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等,使学生在学到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能够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7—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的战略主题,要求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制定的三维课程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对在化学教学中学生需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等。化学做为一门基础性的自然学科,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更能够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现行的中学化学教学内容中,包含着许多适合进行德育教育的结合点,中学化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社会热点等,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本文就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分别从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举例说明。
  二、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化学”,从在字面上解释就是“变化的科学” 。同物理一样都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它是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探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运动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化学在自己的独特学科领域内,生动的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深刻内涵。中学化学教师通过在教育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来认识世界和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2)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3)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4)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包括普遍联系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内因和外因、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5)辩证逻辑观点,包括本质与现象和内容与形式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不但是化学教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好化学提供了强大的措施论武器。
  例如,在讲解有机化学中的醇、醛和羧酸的转化时,利用乙醇、乙醛和乙酸的相互转化,就可以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普遍联系的观点,让学生了解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性,是同事物的运动,发展和变化紧密相连的。由于分子内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才使物质本身的性质发生了改变,这就说明事物内部的矛盾,德语论文网站,才是事物自我运动发展的源泉。再如,在讲解乙醇的性质时,乙醇和浓硫酸共热140度时能够生成乙醚,共热170度时则主要生成乙烯,就可以用来讲解质量互变规律,让学生体会到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由于温度、浓度、压强等外部条件的渐变达到某一临界点时,就会引起相应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2、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现代社会信息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青年一代的要求也不仅仅是具备开拓创新的意识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还需要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乃至关心世界和人类,具备全球意识。其中,热爱祖国是核心。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十分必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学生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更好的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不懈奋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我国古代化学的伟大发明和创造,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2)建国以来的化学方面取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3)我国独具优势的丰富的化学资源;(4)建国以来依托化学取得飞速发展的工业、农业及国防建设等方面的情况等。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点多,素材丰富多样,教师只要能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针对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化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到醇类时,可向学生介绍我国在夏禹商汤之时就知道了酿酒的措施,《战国策》中就有:“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的记载,这比世界上最早的埃及还要早上一个世纪。教师通过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的介绍,就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化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此外,教师也可以就当代我国化学方面的最新成果,以及在国际上的优势领域向学生进行介绍,激发他们奋发有为的学习热情。
  3、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教育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出:“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化学做为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科学态度是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同时也是中学化学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同样需要教师予以重视。
  科学态度教育的主要内容有:(1)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态度;(3)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4)谦虚严谨,脚踏实地的态度;(5)勤学好问,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6)刚毅顽强、百折不回的科学精神等。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化学实验以及古今中外的化学家们的介绍,可以使学生获得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熏陶,培养他们不怕困难、不屈不挠的探究精神以及创造性地胆识和胆略。
  例如,教师在讲解氧气性质和制备时,可以同时向学生介绍氧气的发现过程。教师可以分别讲解历史上的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和拉瓦锡在氧气发现过程中作出的杰出贡献,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化学的发展情况,使他们从中理解为什么拉瓦锡最终被认为是氧气的发现者。这对比中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为了科学事业不畏劳累的刻苦精神和百折不回的科学精神,使他们能够始终关于未知充满好奇心,并能够按照科学的措施去寻求答案,从而对化学保持极高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样不仅能使他们获得牢靠的化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用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4、化学德育中的其他内容
  化学德育内容十分宽泛,绝不仅仅是以上三个方面。在化学课堂教学和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遵章守纪的教育,增强环境意识的教育和化学美的教育等等。教师要能够具体问题具体略论,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德语论文,潜移默化的进行德育教育的实施。
  三、结语
  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制的化学教材,不论是哪个版本,其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在化学教学中,要求教师处理好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实施德育的关系,以教材中的典型事例为重点,寓德育教育于其中。结合教学内容自然切入,避免不切实际的生拉硬套。教育方式要多样化,形象生动的感染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重视化学实验在进行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影响。通过努力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科学态度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等,使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成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施华.在化学学科德育中构筑学生的科学观[J].思想.理论·教育.2017(08)16-18.
  [2] 赵匡华.中国古代化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68-169.
  [3] 冯克诚,田晓娜.教师基本功全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719-72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 苏洪仙.高中化学教学德育渗透艺术[J].珠江教育坛,2017.6(2)30-31.
  [6] 高美宽.德育教育融入中学的化学教育中的略论[J].现代阅读,2017(1)1.
  【作者简介】
  王富林(1987-)男,河南新乡人,探讨生,探讨方向: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
  徐 昕(1961-)女,吉林长春人,副教授,探讨生导师,探讨方向:中学化学课程与教材.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