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和情感因素,它肩负着发展和培养学生情意的独特使命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影响,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由语言文字而深明其内容,具有裨于思想之提高,品德之修养。”这段名言说的是语言文字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内在的、不可分割的。思想教育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不仅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职责。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德育教育。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一、在字词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汉字属表意文字,具有音、形、义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就必须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识字中教“爱”字时,引导学生组词:爱(热爱),爱(可爱),用这两个词各说一句话:“我们热爱共产党”;“学校真可爱”。教“国”字时,引导学生组词:国(祖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我们热爱祖国”等。这种识字的教学措施,体现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识字措施,关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起到了渗透思想教育的影响。 二、在课文内容中进行德育渗透 低年级的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意境优美的插图,它把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这些富有生活气息的美丽图画,既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如《比一比》一文的插图,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农家小院中温馨的生活场景:一幢青瓦白墙的屋子,屋檐下一串串红辣椒鲜艳夺目,屋前绿树成行,一条笔直的小路把院子分为左右两半,左边的院子长着高大的苹果树和枣树。树下,一只红黄相间的花猫正在靠着树打盹,一头黄牛悠闲地吃着青草。教师如果利用好这幅插图,就肯定会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三、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作文是思维创作的高级表现形式,它能综合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作文所涉及的面非常广,人、事、景、物,要求学生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在习作过程中,德语论文题目,教师只要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起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就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如低年级看图写话作文,根据图意“救鸟”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教师可指导学生看图明意,教育他们爱护动物是一种美德。在练习写简单记叙文时,我还注意在选材中渗透德育。如“写班上发生的一件事”,指导学生可以写“劝架”、“成立图书角”、“评选班干部”等,从而教育学生之间要团结友爱,努力为集体做贡献,积极锻炼班级管理能力等等。在写观察日记、读写笔记、书信等作文教学中也应渗透德育。 四、在各种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实践活动,是对语文教学的有力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形成个性的另一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 ,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可以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品质 ;可培养学生爱国、爱人民、立志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品德。这些体验活动的积聚,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和发现自我,进而转化为一种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使思想品德的养成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教学的实践和探究中,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准则,以语文知识为基础,选准文与“道”的结合点,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作者简介: 刘良松,男,1953年生,小学高级教师,德语论文网站,探讨方向:小学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