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之我见[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在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充分发展。鉴于小学数学低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特点,以及儿童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德语毕业论文,在教学中可以以情传情,明理动情,以美育情,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教学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共同体内的交往,要求在交往中富有人文气息,每个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应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特别是精神上的满足(华东师大叶澜教授语)。”师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更应有情感方面的互动。一年级的新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模式。他们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寄情于生,寓情于教,以细心的体察,耐心的指导,真诚、热情的鼓励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感染影响和激励影响。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从而支持与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导致师生情感的同起同伏、有机交融,达到以“情”传“情”的目的。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内在动机,成为推动、引导、维持和调节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力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可有意造成学生认知矛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兴趣,诱发学生情感的孕育。
  例如: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我打破了课本原有的引入模式,以学生喜爱的多媒体动画形式创设情境巧妙导入:太阳公公升起来了,小猪嘟嘟还在呼呼地睡懒觉。我提问:“小猪嘟嘟上学会不会迟到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墙上的钟已经指在了7点整,于是一起回答:“会迟到的。”这样的设计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引起了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探讨的兴趣, 如戏剧的“序幕”,酝酿了情绪,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一堂课中,不仅在课的开始通过情境设计导入新课,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情境设计,使问题不断深化,让学生经常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各种矛盾之中。第二天,太阳公公又升起来了。小猪嘟嘟上学会不会再迟到呢?学生们带着疑问看多媒体计算机演示:窗帘拉开了,床上没有人。小朋友们发现床头柜上的电子钟显示的是7 00。小猪嘟嘟到哪儿去了呢?画面一闪,原来他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课前的多方设计,课内的步步引导,学生始终处于热烈的寻求知识奥秘的情绪之中。这个过程,既是一次认知的训练,又是一次情感的陶冶。孩子们从中感受到了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同时也受到了惜时、守时的思想教育。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主张的:“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例如:教学“9加几”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富有儿童情趣且贴近儿童生活的教学情境: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响起,学校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同学们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咦!服务小组的同学们正在干什么呢?噢!原来他们正在准备给运动员分发饮料。那么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呢?学生甲是这样数的:2、4、6、8、9、11、13,一共是13盒。学生乙马上举手说:“我的措施和他不一样。”原来他是一盒一盒数的,也数出有13盒。而学生丙呢,更是得意地认为他的办法最好:他是先数出盒子里有9盒饮料,再从盒子外面拿1盒进来凑成 10盒,加上外面剩下的3盒,一共也是13盒。小朋友们是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妙着。在这充满情感与智慧的数学课堂里,学生获得了多方的满足与发展。教师随时随地尊重并引导孩子抒发他们内心的感悟,则会给课堂增添许多意外的惊喜和乐趣。多媒体计算机继续演示:操场上有的同学在比赛跑步,有的同学在比赛踢毽子,有的同学在比赛跳绳,还有的同学在比赛跳远。教师问:“踢毽子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通过观察数出踢毽子的有9人,德语毕业论文,跳绳的有3人,合起来一共有12人。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能提一个“9加几”的问题吗?学生根据观察从不同角度对“9加几”的实际意义作出了解释。有的学生说:“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有的学生则提出:“ 踢毽子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由于融入了数学的含义,不仅加深了学生对“9加几”的理解,而且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同时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意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当数学教学脱去僵硬的外衣,联系生活,显露生机,洋溢情趣,充满智慧,数学学习必将成为每一个孩子乐在其中的美差。
  庞卡莱说;“所有的数学家时时体验着数学美感。”的确,独特的数学美感对数学创造来说具有重大价值。就小学数学而言,数学美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如:数学概念的简单统一;数学公式的简炼齐整;数学性质法则的概括典型;数学图形的和谐对称;数学知识的奥秘无穷;数学措施的奇妙多样等,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 。而关于一年级实验教材来说,数学美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如:欣赏教材所呈现的色彩美;领受教材所展示的美丽的校园、金色的秋天、迷人的小湖、和平广场等自然社会生活的美;感悟教材所蕴涵的热爱祖国 、热爱家乡、热爱和平、热爱劳动、保护环境、尊老爱幼、遵守交通规则等思想道德的美。教师只要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与适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美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去感受、去欣赏、去评价,就能净化儿童的心灵,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
  心理学探讨证明:任何心智活动,不能截然分割为理智和情感两个领域。而数学学科的情感因素是依附在一定的知识的教学和能力的训练过程中的。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情感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师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潜移默化,多方渗透,酿得百花方成蜜,使教学情智并茂。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