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媒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探讨[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作者简介:靳丽娜(1984—),女,山西太原人,,助教,探讨方向:传媒经济,影视产业。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摘要:随着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媒介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但另一方面,媒介管理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却无法找到十分对口的工作。面对这样的矛盾,以德国为例,参考德国在媒介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该类人才的培养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媒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德国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7)1801000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传媒市场化、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关于传媒的促进影响与日俱增,直接刺激了传媒对经营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催生了媒介经营管理相关专业的设立。在该专业发展了十多年后的今天,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以及媒介融合的快速推进,对传媒管理人才的类型、质量、层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媒介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出现较为明显的矛盾,一方面是业界对媒介经营管理人才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大量该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找到十分对口的工作。而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设立现代大学的国家,德国在媒介管理人才培养方面设置更为成熟,与产业和社会的对接更为有效,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1 我国媒介管理人才培养的近况
  1.1 专业设置较为混乱
  我国大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在传播学专业下开设媒体经营管理及传媒经济相关课程,2001年中国传媒大学首次开办了传媒经济本科专业。之后,各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或经管学院开始积极筹备设置此类专业。而对于该专业的专业属性问题也在国内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和研讨。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和专家论证,2017年新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并未把传媒经济或媒体经营管理设为独立专业,各高校则根据培养方案侧重点的不同逐步把该专业设为新闻传播学、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及公共事业管理下的专业方向。这样模糊不清的专业属性和较为隐蔽的设置给填报志愿的考生也带来不少麻烦,想学相关专业的考生找不到可报名的学校及专业。
  此外,该专业在人才培养规模、结构层次等方面还不太成熟与完备。本科设立该专业的各类高校不到30个,其中又以独立学院为主;探讨生点仅有10多个,绝大多数属于新闻传播专业下的一个探讨方向。个别传媒类院校还开设了媒介管理MBA或高级研修班等,为在职人员提供进修平台。
  1.2 课程设置随意性强
  由于该专业的专业属性较为模糊,在我国隶属于不同专业下的专业方向,因此增加了课程安排的随意性。一方面,该专业方向要具有其大专业的基础课程。例如经济学(传媒经济方向)与传播学(传媒经济方向)的基础课程及深入程度就大为不同。另一方面,专业课设置呈现多元化趋势。该专业的交叉性导致在不同的基础课程之上会增加完全不同的专业基础课,例如经济学下面要补充传播学,而传播学下要补充经济学。但是关于专业课的开设,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课程名称也五花八门。此外,由于该专业方向挂在不同的学院,师资力量相差很大,也会出现因人设课或因无人教授而砍掉某些课程的现象。
  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异同。这对用人单位和学生而言都是极为痛苦的。用人单位不能够从学生的学历上预判他的知识结构,也不能确认该生是否能够胜任相应工作。部分学生应聘之后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完整,仍需学习很多东西。因此,用人单位在经历过这样的困扰之后,德语论文范文,更愿意招录人才培养模式较为统一的的非交叉专业的学生,例如新闻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经济学专业等。这些学生在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结构是较为完整和统一的。
  1.3 与实践脱节
  绝大部分该专业的老师都不是业内人士,因此在课程设置和内容编排上难免脱离实际。学生学到的东西也过于理论化,难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业界没有形成较为正规的实习生制度,一些学生只能通过关系进入某些机构实习,而更多的学生则缺少参与实践的机会。因此,该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不能与社会进行“无缝”对接。此外,由于缺乏实践,学生和用人单位都很少给予学校相应反馈,这又使得学校不能及时改进专业,陷入闭门造车的境地。
  2 德国媒介管理人才培养的概况及特色
  通过简单的统计发现,被中国认可的全部310所德国高校中,开设传媒类专业的学校占到全部的四分之一,其中开设媒体管理或传媒经济相关专业的共10所(见下表)。尽管开设此专业的学校并不多,但表现出了较大的统一性和标准性。
  2.1 人才培养目标清晰,专业设置统一
  德国共有300多所高校,但各学校相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基本相同。各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在反复论证之后会形成相对一致的认识。专业设置方面,德国把媒介管理及其相关专业视为新闻传播学科下的独立专业。这种一致性是基于对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理解。高校在开设专业之前首先明确了业内关于该类人才的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才形成具体的专业设置。
  此外,德国关于媒介管理人才的定义较为高端,认为该交叉专业的人才应具有较为扎实的各学科理论背景。因此,在专业的层次设置上,以招收生为主,本科开设此专业的学校反而更少。
  2.2 采用较为统一的模块式课程
  该专业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一般为8-9个模块,除了毕业论文和专业实习之外仍有6-7个模块,大体包括经济管理学模块、法学法规模块、措施论模块、传播学理论模块、媒体管理理论模块、媒介实务模块以及其他特色模块等。其中各个模块包含3-5门课程。有些为必修,有些为5门中选修2门或3门。经济管理学模块包括最常规的管理学原理及宏微观经济。法学法规模块比较受德国重视,不仅开设有《传媒法》,还有《媒介政策探讨》等课程。措施论模块历来是西方高等教育中极为重视的,部分学校在该板块的必修课程达到5-7门,系统的教授学生传播学探讨措施、社会学探讨措施、市场调查、媒介内容略论、统计学基础、数据略论,有些还包括较为高深的数据挖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系统学习之后可以进行独立探讨,该种探讨不仅适用于科研,更适用于解决未来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传播学理论模块不仅包括基础的传播学、新闻学,还包括如何把握对公众传播的方式、媒介的信息网络、媒介内容关于个人和社会的作用、各媒体特点及行业状况等。媒体管理理论模块较为单一,是全国较为一致的专业课。媒介实务模块包括媒介内容探讨、传播者探讨、媒介实务理论、政治传播、商业传播等。再加上前面所学的探讨措施,学生将在这一模块中尽可能多地对媒介进行实证略论,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此外,各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和专长,在这些模块的基础上再增加1-2个模块。例如伊尔梅瑙工业大学会增加产业经济模块和数据挖掘模块,拜罗伊特大学会增加数字媒体模块,汉堡音乐与戏剧学院会增加文化与传媒模块等等。   该专业探讨生阶段的课程设置更为科学。招收条件上,传播与经管专业学生均招收,但是进入之后,首先要补修缺失的相应本科模块课程。在完成补修之后,才开始真正的课程。课程以专题探讨、专题讨论课为主,细致深入到具体的某个传媒领域中,锻炼学生的综合略论能力。
  从课程设置可以看出,该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为导向的。模块化的课程同时也保证了全国该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一致性。
  2.3 重视实践环节
  重视实践环节,首先体现在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大量的案例以及具体的实操性探讨问题是德国该专业的特色。例如媒介实务板块的媒介内容探讨,除了老师讲授之外,学生必须根据自己拟定或老师给定的题目进行实际探讨,在学期末的时候提交探讨报告。其次,重视实践体现在专业实践模块的完成上。德国高校和业界早就形成了良好的产学研一体化。业界认为高校培养出的学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人才宝库,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会及时反馈高校;而高校也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与否有赖于业界的检验。因此,对高校而言,专业实践模块所占学分较高,要求学生必须提供相关专业为期4-6个月的实习证明以及详细的实习报告。对业界而言,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提供实习生岗位,一方面满足了高校实习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实习阶段就开始物色好的人才,这与国内的传媒界形成极大反差。
  3 德国媒介管理人才培养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比中德两国媒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发现,德语论文范文,目前德国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培养体系,该体系关于中国高校媒介管理人才的培养无疑提供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操作模式。就目前中国的情况,可以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3.1 明确和统一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应该体现社会对特定人才的要求,而专业及课程的设置则应根据培养目标展开。因此,为了解媒介管理人才的供求矛盾,首先要完成调研和研究工作,了解媒介各个管理岗位的核心需求,迅速确立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像经济学专业一样较为完善和完整的学科体系和较为科学的专业设置。适当减少本科专业,增加本硕连读的课程设置,让学生把基础夯实,逐渐消除用人单位对此专业学生蜻蜓点水、缺乏动手和实践能力的疑虑。
  3.2 平衡和协调好各基础学科的课程比例
  媒介经营管理人才不是工匠,而是具有广博人文社科知识,并能在管理领域有所发挥的人才。因此关于新闻传播学基础和经济管理基础课程在设置上也要做到系统化,让学生通盘掌握传播学和管理学的基础知识,成为新闻传播和管理的双料精英,不能只从两个庞大的学科体系中抽取1-2门课管中窥豹,或者因人设课。关于高度交叉的专业课而言,除了一两门已形成体系的专业课外,应多开专题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综合略论的能力。
  3.3 坚持理论与实务相结合
  理论和实务的结合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直到今天该问题仍未解决,还是停留在口号层面。关于媒介管理人才的培养而言,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不实践,就无法检验知识体系是否完备;不实践,也不能明确媒介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否正确。首先,在教学措施和内容上,要围绕问题而不是学科来组织,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代之以现实问题的思考及讨论,通过案例略论,市场调查和媒介探讨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略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课堂上的间接实践。其次,关于专业实践,需要业界的广大同仁努力配合,至少要给学生提供一些直接观摩的机会。慢慢地像传媒业的其他专业学习,形成较为稳定的实习生制度。当业界与高校搭建桥梁形成良好的互动之后,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会日益完善,真正解决市场人才需求和高校人才供给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张红梅.经济学范式下传媒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消费导刊,2017,(10):151152.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