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本文从高中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出发,根据数学学科及教学的特点和要求,主要从数学文化底蕴及学生和教师自身出发讲述德育渗透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高中数学;德育教学;渗透
  德育教学在高中教育中占首要地位,这是无可非议的,因为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但很多数学教师都认为德育教育理应是在班会课、思想政治课和语文课中对学生进行的,数学是自然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有什么德育可教呢?笔者认为这一看法实在片面.德育不只是班主任和文科教师的任务,德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数学教学是泥土,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学生似小草,吮吸着泥土里的水分. 因此,数学教学也应该无时无刻都渗透着德育教学,本文从三方面入手讲述德育的渗透.
  揭示深厚的数学文化底蕴,渗透德育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是人类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王梓坤先生总结数学的影响时说:“数学文化具有比数学知识体系更为深邃的文化内涵,德语论文网站,数学文化是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高度概括.” 以下从数学文化的三个方面阐述数学教学中潜藏的德育.
  1. 利用数学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远大理想
  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一些伟大的数学成就其实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催人奋发的好教材,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是大有裨益的. 如古代秦九韶公式、更相减损术、刘徽的极限思想、祖冲之的圆周率、祖恒原理以及“九章算术”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用来表示二项式系数排列的杨辉三角形的发现,至少要比欧洲人的帕斯卡三角早四百年.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获得中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数学家吴文俊,他担任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主席,成为首个担任被誉为“数学界的奥林匹克”大会主席的中国人,让国人骄傲. 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激励了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还可以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
  2. 用数学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 数学中处处存在美,在数学中只要认真挖掘就可以发现相当可观的美育资源. 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精辟的略论、形象的比喻、巧妙的启发、严密的推理及生动的语言、精心的板书诸多方面去体现数学中美的神韵,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 如黄金数0.618是现实世界中美的表现,许多著名的建筑,广泛采用0.618的比例,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当气温为23摄氏度时,人感到最舒服,这时人的体温(37摄氏度)与气温之比正好是1∶0.618. 又如正四面体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中心,它的任何一个面都是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四心合一(外心、内心、垂心、重心),它的任何一个面都可作为底面,此时它们仍然是一个三棱锥,它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旁敲侧击,教育学生学习正四面体的随意性与适应性,将来我们无论在哪里,都要及时调整自己并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寓德育于谈笑间. 还有函数的奇偶性、解析几何中的“设而不求”、互为反函数的图象、三角函数中的对偶式等. 教学时要及时抓住时机针对性地点拨引导,让学生也能学会对数学美的鉴赏.
  3. 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措施,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科学,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定理、公式的形成均来自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掌握自然规律的正确途径. 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运用的. 如:补集的补集为原集,体现出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观点;代数中的加和减、乘和除是一对矛盾,引进了负数和分数之后,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反映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未知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等,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影响于实践的基本观点. 从而培养学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发现、掌握规律的能力.
  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数学概念正数与负数、常量与变量等,都表现对立的形式,又各以它的对立而存在. 在数学中要揭示这一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当直线与圆心的距离小于圆半径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处于两个交点状态(相交);当距离与半径相等时,发生质变,直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相切);当距离大于半径时,再次发生质变,直线与圆没有交点(距离). 讲这一关系时,要启发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数学中充满着辩证法,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予以启示,为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中学数学蕴涵丰富的数学思想与措施: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德语论文题目,这些数学思想措施是数学的精髓,只有应用数学思想措施,才能形成数学素质,才能站在高处,总揽全局,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其中分类讨论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逻辑措施,也是一种数学思想,这种思想在人的思维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原因有二,其一:具有明显的逻辑性特点;其二:能训练人的思维的条理性和概括性. 如“参数问题”对中学生来说并不十分陌生,它实际上是对具体的个别的问题的概括. 从绝对值、算术根以及在一般情况下讨论字母系数的方程、不等式、函数,到曲线方程等等,无不包含着参数讨论的思想.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数学思想措施的教学,这些数学思想在科学思想方面将给人以启迪,可以培养人们的科学态度与科学习惯,使人们目的明确,思维清晰. 无论我们的学生将来从事何种职业,数学思想都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指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形成数学文化体系
  随着1991年,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制定的《prffessional standars for teaching matheatics》(简称《数学日记》)倡议利用“数学日记”作为加强数学教师的手段,“数学日记”在当今美国中学生眼里被逐渐当做向教师表达对教学工作、课堂规则、心理需要的一扇窗口,在数学课堂上“数学日记”也正慢慢形成数学文化体系的一股新生力量. 刚开始学生不知如何写数学日记,教师可作指导,提出具体要求,如记述数学概念和计算推理程序;记述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内容哪项知识易学,哪项知识难学,对某一项知识的理解方式,某个问题还有哪些新的措施;哪一种教法好、哪一个问题老师没讲清楚,哪一堂课学得枯燥无味(原因是什么);也可以自由自己的见解或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通过撰写“数学日记”可降低学不好数学的忧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学生是处在青春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有成长的烦恼,有认知的冲突,这是平时作业无法解决的. 通过对学生的“数学日记”的批阅,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经验、兴趣、学习风格等个体异同,可以更具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
  1. 言传身教,从自己做起.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教师首先要有严谨、负责的态度. 进行概念数学时,要应用数学语言完整、精练地叙述;对公式所起的影响,要讲得确切;在板演过程中要有条有理,推理要步步有据;书写要规范,时时事事给学生做出严谨求实的表率.
  2. 严格要求,从小事抓起. 数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态度. 不合格的作业,一定要令其重做,哪怕只是一个错字、一个小数点也要强调订正. 要严格指出,在实际工作中点滴差错都有可能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 从而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
  此外,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德育教育的渗透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从探讨学生的心理着眼,从创设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入手.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更应充分把握好学生的好奇心理,才能收到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能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做到自然妥帖,切忌生搬硬套,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和谐统一. 笔者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潜移默化,就能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