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语用意思不同。 源语中的语用意义在目的语中没有对应意义,反之亦然。 比如“HerberthatlieberKummer,denn Christina hat ihm bei seinem lieber Antrag einen Korb gegeben.”字面释为:“赫伯尔特正为失恋而痛苦,他向克里斯蒂娜求爱时,得到了一个篮子。 ”结合中世纪时的习俗可知,那时小伙子如果相中了哪位姑娘,夜晚便在这位姑娘的窗下弹琴,唱着恋歌求爱,姑娘如看不中小伙子,往往恶作剧地从楼窗里垂下一个大篮子, 篮子底部故意弄得十分不牢,小伙子喜出望外地登上篮子,满以为会被姑娘拉到楼上幽会, 谁知半空中却从破了的篮底掉了下来, 所以jm einen Korb geben或einen Korb von jm bekommen就意味着“遭到拒绝”、“碰钉子”、“吃闭门羹”等。
5. 语用习语异同。 不同的风俗习惯、客观生活环境、民族心理、 观察事物的角度和表达方式, 促成了不同语言、 习语形成的不同。 德国人见面了问 “Guten Tag.”“Guten Abend.”“Hallo.”等,中国人的问候语则五花八门:“您好! ”“早上好! ”“晚上好! ”这些问候基本是借译西方语言结构,直至现代才被中国人民所使用,事实上,中国的老百姓最常用的问候是“××,您吃了吗? ”,“××,吃过了吗?”译成德语时,不能直译为“××,hastdugegessen?”这样的译文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形成这种习惯是因为吃饭在我国长期以来都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再比如,中国人请客吃饭,常客气地说:“今天没有什么菜。 ”如果直译,德国人也会大惑不解,满满的一桌菜,怎么还没有菜呢?原来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请客人随便享用,不要拘谨。 不如译成:“Greifen Siezu! ”
三、如何解决文化异同对翻译的作用 在翻译时怎样处理文化异同的问题上, 翻译界内部者存在分歧。以奈达为代表的翻译家提出“归化”的处理措施,而以温努克为首的翻译家则提出“异化”的措施。 前者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后者则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这两种对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处理的措施各有其存在和运用的价值。 归化派认为:1)把源语的文化体系强加给目的语文化是危险的,译文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而且要克服文化的障碍。 2)翻译就是交际,译者的责任之一就是避免文化冲突,所以译者要尽可能地将源语文化转换为目的语文化。3)译者不应对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提出过高的要求,强求目的语文化的读者理解源语文化作者的世界。 异化派认为:1)有必要让译文读者了解异国文化。2)译者应相信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能理解异国文化的特异之处。3)在上的语文化中移植进源语文化将会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表达方式。 何时用归化法,何时用异化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翻译一些文学著作时,应考虑异化优先,其中成功典例要算魏晋南北朝到唐代的佛经翻译了, 翻译大量采用异化译法, 达到了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有机融合。 相反,若为一般的目的语读者翻译,满足他们猎奇消遣的心理,如宣传资料、广告及通俗的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