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讨论了大专教育中的德育工作教育,总结了作用大专院校学生思想的因素,德语论文题目,并因此而给出对于大专院校做好德育工作的方法。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高校德育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略论作用高校学生思想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作为大专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充分了解了作用大专院校学生思想的各种原因,才能进一步展开大学生德育工作。 一、作用高校学生思想的因素 (一)传统因素对学生的作用 1.远离亲人使大学生思想出现孤独感或自我放任感。大学生一般都远离亲人,尤其是刚进校门的大一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群,无法避免地会产生浓厚的孤独感。相反,一部分大学生因为远离家长,也容易产生一种自我放任感。2.城乡对比的强烈思想碰撞对大学生产生不良的作用。很多大学生来自农村或者小城市,进入省城后,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诱惑,从而迷失了自己。3.大学的放松与高中的紧张也会使大学生产生迷茫感。高中时期,学生都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而进入大学之后,课程减少,压力减小,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一种茫然的感觉。 (二)新时期新因素对大学生的作用 1.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负面作用。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意识形态的交流不断加剧,从而使得主流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削弱。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对社会最为敏感的群体,其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等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的作用。2.市场经济的一些消极因素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产生的负面作用。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的自主意识,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自我中心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3.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产生的负面作用。目前网络文化盛行,而且良莠不齐,也加大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难度。4.大学扩招和经济危机时期就业压力增大对大学生思想不稳定性的作用。随着大学的扩招,失业大学生人数不断上涨,再加上经济危机,使得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思想的不稳定性。 二、做好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 (一)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前提性方法 1.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德育工作得以良好开展的基础。2.注重对教职员工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想培养出好的学生,首先必须注重对教职员工的培养。3.对大学生的思想做专门的调查。大专的学生,年龄一般在十八到二十二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和教师的想法很多是不一致的,而许多做学生工作的教师喜欢以己度人,这种做法往往会使我们的学生产生距离感,德语论文,甚至是反感。4.引进专门人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一般来说,班主任可以完成绝大多数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但是对极个别心理有疾病的学生来说,也许只有专业的心理学教师才是更好的选择。 (二)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传统方法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工作阵地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德育工作的一个传统阵地,笔者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该发展成为让学生自己参与的讨论课,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真理,坚信真理。2.支持学生多开展学生社团工作。对学生的社团工作,我们既要严格管理,也要大力支持。3.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过与学生的交谈,笔者发现学生一般都喜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该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4.联合相关部门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可以与相关部门联合做学生的德育工作。如学校可以聘请校外辅导员,可以请警察、法官等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5.重视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骨干影响。学校应该多多发挥学生干部与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影响,以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6.重视奖、贷、助、减、免工作。奖、贷、助、减、免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经济利益和个人荣誉,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使之在学生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风气,成为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7.建立学校与家长的联动体系。虽然大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但是家庭对学生的作用仍然会很大。所以,学校应该建立起与学生家长的联动机制,及时向学生家长反应其子女的思想动向,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8.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大学生都处在青春萌动期,对爱情、婚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向往,如果不加以很好的引导,也会为犯错误埋下伏笔。所以,学校不应该回避这个问题,而应该很好地加以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既保证学生的思想健康成长,也为其今后幸福的婚姻生活做好铺垫。 高校必须认清形势,明确任务,采取举措,解决问题,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德育观。高校德育必须统筹兼顾,在德育内容上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实际,抓住共鸣点,找准切入点,把握兴奋点,升华闪光点,用科学理论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廉永杰.面向21世纪的高校德育创新探寻[J].高等工程教育探讨, 2017,(06). [2]张平.德育实效性问题与世纪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