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女性发展和性别平等"理论与实践进行中德之间的比较探讨,既能增进彼此了解,又可促进相互学习。回顾历史,中德两国妇女运动的产生有着各自的时代背景以及不同的发展路径。当代女性形象未能摆脱刻板僵化的性别角色模式,并常常受到媒体和商业化误导的作用。在女性就业方面,德方专家强调了"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性别平等"理念,中方专家则提出了提高女性就业质量、女性平等获取资源、为家庭工作平衡提供政策支持等建议。全球女性主义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旨在拓宽女性主义思想的范围;而社会性别主流化作为联合国促进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20多年来在中国取得了诸多方面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作者单位】:
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公室; 2017年4月21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探讨所和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公室共同举办了“女性发展与性别平等--中德比较探讨”研究会。来自中德两国性别探讨领域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研究会就中德妇女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女性形象和性别角色模式;妇女就业和经济权利;全 ,德语论文,德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