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本科院校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从市场对德语人才的需求出发,略论衢州学院目前大学德语教学的近况;结合学生的主要特点,研讨如何在大学德语教学中关注跨文化能力培养;强调跨文化能力培养是会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跨文化;跨文化能力;大学德语教学;语言与文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中国经济与西方经济合作联系越来越密切,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异同,导致传统的纯外语语言能力教学已不能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人们进行便利的交往。一方面,跨文化交际与沟通是外语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并且,语言教育实质上是文化传承与交流。另一方面,衢州地处浙江西部,在整个浙江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衢州学院要想吸引更多的学生,在教师教学措施上必须有亮点或者特色。因此,在德语教学中引入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文化价值观异同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教学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德语。
  一、衢州学院德语教学近况略论
  浙江衢州学院开设的大学德语是面向零起点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外语选修课,开设3个学期,每周2~3个课时,因为平时课时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德语训练。为了尽快提升学生的德语水平,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训练听说读写,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课堂气氛就变得异常活跃,学习效果明显,适应现代德语运用需求。因此,传统的大学德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进和提高。通过总结以往的经验以及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探究一种互交式学习教学模式,除了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外语的能力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德语运用能力。
  传统的教学措施把教师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课文的传授、语法、词汇中,学生操练的比重较少,即使操练,也是以语法、词汇为主,而不是针对真实市场环境中语言的正确使用,即使学生能够变换各种不同的句型,却不善于结合各种情景进行沟通与交流。外语教学的特殊性在于不仅要教学生语音、语法、词法和句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更重要提要求学生能用这门语言进行无障碍交流。所以,应采取一种适合学生能够熟练合理应用德语教学的措施,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德语的兴趣,而且能不断提升学生应用德语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语言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在沟通中产生的信息通过交际双方的处理,会产生多方面的意义。因此,德语教学不能停留在“传统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是要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由于文化价值观、成长的环境、社会道德等因素的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流就存在语义理解上的异同。同样的一个内容,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是受到本国文化作用的。学习德语其实也是认知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对他们的思维方式了解得越深刻就越容易理解和掌握德语的表达方式。在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时候,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理解德语和文化的内涵。如果不了该国的文化习俗,就容易因为语言方面不适当的表现而造成文化冲突。
  在德语教学过程中,德语论文范文,学生认为如何发音、拼写比较简单,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正确使用所学习的语言知识。例如:Heute kommt er zum Arzt. (他今天去看医生)此处使用的动词kommen在德语中是来的意思,而不是去的意思。因此,在德语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了解词汇和语法,还要让学生懂得德语国家中的一些交际规范,体会中国人和德国人思想习惯上的异同,体会文化异同对语言的作用。只有用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才能适应实际的工作与生活。
  二、改进衢州学院德语教学措施和方法
  为了转变传统的德语教学理念,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德语人才,提高德语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德语的兴趣,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尝试。
  1、基于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加速德语教学措施的改革创新
  随着衢州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的变化,衢州学院的教学环境也在不断变化,面对其它本科院校的竞争,学校要求各专业教师在教学措施上实施不断创新,特别是对德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发更多的学生学习德语,教学措施上进行相关的改革创新。通过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化教学措施,可以提高学生对德语教学的兴趣,符合企事业单位对德语人才的要求,按照市场的要求“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增强衢州学院德语教学的综合竞争力。强调德语沟通与交流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运用,为学习德语的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情景模拟环境,例如在每个班级设立德语角,每周固定时间开展德语交流实践活动,每个班级设计一个具体的主题,开展多轮次的情景模拟,增强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从而有益于学生对德语沟通与交流技巧的掌握。
  2、基于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下,加强德语教师对外交流
  一方面,外国语学院通过定期德语教师间教研活动展开交流与讨论,让不同的教师能够取长补短,及时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经验积累,提升德语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基于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下,加强衢州学院与兄弟院校的沟通与联系,定期选派年轻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德语教学氛围。鼓励年轻教师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转变德语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位,推动衢州学院德语教学的发展。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定期的引入德语教学人才,通过开设讲座、教师座谈会、聘请校外专家授课、德语教师一帮一等活动,互相学习,有利于德语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措施,改革传统的德语教学措施,提高德语教学的质量水平,增强德语教师交流的目的性,提高德语教师交流的有效性,同时衢州学院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方法,德语专业论文,为年轻德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制度保障,激发德语教师的教学改革热情,不断完善德语教学方式,提高衢州学院整体的德语教学质量水平。
  3、基于能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下,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观   (1)课内知识模块化
  目前大多数的德语教材都包含文章阅读、练习、语法、听力、词汇,由于教学模式传统,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德语语言环境氛围的理解。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我们将教学内容整分解为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都包含单词拼写、阅读理解、语法训练三个子任务。各个项目之间关联度高,德语在不同环境中的运用,例如:朋友之间打招呼常用Grü? dich,而对长辈和尊敬的人则常用Guten Tag。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从日常生活交际中提炼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如问候、介绍、约会、看病、问路、购物、邀请等,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模拟对话,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进行实践活动的目的。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词汇进行训练,最后让学生总结词汇在不同情况下应用的规律,为学生创设多种反映文化异同的情境。
  (2)课外学习常规化
  大学的德语课程每周仅一到两次,为了巩固课堂知识,我们在课后开展《德语写作》和《德语阅读》两个能力训练。为了更好的完成训练,将学生进行分组,形成了基础较好的学生帮带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小组,训练结束时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顺利完成任务,而那些德语沟通表现优差异学,在沟通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所学知识得到巩固,而且增强了自信心,团队合作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师还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来丰富课内所学知识,例如在语音学习阶段为学生推荐德语门户网站,让他们听德语歌。另外还增加德语电影鉴赏,重在文化导入。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课余学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促进了学生德国交际与沟通技能的提升。
  三、结语
  随着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德语教学与运用的环境在不断变化,特别是随着浙江区域经济的发展,市场需要各式各样的德语人才,对学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结合相关的知识,基于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视角对学校进行德语教学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关的观点,希望通过教学措施的改变,提高自身的教学探讨水平,能让更多的学生在德语的学习过程中提高效率,更快的适应市场对德语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Losche Helga,2000:InterkulturelleKommunikation.2.Auflage.Ausburg.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探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葛艳,朱建华.大学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7(06).
  [5]侯继红.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导入[J].合肥学院学报,2004(11).
  [6]熊玉丹.论高校德语教学设计思路[J].中国校外教育,2017(08).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