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现代德语的形成条件及基础》 关键词:马丁·路德;《圣经》;翻译;德语统一;现代德语 目前在中国已有相当多的德语学习爱好者,他们对德语在中国的推广起到的不可估量的影响,无论是学术论著,期刊,还是网络,都可以看到有关德语学习、德国文化和国情的文字。随着中德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升温,德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么,现代德语是如何形成的,它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是值得每一位德语学习爱好者思考和理解的问题。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产生于人类社会早期,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德语也不例外,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氏族语言(公元前),词汇少,用词简单;二、部落语言(纪元开始后),由一种或多种氏族语言发展而成,地区上分为东日尔曼语--—哥特语和西日耳曼语;三、部落语言,形成于4-5世纪的民族大迁徙时期。在几个部落发展成部落联盟,政治上形成集团的基础上产生,但不统一;四、统一的民族语言,它从发展到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在德语的这个演变阶段中,出生于15世纪的马丁·路德(Matin Luther)通过翻译《圣经》对德语的统一起了决定性的推动影响。路德之前的日耳曼语言主要受古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作用,以拉丁语为主,各个地区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官方语言和方言。文艺复兴时期,虽然日耳曼语言受到意大利语和法语的冲击,逐步在固定的社会阶层形成相对固定的语言形式,但拉丁语仍然占统治地位,例如中世纪非常盛行的骑士文化著作①大部分都是由拉丁语写成,以文学散文和诗歌的形式在宫廷中传播,语言优美,深得上层社会喜爱,但是这种语言仅限于统治阶层使用,根本无法传播到大众中去,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平民和农民仍使用各个地区差别很大的方言,这对各地区之间的交流造成了很大障碍。但是无论人们之间的语言有多大的差别,基督教却是他们共同的信仰,《圣经》作为基督教的文字载体也因此由神职人员以口述或其他形式传播于广大民众。同时,随着地区间的商业活动日益频繁,欧洲的资产阶级于14世纪萌芽并开始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并与当时的欧洲教会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贪得无厌的罗马教廷利用人们对《圣经》,对上帝的信奉,麻痹人们,出售“赎罪券”,宣称人生来有罪,只有花大笔款项购买赎罪券才能得救,大肆盘剥各地区的老百姓,骗取钱财。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威尔丁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于1517年了《95条论纲》,驳斥教皇的作法,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宗教改革以罗马教会为打击对象,抨击教会种种恶劣行径,路德指出,神职人员任意解释《圣经》,是出于愚弄人民和统治人们的需要,而不是真正地传播基督教,因此他认为每个普通教徒都应该自己阅读《圣经》,直接跟“上帝”对话。在路德之前已有各种《圣经》译本,但多为希腊语和拉丁语,虽然也有一些德语译本,但是由于理解或表达上的缺陷,包含很多曲解的内容。 因此路德决心给广大教徒提供一本准确统一的普通语言的《圣经》德语译本,从而使生活在中下层的老百姓都能看懂,使过去必须由少数神职人员解释的教义变成多数人自己就能理解的教义。这样农民和平民就可以通过阅读《圣经》摆脱教会的愚弄和压榨,推动宗教改革。所以路德翻译《圣经》在借鉴前人翻译的基础上,更着重大众化的语言,他的宗旨就是用日常生活中生动易懂的语言来代替原来晦涩难懂的书本语言。在以德国中东部地区书写语言(dieostmittelDeutsche Schreibsprache)和那里的萨克森官方语言(die s? chsische Kanzleisprache)为主体的基础上,路德在如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选词方面路德下足了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