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看20世纪德语戏剧的美学特征[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 本文以对20世纪德语戏剧各阶段代表性作家代表作的文本略论为基础,结合相关的戏剧学和美学理论,对20世纪德语戏剧各阶段代表作在戏剧结构、戏剧冲突的表现方式、人物形象塑造以及艺术手法方面所共有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宏观研讨。本文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一、从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作看20世纪德语戏剧的美学发展 该部分按时间顺序阐述了从表现主义至后现代的各阶段代表性作家的戏剧美学思想及其所采用的戏剧形式的特征,各阶段代表性作家在戏剧观和所采用的戏剧形式上的区别和联系,以便对20世纪德语戏剧的美学发展有一整体性把握。 二、打破亚理斯多德式戏剧的闭锁式结构 总的来看,摒弃闭锁而走向开放是20世纪德语戏剧各阶段代表作在结构上所呈现出的共同趋势。各阶段代表作按其特点可划入开放式结构的不同类型,其美学特征上的一致性在于对与“整一性”准则相对立的“零散化”准则的遵从--这一点也体现了现代艺术在形式上的“不和谐”特征。就戏剧结构所造成的心理效果而言,20世纪德语戏剧各开放式结构类型的共同之处在于能够被阻止戏剧幻觉的产生,更多地激发观众的理性思考和创造性。 三、表现内在冲突 20世纪德语戏剧明显发生了描写重点从外部冲突到内在冲突的转移,德语毕业论文德语论文题目,这一点见之于各阶段代表作以不同形式对不同性质的内在冲突的展示。内在冲突是现代社会内心分裂的异化的人在戏剧领域的一种反映,对内在冲突的表现也与现代心理学对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的深入探讨及其对剧作家的作用有关。 四、人物形象抽象化 抽象化的人物形象塑造措施可以说受到了从表现主义至后现代的各阶段代表性德语剧作家的普遍遵循。重主观表现而轻客观再现的创作准则以及剧作家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关于理智和思想的过分推崇是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五、几种有代表性的表现手法 象征、陌生化效果、怪诞、滑稽讽刺模仿是20世纪德语戏剧各阶段代表作所经常采用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探讨生院
【学位级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516
【目录】:

前言6-7

第一章 从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作看20世纪德语戏剧的美学发展7-22

第二章 打破亚理斯多德式戏剧的闭锁式结构22-41

第一节 闭锁式结构和开放式结构22-24

第二节 表现主义戏剧的电影式结构24-28

第三节 以布莱希特的叙事剧为代表的叙事式结构28-33

第四节 后现代戏剧的拼贴式和散文式结构33-37

第五节 小结37-41

第三章 表现内在冲突41-59

第一节 表现主义戏剧--感情或思想的激烈交战42-46

第二节 布莱希特、弗里施和迪伦马特的剧作--人格分裂46-50

第三节 后现代戏剧--多样化的内在冲突50-54

第四节 小结54-59

第四章 人物形象抽象化59-68

第五章 几种有代表性的表现手法68-81

第一节 象征68-71

第二节 陌生化效果71-73

第三节 怪诞73-77

第四节 滑稽讽刺模仿77-81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