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之探讨[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在我国,职业教育公司缺位,职业教育地位低下,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此相反,在德国,公司有着联合培养劳动力的传统,职业教育享受着崇高的社会声望。然而,我国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所面临的困难,使得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以一种正确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去探讨国外教育制度”? 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略论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是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德国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Beruflichkeit)。首先,“职业性”概念,指的是需要专门资质化的个人和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之间复杂的关系,其基本内涵是职业导向。其次,“职业性”作为一个诠释性概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再次,“职业性”特征发展的三个典型历史阶段是:“职业性”的生成阶段、嬗变阶段以及升华阶段。最后,“职业性”反映了特定的社会需求、政治需求和文化需求。这三大需求为“职业性”的生成、嬗变和升华提供了发展动力。 从历史角度来看,德国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和发展动力密不可分。首先,德国劳动力市场具有职业导向的特点,职业形态经历了手工业—工业—后工业的变化,这为“职业性”的生成、嬗变和升华提供了发展动力。其次,各利益集团在博弈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极具德国特色的特殊方式:合作主义。行会掌握职业教育事务的自治(Selbstverwaltung)权利,直接促成了“职业性”的生成。在“双元制”体系中,绝大部分职业教育权利还是掌握在行会手中,因此,“职业性”特征得以传承下来。再次,职业和教育表现出一种和谐关系。具体表现为:基于宗教的和谐关系;基于文化和基于批判的和谐关系;基于个性化的和谐关系。对职业和教育具有和谐关系的信仰,直接促成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 “职业性”及其发展动力具有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特征。“职业性”的稳定性体现在:职业教育是以职业为标准的,举办者以行会为主,教学过程主要在工作岗位上展开。“职业性”的动态性表现在职业教育目的、培养标准、举办者和培养途径的变化。“职业性”的稳定性和动态性源于其发展动力的稳定性和动态性。 德国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和各类需求的满足是分不开的。社会需求的满足保证了职业教育人才的人尽其用。政治需求的满足保证了职业教育信息通畅、制度稳定、参与积极、教育优质。文化需求的满足保证了职业教育的教育价值的提升。 在“职业性”内涵的渐变过程中,“职业性”的教育价值不断增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日益得到彰显。职业教育发展动力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对社会需求来说,“去职业化”(Entberuflichung)的趋势意味着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和教育要求得到了兼顾和统一。对政治需求来说,通过职业教育国家化,促进人格发展,增强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元素。对文化需求来说,促进人格发展是职业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 要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单单凭借制度的抄袭是完全行不通的。我们应当深入探讨职业教育本质特征,揭示职业教育发展动力。职业教育应当优化自身系统。职业教育应当尽可能地满足各类需求。职业教育应当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追求。这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德国 职业教育 本质特征 发展动力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719.516
【目录】:

摘要6-8

Abstract8-14

导言14-59

第一节 探讨背景14-21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15-16

二、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困境16-19

三、职业教育系统的视角19-21

第二节 文献综述21-38

一、职业教育“本质特征”探讨21-23

二、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探讨23-28

三、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社会需求28-31

四、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政治需求31-34

五、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文化需求34-38

第三节 关键概念及其内涵略论38-50

一、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39-40

二、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40-41

三、职业41-42

四、职业功能42-43

五、职业导向43-44

六、职业准则44

七、职业性44-47

八、职业教育47-48

九、合作主义48-50

第四节 探讨设计50-57

一、论文框架50-53

二、技术路线53-54

三、探讨措施54-56

四、探讨目的56-57

第五节 本章小结57-59

第一章 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发展动力”之概述59-95

第一节 职业教育系统的视角59-64

一、职业教育系统的特点59-61

二、相关探讨措施61-64

第二节 德国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之解读64-78

一、职业教育实然类型划分65-72

二、职业教育应然类型划分72-78

第三节 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动力”之解读78-87

一、职业教育“发展动力”的界定78-80

二、社会需求80-82

三、政治需求82-85

四、文化需求85-87

第四节 本论文的略论模式87-93

一、概念辨析:“职业导向”、“职业准则”和“职业性”87-89

二、从历史角度看“职业性”及其“发展动力”89-93

第五节 本章小结93-95

第二章 “职业性”的生成(--十九世纪末)95-116

第一节 社会需求95-101

一、职业的形成95-99

二、学徒的出现和培养职业伦理的需求99-101

第二节 政治需求101-107

一、行会承担职业教育任务101-104

二、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初期合作主义104-107

第三节 文化需求107-115

一、马丁·路德:职业是天职107-111

二、启蒙思想:职业教育的工具价值111-113

三、新人文主义者:普职分离113-115

第四节 本章小结115-116

第三章 “职业性”的嬗变:(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116-139

第一节 社会需求116-121

一、手工业经济的衰弱和复苏116-117

二、工业化的特点117-119

三、工业化对高级职业教育的要求119-121

第二节 政治需求121-130

一、行会保留了对职业教育的自治权利121-125

二、行会自治准则下的职业教育机构化125-130

第三节 文化需求130-137

一、斯普朗格:职业是文化和教育的媒介130-133

二、凯兴斯坦纳:职业教育和公民教育的统一133-136

三、费舍:职业学校蕴含了教育的契机136-137

第四节 本章小结137-139

第四章 “职业性”的升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139-174

第一节 社会需求139-149

一、劳动力市场的灵活化139-141

二、个性化职业141-143

三、广义的职业能力143-146

四、能力评价标准146-149

第二节 政治需求149-159

一、行会的胜利:1969年的《职教法》149-151

二、多元制:弥补双元制教育功能的缺陷151-152

三、第三条道路:促进弱势群体职业教育152-157

四、欧盟职业资格框架的出台及其作用157-159

第三节 文化需求159-173

一、职业和教育和谐关系的转向159-168

二、公司教育的合理性168-170

三、工作过程的意义170-173

第四节 本章小结173-174

第五章 “职业性”及其“发展动力”的规律和启示174-207

第一节 “职业性”及其“发展动力”的特点174-182

一、稳定性174-179

二、动态性179-182

第二节 各类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182-191

一、社会需求的满足:人尽其才182-185

二、政治需求的满足:信息畅通、制度稳定、参与积极、教育优质185-189

三、文化需求的满足:提升职业教育地位189-191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91-198

一、“职业性”与人的全面发展191-192

二、社会需求与人的全面发展192-194

三、政治需求与人的全面发展194-196

四、文化需求与人的全面发展196-198

第四节 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经验之反思198-205

一、德国职业教育模式难以复制198-201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启示201-205

第五节 本章小结205-207

德语论文网站德语论文范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