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德语写作课程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法的运用(2)[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写作。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常常作为课堂的主体,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高,写出的文章也往往差强人意。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应该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准则,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改变沉闷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3.扩展课堂,发展第二课堂教学。从每周两个小时的课时设置来说,课堂教学关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所起的影响总是有限的。因此,可以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比如写作社团,写作大赛,德语学报等。这些活动不同于单一的课堂组织形式,它们更加灵活多变,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性,将所学到的知识一一实践,从而既激发了写作的兴趣,又提高了写作的能力。

(二)教材的选用德语写作课程采用的教材多为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德语写作教程》,该书分为三册,写作体裁涉及诗歌,撰写书信,故事梗概,内容提要,图表描写,议论文等,基本涵盖了德语系四级考试所规定地的各类型作文体裁。当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能顺利通过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从而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运用型人才。因此,在使用教材时,不应仅局限于书本,还可以采用多种辅助手段,如多媒体,实物,图片,小组讨论等,使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课程的设计笔者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教学法是不能适应现代德语写作教学需要的:成果教学法适合初学德语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简单背诵到简单模仿,从而掌握一些基础的写作技巧,但是该教法往往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从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程教学法强调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并在无意识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但该教法在操作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在自由发挥中往往因为水平有限,难以独立完成文章,并对自己的写作水平难以客观评价;情景教学法将抽象复杂的写作理论知识通过简单具体的展示方式传授给学生,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但在实际操作中,课堂秩序和节奏往往很难把握。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将各类教学法扬长避短,综合应用,相信教学的效果会事半功倍。鉴于此,笔者在侧重情景教学法的同时,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法,并将写作课堂设计如下:

1.通过多媒体或图画展示导入写作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来说,写作理论往往是枯燥乏味的,但写作理论关于文章创作却是必不可少的,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那么,教师可以通过直观有趣的图片或多媒体,来取代枯燥单一的灌输式讲解。比如在讲解书信(Brief)的结构时,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德国一些历史名人的书信,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所展示的书信,自己总结出德语书信的结构和特点,最后由教师来揭示答案。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能力,又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相关练习加强理论的掌握。仅仅有写作的理论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练习来真正掌握写作技巧。比如讲解过书信(Brief)的结构后,教师拿出一封空白书信和一些打乱了顺序的书信中的语句,让学生将它们组成完整有序的书信,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

3.限时搜集资料和制定提纲。教师提出某一写作题目,并按照一定的人数比例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