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课标下高二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数学是高中的一门主要学科。新课标下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指出“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绝非单纯为了获得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接受数学精神和思想措施,将其内化为自已的智慧,使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德语专业论文,情操修养得到陶冶,并把它们迁移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特别是高二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当务之急。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现本人结合本学年以来的高二数学教学体会,结合我校德育教育和高二数学教学工作的实际,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激励式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讲授必修5第一章《解斜三角形》知识前,我先给学生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2017年10月12日,中国宣布了自己的探月计划:中国将在2017年把“嫦娥一号”绕月卫星送入太空,2017年实现发射软着陆器登陆月球。路透社报道:中国将在2024年把人送上月球。登陆月球如此困难,除了存在很多科学难题外,还因为月球与地球之间相距甚远,达38万公里。多年以前,科学家们就测量并计算出了这个距离。然后老师适时引导:你们知道这个距离是如何测量并计算出来的吗?这主要是利用解斜三角形知识。这样便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求知欲,德语论文范文,从而由“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进入了“我要学”的主动阵地,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以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树立远大志向。
  在本学期初跟学生见面的第一节课上,我就给他们介绍了一些我国的光辉数学史实。
  中国的一些伟大的数学成就更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催人奋发的好教材,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是大有裨益的。如古代秦九韶公式、刘徽的极限思想、祖冲之的圆周率、祖�原理以及“九章算术”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用来表示二项式系数排列的“杨辉三角形”的发现,至少要比欧州人的“帕斯卡三角”早四百多年。又如华罗庚幼年未受过正规教育,可才华横溢,为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获得中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数学家吴文俊,他担任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主席,成为首个担任被誉为“数学界的奥林匹克”大会主席的中国人,让国人骄傲。……以数学家的事迹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崇高理想。有时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编制一些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反映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运用题。通过习题中的语言文字、数学符号、逻辑推理、运算结果等使人直接感受德育的体验;或以教材内容为题材介绍英模人物。如立体几何中课本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所成的夹角为例引出了二面角的概念;学习"椭圆"时,根据人造地球卫星轨道近地点和远地点的原理,我讲述了杨利伟等人载人航天成功的壮举。以此激励学生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当然,课堂教学中应用史料或先进人物这些显性的德育素材进行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趣味性、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而喧宾夺主。
  三,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措施,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数学自身充满着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体现着唯物论的辩证法,是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更具体、更广泛的学科。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运用的。如:代数中的加和减、乘和除是一对矛盾,引进了负数和分数之后,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反映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等,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又如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中用解三角形知识让学生设计测量河对岸两建筑物的距离、底部不能到达的电视发射塔的高度;用等比数列求和知识让学生设计分期付款的方案。从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影响于实践的基本观点;选修(2-1)中的“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中,根据离心率由e1的变化可以得到三种不同的圆锥曲线,渗透了“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观点。因此我们要重视教材中唯物辩证思想的揭示,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优化数学素养的同时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思维高度抽象的学科,数学中一些概念的界定、法则的应用、结果的验证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稍有疏忽往往会使解题过程前功尽弃。很多数学问题的求解常常要为一个符号的确定,一个式子的建立,一个辅助平面(线)的作出而绞尽脑汁。这就使某些意志薄弱者望而却步,因而教师在用科学的教学措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同时,也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磨炼其吃苦耐劳的品质,培育其坚忍不拔的意志。要他们在解题的实践中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不懈探究的科学态度。
  总之,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应掌握丰富的知识,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这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起点。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渗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学能真正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当然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需要采用与学科教学不同的措施,这种措施不是教,而是化,德育教育是一个化育的过程。它不能只依靠定条条,设框框,而应把握教学中的各种机会加以引导、启发和培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提高学生德育品质的一切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它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以上是本人在高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方面的一些体会,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多多完善和补充。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