母语文化的学习。实践证明,英语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引介反映母语文化的词汇、表达法及背景知识,通过母语文化来促进英语学习中共性内容的理解和摄入,同时通过适时对比中西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礼仪习俗、人际联系等方面的异同,帮助学生加深对中西文化的理解,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包括交际能力和本国文化的外语表达能力,也包括文化创造力。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创造力是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通过中西文化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创新能力,其培养是以已知文化探求未知文化,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3]
从语言获得的角度看,当学生对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有了细致、深刻的认识和敏感的文化意识后,也就自然增强了对目的语的语感,语感的增强能提高对语言直接、快速的敏锐感受、领悟与创造能力,这种“灵敏的感觉”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并自觉适应英语文化,又能避免或减少学生因文化负迁移而出现歧义、误解或语用失误,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的多元认同与敏感性,最大限度发挥母语文化在英语学习以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桥梁和纽带影响。
三、研讨:英语教学中渗入母语文化的准则和策略
1.英语教学中渗入母语文化的准则
(1)关联性准则。母语文化的渗入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要么直接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关,英语论文网站,要么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并遵循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正确处理语言教学与文化的联系,确保文化渗透与英语语言教学同行。现行《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初中阶段的“文化意识”要达到五级目标,共14个要点,其中最后一个要点为“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并明确提出此要点的达成应融会贯通于前13个要点的目标达成中,切不可走独立路线,否则,英语课则不成为英语课。
(2)实用性准则。中西文化异同直接作用着本国学生对英语阅读文章的理解和现实的跨文化交际,因而要注重突出干扰学生阅读和交际的文化因素,关于那些易混易错的阅读中的背景文化知识以及交际中的言语与非言语行为,应重点比对讲解,反复操练,避免因文化异同的作用而出现语用失误,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主动关注和摄入母语文化的内在积极性,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3)递进性准则。渗入母语文化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状况,结合英语教材的内容和难度,适时、适量地介绍和渗透有关国情、习俗、历史、价值等文化现象及其文化内涵,并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拓展范围,防止过犹不及。
2.英语教学中渗入母语文化的策略
(1)依托教材,寻文化渗透契机,加大渗入母语文化的力度。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其中的文化意蕴,力避被语言技能的培养目标所遮蔽。以《牛津初中英语》为例,该套教材是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准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每个话题或多或少涉及母语文化,教师应对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不错过每一个母语文化的渗透机会。
首先,利用教材中直接涉及母语文化的因素。教师可对教材中含有母语文化内涵的词语、短文或对话加以解释补充,引出相关语言或非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