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语义视角下的英汉“言者导向语”对比探讨[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探讨从概念语义出发,以事件语义对比基础,对比略论了关涉言者态度的概念语义信息(表层实现为“言者导向语”speaker-oriented expressions,简称SOE)在英汉语中的实现方式及其在两种语言中词汇化、语用化的异同。探讨还以“言说行为表达”(speech-act expressions,简称SAE)为例,从历时角度考察了英汉语SAE的形成和词汇化进程,藉此研讨了SAE的语用化、语法化和词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语言演变现象的跨语言共性和语言个性特征。最后,辅以多语言证据,本探讨考察了语言的形态特征与SOE词汇化之间的关系。本探讨的主要发现如下: (1)编码方式的多样性及英汉语词汇化异同。英汉语都有不同的语言手段编码关涉言者态度的概念语义信息,如词汇、短语和小句;但在编码复杂的事件语义时,英语SOE的词汇化程度高于汉语。这一异同与两种语言中的形态手段有关,即,较之汉语,形态相对丰富的英语更可能借助形态变化将丰富的事件语义信息融入到单个词汇中。(2)编码方式会作用英汉语SOE的句法表现。总体上看,英汉语SOE句法位置的灵活性与其词汇化程度有关;词汇式的SOE句法表现更为灵活,组合式SOE的句法灵活性相对受限。(3)英汉语SOE存在语用异同。汉语词汇形式的SOE做语用标记的能力较弱,承担语用标记功能的大都是组合式表达;英语词汇式和组合式SOE均有做语用标记的能力。(4)历时略论表明,英汉SAE的演变过程相似,但词汇化方式和程度存在异同。英汉语SAE都是先由命题内成分语法化为句外附加语,再进一步语用化和词汇化;英汉语SAE词汇化方式和程度的异同与语言类型特征有关。(5)多语言的证据证明,语言的形态特征与SOE的词汇化密切相关。形态手段丰富的俄语、德语、法语在SOE的词汇化程度上总体高于形态不丰富的泰语、越南语和缅甸语。 基于英汉语SOE对比结果和多语言证据,本探讨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词汇编码事件语义的能力与语言形态特征密切相关;语言越是缺少形态变化,就越难在语用化或语法化过程中使用词汇编码丰富的事件语义信息;但形态手段只是为概念的词汇化提供了可能,是促成SOE词汇化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 探讨表明,语言之间的异同有其内在的原因和机制,一部分可以从语言编码概念语义的手段和方式上得到解释。基于概念语义的对比探讨可以发现形式对比无法发现的语言现象。事件语义是跨语言对比的有效平台。

【关键词】:英汉对比 概念语义 事件语义 言者导向语 词汇化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313;H136
【目录】:

摘要5-6

Abstract6-7

致谢7-17

第一章 绪论17-25

1.1 言者导向语17-19

1.2 探讨缘起19-20

1.3 探讨目标20

1.4 探讨假设和探讨措施20-22

1.4.1 探讨假设20-21

1.4.2 探讨措施21-22

1.4.3 语料来源22

1.5 探讨意义22-23

1.6 论文结构23-25

第二章 英汉副词系统及言者导向语25-46

2.1 英汉语副词系统25-31

2.1.1 英语副词系统25-27

2.1.2 汉语副词系统27-28

2.1.3 英汉语副词系统的跨语言共性28-29

2.1.4 英汉语副词类别的重合和阙如29-31

2.2 英汉语副词对比探讨31-34

2.2.1 探讨近况31-33

2.2.2 存在的问题33-34

2.2.3 解决问题的思路34

2.3 言者导向语34-43

2.3.1 英汉语SOE的分类35-39

2.3.1.1 SOA在英语里的分类35-36

2.3.1.2 SOA在汉语里的分类36-38

2.3.1.3 英汉语SOE的分类38-39

2.3.2 SOE的句法和语用特征39-43

2.3.2.1 SOE的句法特征39-42

2.3.2.2 SOE的语用特征42-43

2.3.3 SOE的相关探讨43

2.4 事件语义视角下的英汉SOE对比探讨框架43-45

2.4.1 理论基础43-44

2.4.2 事件语义学探讨措施在本探讨中的运用44-45

2.5 小结45-46

第三章 概念语义理论46-59

3.1 Jackendoff的概念语义理论46-54

3.1.1 理论模式47-48

3.1.2 概念的组合与投射48-51

3.1.2.1 概念元和概念结构48-50

3.1.2.2 概念结构向句法结构的投射50-51

3.1.3 语义分解观51-54

3.2 概念的词汇化54-57

3.2.1 概念的词汇化与语言类型之间的关系54-55

3.2.2 与概念词汇化有关的英汉对比探讨55-57

3.3 概念语义理论在本探讨中的运用57

3.4 小结57-59

第四章 事件语义平台59-73

4.1 事件语义学59-63

4.1.1 戴维森略论法:对于行为句的理论59-61

4.1.2 新戴维森略论法:Parsons的亚原子语义学61-63

4.2 词汇语义的分解措施63-64

4.3 事件类型64-67

4.4 事件的表层实现方式67-68

4.5 事件语义学视角下的语言对比探讨68-72

4.5.1 对比基础的设定68-70

4.5.2 事件语义学视角下的语言探讨70-71

4.5.3 英汉SOE对比探讨的事件语义视角71-72

4.6 小结72-73

第五章 英汉“言说行为表达”对比略论73-90

5.1 SAE的性质和分类73-76

5.1.1 SAE的性质73-75

5.1.2 SAE的分类75-76

5.2 SAE表达的概念语义76-79

5.2.1 施事指向的言说行为表达76-77

5.2.2 表方式/精确程度的言说行为表达77-79

5.3 英汉语编码方式79-85

5.3.1 施事指向的言说行为概念的编码方式79-82

5.3.2 表方式/精确程度的言说行为概念的编码方式82-85

5.4 英汉SAE编码异同的解释85-88

5.5 英汉SAE的语用异同88-89

5.6 小结89-90

第六章 英汉“评价类表达”对比略论90-107

6.1 EVE的属性和类型90-93

6.1.1 EVE的属性90-91

6.1.2 EVE的类型91-93

6.2 EVE表达的概念语义93-94

6.3 英汉语编码方式94-96

6.3.1 编码方式相同94-95

6.3.2 编码方式相异95-96

6.4 英汉EVE编码异同的解释96-103

6.4.1 心理作用类评价概念的编码方式96-99

6.4.2 认识类评价概念的编码方式99-101

6.4.3 定性类评价概念的编码方式101-102

6.4.4 汉语词汇式评价类表达的特点102-103

6.5 不同形式EVE的句法表现103-104

6.6 英汉语EVE语用化的异同104-105

6.7 小结105-107

第七章 英汉“认识类表达”对比略论107-126

7.1 EPE的分类108-110

7.1.1 言据类表达108-109

7.1.2 情态类表达109-110

7.2 EPE表达的概念语义110-111

7.3 言据类EPE111-117

7.3.1 言据概念的编码方式111-113

7.3.1.1 感知类言据概念的编码方式111-112

7.3.1.2 报告类言据概念的编码方式112-113

7.3.2 言据概念编码异同的解释113-117

7.3.3 汉语词汇式言据表达的特点117

7.4 情态类EPE117-122

7.4.1 情态概念的编码方式117-119

7.4.2 情态类表达编码异同的解释119-122

7.5 不同形式EPE的句法表现122-123

7.6 英汉语EPE语用化的异同123-124

7.7 小结124-126

第八章 语用化和词汇化:SOE的历时演变126-149

8.1 词汇化、语法化和语用化126-139

8.1.1 词汇化126-129

8.1.1.1 词汇化的定义127-128

8.1.1.2 词汇化的典型特征128

8.1.1.3 本探讨对词汇化的界定128-129

8.1.2 语法化129-131

8.1.2.1 语法化的定义129-130

8.1.2.2 语法化的特征130-131

8.1.2.3 本探讨对语法化的界定131

8.1.3 语用化131-133

8.1.3.1 语用化问题的提出和概念界定132

8.1.3.2 本探讨在语用化问题上的观点及对语用化的界定132-133

8.1.3.3 语用化的特点133

8.1.4 词汇化、语法化和语用化的关系133-136

8.1.4.1 词汇化与语法化134-135

8.1.4.2 语法化与语用化135-136

8.1.4.3 语用化与词汇化136

8.1.5 话语/语用标记的归属136-138

8.1.6 词汇化-语法化-语用化关系假设138-139

8.2 英汉语SAE的词汇化139-145

8.2.1 英语SAE的形成139-142

8.2.2 汉语SAE的形成142-145

8.3 形态特征与英汉SAE的词汇化程度145-146

8.4 SAE的词汇化、语法化、语用化146-147

8.5 小结147-149

第九章 语言的形态特征与SOE的词汇化:多语言证据149-166

9.1 相关语言的基本语言类型特征149-151

9.2 相关语言中的SOE151-163

9.2.1 言说行为概念的编码151-155

9.2.2 评价概念的编码155-159

9.2.3 认识概念的编码159-163

9.3 语言的形态特征与词汇化163-164

9.4 小结164-166

第十章 结论166-172

10.1 探讨发现166-169

10.2 探讨创新169

10.3 探讨启示169-170

10.4 探讨的局限性及未来探讨设想170-172

德语论文题目德语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