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德语要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eaching examples in two and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knowledge demand characteristics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erman as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pplied in the different level of undergraduate general character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summarizes relevant teaching method.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针对二本和独立学院学生不同的知识需求特点及心理特质研讨德语二外教学运用于不同本科层次的共性和个性,因材施教,总结相关教学措施。
关键词:第二外语;德语;二本;独立学院
1.共性教学法二外学习由于受课时限制,必须着眼于语言基本功的培养,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异域文化的包容力,通过学习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口语能力也尤为重要。国外有探讨表明,双语者比单语者认知能力更强、思维更活跃、关于陌生事物的接受度更高,每多学一门语言即为提升学生认知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针对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在课程第一周,笔者用四课时向学生简略介绍了德语国家国情,期间穿插一些相关的德语单词请学生跟读,使学生在初步了解德国概况的基础上同时感受德语发音特点,此举激发了学生了解德国、学习德语的热情,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此后授课中笔者不断将在德国的所见所闻、风俗习惯穿插于枯燥的语言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下列教学措施在两个班级均取得了较好的收效: 1.1中英德三语对比教学,提升学生关于语言规律性的认识 由于我校英语系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语言学,德语论文题目,笔者认为应该以此为契机,在德语学习之初,对中英德三种语言进行规律性的对比略论,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准则,力争事半功倍。由于笔者本科阶段学习了德语系,在德国留学期间攻读教育学和英语语言文学学位,对德英双语语言规律较为了解,因此在上课之初即引入相关概念,比较德英两种语言语音、词汇方面以及中英德三种语言语法方面的共性与个性。例如在基础阶段略论三种语言句法结构的异同时,列举一个非常浅显的例子:Ich esse einen Apfel./I’m eating an apple./我在吃苹果。通过这三个简单句,引导学生认识如下规律:德语和英语是亲缘语言,同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同为屈折语,因此英语系学生学习德语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是德语词形变化更为丰富,包括丰富的动词变位(不规则动词现在时变位形式可达六种)和冠词、形容词、代词、名词等词类的变格。丰富的词形变化使句子成分易于辨认,主谓宾一目了然,因此德语的语序异常灵活,从而这句话也可说成Einen Apfel esse ich.而英语动词变位较为单一,只有两种形式,变格方面也只有人称代词有主格、宾格和所有格的变化,如I,me,my.这就决定了英语的句法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必须通过语序来实现,因此宾语anapple无法前置。中文属于孤立语,没有词形变化,语法结构通过助词和严格的语序来实现,因此更不可能随意改变该句语序。 1.2由语言异同启发学生关于文化异同的认识 笔者曾问过学生一个问题,为什么中文地址的书写先大后小,先国后家,而德语英语则正好相反。借此问题引申到对文化异同的思考。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汉语代表了中华文化,而德语、英语则是西方文明的代表。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深刻蕴含于语言当中。中国由于几千年的农业传统、君主专制,强调的是整体性思维,天人合一的观念,表现在语言上即以神统形。而西方人由于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解放思潮,关于个体意识的强调尤为明显,表现在语言上则是“以形传神”。汉语中一个词用在不同语境中可以作为不同词类使用,例如“成熟”在“他很成熟”中是形容词,“果实成熟了”为动词“,成熟是件好事儿”为名词。因此对一个中文句子的句法略论只有在理解意思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而德语正好相反,每个词的词类基本固定,通过略论句法、弄清成分间的关系我们才能理解句意。外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涉外工作。所以学习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使用这门语言的群体特点,在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在具体外事交往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西方文化间有着很强的共通性,通过对德国文化、风俗习惯的描述,笔者力求使学生能够更加关注英语国家的相关特点并加以比较。例如,中德双方共同进行某项工作,德国人工作起来往往忘了吃午饭,因为他们长期养成的饮食习惯早饭和晚饭较为重要,午饭可以不吃,而中国人午饭是很重要的,最好饭后还能休息会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国内,作为翻译或相关人员就应提醒德方入乡随俗,尊重我们的饮食习惯,这样双方都会心存感激。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桥梁,更是文化的沟通者(Kulturvermittler)。 1.3强调以动词为中心的语法教学 德语句法的核心是动词,如Er schenkt mir ein Buch.所有成分的使用都和动词息息相关,主语er决定了动词相应的词尾变化,动词schenken可以支配三格和四格,人三物四,由此决定宾语。动词使用的正误直接关系到全句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之初应向学生反复强调动词变位的重要性,单词部分每遇一个动词,无论规则与否,一律请学生进行变位,直到最后脱口而出。所谓熟能生巧,“bung macht den Meister.”语言学习没有捷径可走。 1.4口语考核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造性 第三学期期末,笔者考虑学生经过180个学时的德语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口语基础,所以决定在期末笔试前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检验口语教学成果。3~5人一组,题目自选,每组10分钟左右。如果组员人数多,时间相应延长。考虑到如果不以分数为前提,德语论文范文,无法激发学生动力,所以期末考试中10分为角色扮演的分数。最后一节课,无论是二本还是独立学院学生,可以说都使尽了浑身解数,大家拿来了不同的自制道具,有的演出童话故事,如灰姑娘、小红帽;有的演出中国留学生在德国的生活场景,如报名上研究课、和德国同学相识、在食堂就餐等等。有的结合课本内容,将不同单元内容编排在一起。风格各异,更有甚者,一组独立学院的学生共6人,将白雪公主改编一新,天马行空,融入多种喜剧元素,令在场所有观众笑声连连,捧腹不禁,角色扮演为3个学期的德语教学画上了完整的句号。有了这次经验,笔者认为今后教学中在第二学期期末即可引入角色扮演式的口语考核,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 1.5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或“期待效应”,是指人(通常是指孩童或学生)在被赋予更高期望后会表现更好的一种现象。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出来的少女雕像,对其倾注了所有的热情和希望,最后雕像变成一位真正的美女,皮格马利翁娶她为妻。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应用这一心理效应给学生以积极的作用,要努力地欣赏学生,真心地鼓励学生,让学生怀着成功的希望去努力学习。由于德语是拼读语言,语音好坏至关重要,所以笔者会特别关注学生语音方面的动向。二本班里有一位女生,第二学期笔者发现其语音相较其他学生更为标准,所以特别提出表扬,此后对其持续关注,每逢读单词课文经常点到该生。其后又发现该生没有像其他同学一般把课上笔记记在课本空白处寥寥数语,而是用笔记本工整地写下来,非常详细。于是笔者向全班展示了该生的笔记,希望大家学习她认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