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国的职业教育水平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结合我国国情,其经验有许多是可以借鉴的。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德合作采用FH教育模式培养高级工程运用型人才的一些经验。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教育模式 计算机辅助教学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7)09(a)-0040-01 德国的整个教育是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结构体系。职业教育的线路从中学开始,延伸到终生教育。其职业性特色以及其规范性、严密性等方面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德国把职业教育当作自身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德国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但他们以提高人的素质来弥补。在操作上,按照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严格把住“就业者必须先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这一关,青年们不经过正规职业培训,不准进入职业生涯。另一方面,德资在华公司迫切需要这种既懂德语,又懂专业技术的FH高级运用型人才。自1998年始,上海―德国汉堡友好城市文化交流项目:上海汉堡国际工程学院的合作办学项目招生。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上海理工大学毕业文凭和附有德国教授签名的成绩单。由于项目已通过ASIIN(德国工程学科专业认证机构)的认证,合格毕业生不出国门即可获得中、德双学士学位。 目前,已有数届毕业生进入德资公司,并成为公司的骨干。他们大都具有较强的德语交流能力、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开发、技术运用和组织管理能力,能从事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新技术的运用开发等工作,并能直接应用德语和德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作交流。还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选择直接赴德国进一步深造。 德国的职业教育水平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结合我国国情,其经验有许多是可以借鉴的。上海理工大学中德学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FH高级工程运用型人才教育模式。 1 动态调整课程的设置 中德工程学院的专业以工程科学为主体,注重学科交叉,同时赋予学生经济管理与信息技术等知识,以此培养学生跨学科的专业能力。 在借鉴德国运用科技大学运用型工程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中德双方专家按共同制订的教学计划联合培养学生。通过对课程及教学计划的不断动态调整,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适应专业及技术的发展。每学期通过专家(包括德方的评估专家)与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来决定每门课程的舍取。这样能不断淘汰不实用的或陈旧的教学内容,充实实用、较先进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例如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取消某些课程,或在减少一些课程的课时的基础上,根据德方评估专家的意见增加了“现场总线与网络”、“电磁兼容性”“项目设计”等课程;又如根据学生反映在第二学年的一学期直接由德国教授用德语执教“电路略论”及“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生学习困难较大,就在第一学年的二学期增设了“电路1”“C语言实习”等中文课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强化外语教学 实行中德双语教学,为此目的,专门安排近1200学时的德语学习,另外还安排300学时以上的英语教学。?中德工程学院的教学目标是为中德两国公司经济界培养运用型国际化人才。学生通过四年本科学习,必须能用德语和英语进行跨国交流,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专门知识,并基本通晓国际行业及其它相关领域的规则。 重视德语与英语教学,新生入学第一学年中,第一学年主要强化德语学习,德语授课为20人左右的小班,全学年有1080学时(周学时28)德语强化学习,师资由中德双方提供。在后续教学中,德方教授以德语讲授约三分之一的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技术课程。此外,大一、大二暑期择优选取约60%的学生赴德国进行语言培训。 经过一年的德国语言强化训练每班均有95%的同学能一次通过德国歌德学院德语语言考试,能听懂德国教授的用德语上的专业课,并能用德文进行交流。中德合作教育对英语教学也十分重视,从第二学年开始,每学期均开设英语课。 3 重视实践与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教学计划中,特别强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实习环节。德方教授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学的内容并不深,但与实践紧密联系。在实验教学中刻意模拟公司的实际工作现场及实际运用。同时每门课程均引入了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或计算机仿真。在第四学年开设“综合项目设计”课程,并推荐所有的学生到德资公司实习,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实习后继续留在实习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而绝大部分同学完成毕业设计后留在该公司工作,这时学生对该公司的工作岗位已经相对熟悉了。 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大多来自生产实践第一线,少数在校内完成的课题也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实践环境,以04届毕业生为例,学院为学生配备了价值近十万的计算机和现场总线等设备。组合各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分工分别完成传输带、机械手设计及计算机编程与控制等任务。最后,学生的毕业论文必须分别通过中方(用中文)和德方(用德文)答辩。 4 引进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中德合作培养的学生要求在第一学年结束后参加德语言能力考试(包括口试、笔试),不及格的学生允许再补考一次,若补考不及格将不能授予德国学位。同样一门课程三次补考不及格,也不能授予德国学位,并允许不能授予德国学位的学生转读普通班(非中德合作班)。另外,每年都有一定比例优秀学生经德方面试赴德国的知名公司实习。学校和一些德企还给予优秀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 其他的一些方法还有为每门外教课程配备中方助教;学生实习与毕业设计由公司工程师、德方教授和中方老师共同指导、监督。每年选派中方教师赴德进修或合作开发项目,加强校企联系,聘请在华德资公司的专家用德语作技术讲座等等。 此外学校还十分重视的毕业生的推荐工作。每年与德国商会合作组织在华德资公司举办招聘会等。 参考文献 [1] 姚争为.计算机教育的新模式-COST.福建电脑.2017.7. [2] 阳妮.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课程改革.改革与战略.2017.8. ,德语论文,德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