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校德育工作简单的“说教”“灌输”是对德育工作发展持续性的一种伤害,不利于学生的道德理念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道德行为的实践,为此我们要从我国德育的近况略论出发,让德育远离“说教”,明确这种意义的存在。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德育 说教 近况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50-01 我国在德育的教育理念认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德语论文网站,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由此可见加强德育工作已成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德育也是教育工作的基础与落脚点。但是由于各种实际因素的作用与桎梏,我们关于德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效果甚微,甚至是不尽如人意,实效性较差,也让我们的德育工作陷入了被动与困境之中,那么如何来扭转这种态势,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或者说是回归到我们本真的德育工作中来,讲显的至关重要。 1 德育的近况 目前我国的中学德育工作中出现了简单化的现象,就是说在德育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重“说教”、“灌输”,忽视了德育的引导影响,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实践,学生的自我教育严重脱节。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由于这种简单的说教与灌输,导致了班级管理者或者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让我们的整个学校教育陷入了被动地位。具体略论为: 1.1中学德育存在着专门化和知识化的倾向 如把思想政治课置于封闭状态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形成单一的说教模式,“灌输”式的教学就成为知识化德育课程最简便易行的方式。这样,高尚的道德便缩水为逻辑严密的道德条目,从而斩断了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道德成了与学生学习无关的客观知识对象。这种客观和外在的知识对象与学生当下正在进行的生活无法发生意义联系,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无法进行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道德的自我教育。教师也只能将这些道德条目当作对象性知识来教授、灌输,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措施来进行强制性学习。这种灌输性的说教与强制性的学习已经走向了道德的反面,是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的道德教育。有教育专家指出“这种道德教育本质上不道德,从长远看则是无效乃至负效果的” 这样的道德教育其实效当然不高。 1.2德育实施的范围“窄化” 这里所说的窄化是指学校的德育在很多教育工作者眼里只是德育工作者的事,与任课老师关系不大,或者说和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没有太大的关系。致使很多的老师把德育教育和学科知识教育分开。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是老师个人的认识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所造成的,其实也有很深刻的社会环境因素。由于现在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随着独生子女的出现,社会对这个特殊的群体的关注度很高,特别是在一个家庭中长辈对他们的关注转变成了溺爱与宠溺,致使他们这一代人很多形成了很大的独立性也可以说是个性张扬,也可以说是自尊自大的性格。而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种只关注自己,不关注与自己周围世界或是周围环境的性格实际上是缺失的性格。这种缺失的性格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再加上传统的教育理念与硬是教育的压迫,他们很难适应,也很难和与持有传统教育理念的老师合拍,在不经意间,很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加上现代教育法学法规对这一新的情况无法覆盖,也让教师在保护自己生存的理念中学会了“苟且偷生”,对待学生是能管则管不能管就放任的局面。致使德育出现了形式上的外进内松,为此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还是任课老师都出现了以灌输为主忽视教育主体的教育方式,这种德育教育方式显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道德观念,进而作用学生的道德行为,因为学生对规范的遵守不是出于道德的需要,而是由于班主任等外界的压力。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的就说过:“任何主张将(道德)知识灌注在一无所有的心灵上的各种教育措施,都应该被扬弃。” 2 摒弃德育工作中“说教”的意义 祛除说教,进行新型的德育教育,可以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新的契机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1有利于让学校德育工作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相一致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里。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作用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意识和社会价值取向在日益多元化,广大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也在多元化,这是我们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现代化建设要求培养大量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让学生在德育实践中接受道德理念,在实践中践行道德行为,可以让我们的德育工作在现实中得以贯彻于实施,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德育教育的主体。 2.2有利于德育与社会转型期学生的需要一致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新现象、新事物层出不穷,社会各方面变化巨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而广大的中学生在对待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对象,德语论文范文,对待书本中的现成的理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不同的想法,对待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问题,也有不同的追求和向往。反观我们的教育工作,并未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并未真正关注他们的生命成长和展现。大多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老师就是照本宣科。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的提问,有时用“你还小不懂这些”来搪塞,学生希望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回答。这样学生就会所学知识产生怀疑,就会感到思想政治课的无趣、无利和无用,也极大的削弱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实效此外,不停的灌输政治理论,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树立政治的信仰,反而有可能有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