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种民族语言,德语可谓历史悠久。但经过“三十年战争”后,德国民族一度对德语的价值失去了自信。在这一处境中,莱布尼兹奋然提出“语文作育”和“德语思维社会”等观念,旨在唤醒德意志民众重新肩负起母语作育的责任。在评论了莱氏对德语的长处和短处的略论后,本文简略地追溯了现代德语于继后两世纪的发展。以此为背景,本文进一步指出:当代德语正面对另一次的语文危机,而挑战主要来自英语的强势。几年前终于再有一群德国学者,他们出于对德语作为一学术思想语言的前途的忧虑,对德国各邦政府发起了公开联署。借着德国的经验,本文于结论部分再进一步指出,当代汉语其实也面对着雷同的处境,作者最后更就中国大学教育环境下的语文政策提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 一、引言--从两则故事说起普鲁士国君腓特力大帝(FriedrichderGrosse,1712-1786)是德国军政史中的佼佼者,而巴哈(JohannSebastianBach,1685-1750)则是德国音乐史上的巨擘。在巴哈次子CarlPhilippEmanuel的引见下,巴哈于1747年获腓特力大帝接见。据说二人晤面时腓特力大帝第 ,德语专业论文,德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