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与美国生培养模式探讨[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 教育必须担当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我国培养活动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成效有限,主要原因就是培养模式本身出现了问题。为了创新我国的生培养模式,我们需要学习先进的经验。19世纪的德国生培养模式和19世纪中后期形成的美国生培养模式,都曾发挥了、或正在发挥着世界楷模的影响,它们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对传统生培养模式创新的基础之上,创新性是它们成功性的突出表现。因此,选取德、美两国生培养模式作为探讨对象,探讨它们的产生过程、创新性、创新动力与动力机制,能够更好地指导我国的实践。 从经济学视角出发,生培养活动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活动。生培养模式包括三个维度,分别是生培养力、生培养方式和生培养关系。其中培养力包括培养主体与培养资源;培养方式包括培养的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以及培养的主要技术环节;培养关系主要指教师与生之间的关系。这三个维度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生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发展的根本原因。从生教育发展史上看,现代生教育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一次是形成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生培养模式,一次是19世纪中后期形成的美国生培养模式。 19世纪,德国生培养模式的诞生,与德意志长期封建割据的政治环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新人文主义思潮的作用,哈勒大学和格廷根大学的改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一贯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的作用下,普鲁士在第一次普法战争失败后,首选教育作为复兴国家的根本之路。在以洪堡为代表的一批杰出学者的努力下,19世纪的德国生培养模式诞生了。19世纪德国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在培养力上,引入了“科学探讨”的理念,并以“纯科学”取代中世纪古典知识,作为基本培养资料。在培养方式上,以研究班(实验室)作为基本的培养单位,研究班(实验室)并非德国首创,但是德国却通过赋予它们教学-科研-学习相统一的内涵,从而实现了价值上的创新。在培养技术上,科学探讨被引入到生培养之中,并实行单一导师的指导形式。师生关系更类似于一种师徒关系。 美国社会追求自由、平等的文化观念,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是美国生培养模式得以形成的基础。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美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使得社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迅速扩大,从而刺激了生教育的产生。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与生俱来的竞争性,有效地刺激了各高校自主探究行为的产生。正是在这种竞争的环境中,在对德国经验的借鉴下,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通过自我探究,开创了美国生培养模式。美国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性体现为:把探讨生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层次与本科生教育区分开来。在培养力上,以专业知识取代“纯科学”,作为基本的培养资料。在培养组织形式上,首创了探讨生院,并以系为基本的培养单位。在培养技术环节上,突出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并借鉴德国的研究班对课程教学进行组织;强调论文撰写的重要性;在导师指导上,摒弃德国的单一导师制,采取导师指导小组的形式。并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来约束各培养主体的行为,规范培养技术的执行。美国生培养模式的创新,还突出体现为,在培养中引入了新的培养组合,即淘汰机制。 德、美两国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具有一些共性特征。比如,先进的生培养力,这种先进性不但体现在优质的培养力构成要素上,更体现在培养力的可持续发展上。适切的生培养方式,既兼顾了培养力与培养关系的发展,又关照了生培养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生产活动的特性。而在培养关系上,教师与生之间既是一种学术上的合作关系,更是人格上的指导关系。 这些创新性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社会环境为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驱动力。高等教育系统的创新取向,是生培养模式创新的直接动力。生培养力的发展,是生培养模式得以创新的根本动力。动力机制包括:供给-需求机制,竞争机制和内生机制。 因此,要对我国生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根本上,要培育先进的生培养力。其次,在培养方式的选择与创新上,要充分关注生培养活动作为特殊生产活动的特性。而为了实现生培养模式的创新,还必须积极营造适宜创新的外部环境。比如,建立生培养的竞争机制;增强高校在生培养中的自主权等。

【关键词】:生培养模式 生培养力 生培养方式 生培养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43
【目录】:

摘要4-6

Abstract6-11

1 导论11-30

1.1 问题的提出11-15

1.2 探讨的意义15-16

1.3 文献综述16-27

1.4 探讨范围与探讨措施27-30

2 生培养模式的经济学略论30-77

2.1 宏观经济学视域中的我国生教育30-39

2.2 生培养活动的"生产"属性探寻39-47

2.3 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生培养模式47-76

2.4 本章小结76-77

3 19世纪德国生培养模式探讨77-112

3.1 19世纪德国生培养模式的产生77-94

3.2 19世纪柏林大学生培养模式94-106

3.3 吉森大学的生培养模式106-110

3.4 本章小结110-112

4 美国生培养模式探讨112-166

4.1 美国生培养模式的产生112-135

4.2 哈佛大学生培养模式135-146

4.3 麻省理工学院生培养模式146-156

4.4 普林斯顿大学生培养模式156-163

4.5 本章小结163-166

5 德、美两国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性166-190

5.1 德、美两国生培养模式的创新性略论166-178

5.2 德、美两国生培养模式产生的动力与动力机制178-188

5.3 本章小结188-190

6 结语190-194

致谢194-196

参考文献196-206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的文章目录206-207

附录2 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207-209

德语毕业论文德语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