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汉语熟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汉语文化的社会意识中也存着对女性的歧视。中国文化的主干是儒家文化,中国自春秋时期以来,一直是受孔子儒学思想作用,封建礼教在中华文化生活中逐渐占据了重要位置。 儒家的早期经典如《易经》、《春秋左传》等就已有对于女性地位、道德的论述,儒家还通过一系列的礼法给男尊女卑以制度上的保证,《仪礼》、《礼记》已系统提出了“三从四德”,把女人牢牢控制在被统治地位上,强调女人的生存目标就是要以男人为中心,以伺候男人为己任。《易传》的乾刚坤柔,男阳女阴,男外女内等思想从宇宙观、社会观上提出男尊女卑观念。班昭著的《女诫》可以说作用了后来2000多年中国的女性观,它压抑妇女的思想十分彻底,坚持女性应以三从四德为行为原则,“夫者,天也。天固不可违,夫固不可离也”。 男尊女卑逐渐成为重要道德观念和规范。男尊女卑,“三从四德”,以某种人为规定、性别异同决定人的社会地位、人格、尊严、道德、价值,形成男女的尊卑关系,并深深地沉淀于人们的潜意识和生活方式中。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女性的灾难深重,长期处于被压抑和屈辱的地位,以男性为中心,女性为附属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民族心理。语言是一面镜子,反映社会和文化,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在汉语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同样,在汉语熟语中也存在阳性词泛指现象,或者其中人名为历史典故中的男性,“四海之内皆兄弟”,“有其父必有其子”,“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死诸葛吓走了生仲达”。 汉语中的熟语对女性更是极尽嘲讽与贬低之能事,在心智与性情方面,认为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女子无才便是德”,“十个女子九个妒”,妇人“水性杨花”。熟语中妇女的言语行为给人感觉婆婆妈妈、叽叽喳喳、爱搬弄是非,德语论文网站,德语论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