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语言中体现的民族性格(5)[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1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Большинство портретов Владимира Ильичане в состоянии передать того впечатления особойодаренности,которое быстро шло на смену первымвпечатлениям от его простой внешности,как только выначинали несколько ближе всматриваться в его облик。 这是一个典型的由主到次,由一到多,句中成分依次迭加的句子。把该句翻译成汉语时,如果我们按照俄文的语序来翻译显然是不行的,必须反其道而行之,才能为中国人所接受。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及习惯的句子结构,我们可以把它翻译为:只要稍微仔细看一下,你从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朴实外表而得来的最初印象会马上消失,随之而来的就是你对他的特殊天赋的印象,而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许多肖像都没能表达出这种特殊天赋的印象。

  另外,俄语中大量的使用无人称句、不定式句和以抽象概念作主语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不使用主动结构,不用第一格表示主体,甚至完全不体现主体,从文化层面上讲这是对主体行为责任的回避,是俄罗斯民族“宿命论”思想的体现。而这类句子在翻译成汉语时,一般需要进行主客体转换,这反映了中国人强调主体意识,以人为本,习惯以人为中心来思考问题。例如,俄语中表示情感的词ужас (惊吓),страх (恐惧),досада (懊丧),зависть ( 羡慕 ) 等与动词 брать,найти,охватывать,оказаться 等连用,做主语的是这些抽象名词,译成汉语时则应变成以人为主语。

  可见,中国人的含蓄模糊,俄罗斯人的神秘莫测等性格特点;中国人重视整体,善于综合,俄罗斯人重视个体,善于逻辑略论等思维方式上的特点都能在其语言中得到体现。

  三、语言作为民族性格的载体体现民族性格

  (一)经典文学著作中的民族性格

  所谓经典文学著作包括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多种形式。某个民族的作家所写的经典文学著作通常被认为是反映该民族性格特点的重要途径。文学家们在创作的时候,总会把他所要塑造的人物注入某种民族性格,使整个文学著作渗透着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

  早在 19 世纪,普希金、涅克拉索夫、陀斯妥耶夫斯基以及托尔斯泰和果戈里等文学大家一直致力于在自己的著作中描绘俄国社会的真实生活,从中试图展示出俄罗斯人典型的民族性格。如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等,在这些“多余人”的身上都能找到俄罗斯民族忧郁、彷徨的性格特点。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文学著作固然是了解一个民族性格特征的有效途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性格特点通常会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制约:一是客观因素的制约,包括特定时期的价值观和社会环境。受这一条件的制约,文学著作中反映出来的民族性格往往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阶级性特征 ; 二是主观因素的制约,包括作者主观情感、认识水平及价值取向等因素。主观因素往往使作家美化和优化自己本民族的性格,夸大非本民族的民族性格中的不足或缺陷。因此,同一民族的性格在不同作家的著作里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同是俄罗斯民族,普希金认为她是美好而浪漫的、独特而英勇的;邱特切夫认为它是不解的、难以捉摸的;涅克拉索夫则认为她是忧郁的、充满伤痛和不幸的(Тер-Минасова,2000:143)。

  (二)童话故事中的民族性格

  童话故事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儿童文学体裁。童话故事作为代代相传的广大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创作的源泉。正因为其流传的时间长,范围广,才使它摆脱了经典文学著作所受到的那些主观和客观上的制约,因而童话故事是探究一个民族性格特征较为客观的途径。

  尽管各民族的童话故事中都有许多相同的主题和相似的情节,但由于各民族文化和性格特点的异同,这些共性的东西往往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主人公的形象,情节结构的安排,语言使用的特点,常用的修辞表达等,都是我们挖掘一个民族性格特点的宝贵资源。如,在俄罗斯传统童话中的老巫婆是一个具有两种形象的主人公。她一方面狠毒,嗜血成性,经常掠夺孩子,甚至把人扔进她的炉子,烤熟了吃。另一方面,她又往往会帮助童话中的英雄人物,给他们提供食物,并用有魔力的线团指引他们找到需要的东西。由此可见俄罗斯童话中的巫婆有着极为矛盾的性格特点,而这也正是俄罗斯人极端矛盾性格的体现。

  (三)成语中的民族性格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