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高年级德语精读课程中的运用[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本文在简介高年级德语精读课程的近况并略论其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以理论略论和案例略论的形式,阐释它的含义、特征和准则,研讨项目教学法在此课程中的运用,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教学法 德语高年级精读项目教学
  一、高年级德语精读课程的特点及近况
  高级德语是国内本科德语系高年级的主干课程。作为德语系基础德语课程的延续和发展,它承担着继续巩固和加强语言基本功、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对稍难德语篇章的略论和欣赏能力、加深对德语国家国情的了解、扩大和丰富学生知识面等教学任务。与基础德语不同,在教学过程中,高年级德语精读课程更加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教师能够指导学生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语言实践活动甚至科研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目前,国内高校德语系高年级德语精读课较多以外教社出版陈晓春编写的《高德语教程》为核心教材。该教材的特点是课文题材和体裁丰富,大多选自德语原文,课后练习多样,较侧重词汇的拓展及操练,单课任务量较大。这样一方面能够较快提高学生读、说、写、译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充实语言知识和有关德语国家的文化常识以及扩充涉及多领域的词汇;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问题,如大量词汇练习使学生易生厌倦和畏难情绪,一些文章关于德语基础水平普通的学生难度过大,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授课时间紧、教学任务重等难题。此外,为了在规定的教学时段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忠实教材的课文安排,教师往往多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法讲授、词语翻译的传统教学措施,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更无法成为课堂主体,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为了实现高年级德语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培养目标,除了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外,更应该转变教学手段和措施。其中,项目教学法便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二、项目教学法的内涵和要求
  自20世纪末,项目教学(Projektunterricht)盛行于欧洲外语教学,作为德国外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成功尝试,它被外语教师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关于项目教学法的含义,德国埃森大学教育学家Twellmann(1999)概括道:“项目教学是师生共同承担的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社会,其与社会紧密联系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具有某种社会意义的师生合作的结果中。这种结果可以用‘可行’和‘实用’来概括。”由此可以看出,项目教学法的核心在于为学习者创设一个学习的平台,利用相对真实的情境,德语毕业论文,让学习者在可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开放性和探究性的学习。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沟通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项目。在此过程中,教材内容已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是完成项目所需的资源,同时,教师的角色也由单一的权威传授者转变为项目的组织者和观察者,关于项目完成结果,教师也从唯一的最终评价者转变为参与评价者。显然,项目教学法能够最大限度地鼓励和调动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从而实现其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从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发展。
  教师在使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四个准则:1)真实性准则: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2)形式―功能性准则:注重形式和语言功能的结合;3)阶梯形准则:项目设计应由易到难;4)做中学准则:引导学生通过项目学习语言,通过特定的交际任务积累学习经验。
  三、高年级德语精读课程中的项目教学法运用实例
  课堂上常见的高年级项目教学形式有调查、采访、辩论、角色扮演、专题报告、小组讨论等。需要指出的是在一次完整的项目教学中,这些形式可单独实现,也可以组合形式进行,如一些专题报告前需要一定的调查,一些小组讨论有可能存在辩论的性质,一些辩论中需要进行角色扮演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及学生水平,制定出单一形式或者复合形式的项目教学计划。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现途径无法穷尽,本文仅以《高级德语教程》(2003年版)中一课为例,简要讨论笔者实践过的一次项目教学,权当抛砖引玉。限于篇幅,此次项目教学实例的描述不划分具体的项目阶段,而仅描述项目背景、核心实现形式和效果略论。
  第一课 Hochschulstudium in Deutschland
  该单元第一篇课文主要内容为德国大学主要教学形式及评价系统的介绍。在本课教材教学任务结束后,笔者进行了一次以调查和专题报告为组合的项目教学,主要内容是:将学生分为两人(最多三人)小组(笔者注意了学生水平的平均分配),以一周为限,通过本校或其他国内大学官方网站进行一项对于国内大学主要教学形式的调查(考虑到专业限制,限定了调查范围为文史专业),笔者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检验,报告要求做PPT,内容包含调查过程及措施的简介和调查结果的详细介绍,主题可为文史专业主要教学形式的概述,也可为某校某专业的教学形式具体介绍,报告用语为德语,时限为两人组十五分钟,三人组二十分钟。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避免分工后各自为政,笔者要求组员必须都参与报告,尽量避免单人独白,即使有也不能超过三分钟。
  通过报告效果来看,笔者认为这次项目教学比较成功:第一,锻炼了学生通过网络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二,在报告过程中使用了大量该单元课文词汇,巩固了刚学的语言知识。第三,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笔者观察到由于报告中独白的限制,一些语言水平一般的学生有了较好甚至超出水平的表现。经过笔者询问,发现大部分都是在准备过程中与小组中水平较高的学生有着良好的互动和合作。第四,拓展了知识面,促走进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因为刚学习了德国大学教学形式,德语论文,又在调查和报告中了解了国内大学的教学形式,难免在过程中或课后进行对比、考虑各自的利弊,甚至观察和反思到自己所经历的教学。
  此次项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出在报告中的PPT上,尽管在项目介绍时,笔者就指出了一些PPT中常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学生的演示文档中还是出现了诸如过于花哨(背景复杂)、文字过多、演示页过多、形式单一(只有叙述文字)等等。笔者反思,此类问题需要经过多次报告实践循序渐进地解决,教师不但要在照顾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指出具体操作问题并略论原因,而且最好还能够给出一些好的演示文稿实例,让学生能够从好的模仿开始。
  四、结语
  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措施,项目教学法关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在高年级德语精读课程中,其功能的发挥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系统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项目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项目教学的设计,对过程的掌控,还是对评价系统的建设,都需要教师的大量工作,寻求最佳的知识和能力载体。相信在大量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可以更有效、更合理地在高年级德语精读课中应用项目教学法,使学生的包括语言能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Twellmann, W. 1999: ber Projektarbeit. In Kühn, B. (ed.): Die neue Tendenz in der DaF-Didaktik.
  [2]陈晓春.高级德语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李青.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运用[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
  [4]刘宏刚. 基于项目的探讨式学习:培养复合型新人才的新途径――访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张文忠教授[J]. 疯狂英语教师版,2017(4).
  [5]夏纪梅,孔宪辉. 难题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其模式比较[J]. 外语界,1998(4).
  [6]岳守国. 任务教学法:概要、理据及应用[J]. 外语教学与探讨,2002.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