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一项长期的工程,教育在学生思想逐渐成熟稳定的初中时期有着重要影响。初中政治课要担负起初中生德育教育的重担,奠定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发挥政治课程优势,强化德育教学功能,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初中政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当前中学生的道德水平普遍下降,社会上各种道德观和价值观的跑偏,都极大作用到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学科,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德,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工作。根据笔者多年政治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德育教育。 一、提升教师形象引导德育教育 关于初中生来说,政治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领路人,更应是以德修身的榜样。作为初中政治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个人形象意识,完善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知识素质,因为教师的道德作用力是任何教材、任何制度模式都无法替代的教育力量。作为与学生亲密接触的人,教师的道德素养、品德修养、人格魅力无时不刻地在作用着学生。因此,初中政治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形象,以良好的个人形象和坚定的意志信念,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去作用和感染学生。一个有着崇高理想献身未来教育事业的教师,应该怀着远大的目标和高尚的情操,同时不断积累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通过认真仔细的教学态度以身作则,给初中生们树立优秀的带头示范影响,让初中生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中逐渐树立起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应用生动的教学开展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要考虑到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尽量应用通俗的语言来授课政治教学,尽量贴近时代社会的近况和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准备和处理教材内容,而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造,才能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和学有所得。我们始终要铭记,讲台下面对的是一些知识不足、形象思维主导而抽象思维能力略差的初中生。如果政治教学只是单纯地从抽象的概念理论上讲解,必然导致学生索然无味、困顿不解的局面。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我们需要以理论为导向,以实际为基础,借助现实生活中形象生动的典故、故事、新闻时事、模仿英雄事迹,甚至教师个人的人生体验,德语论文网站,逐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应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开展教学,能够快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在活泼的事例故事里,初中生更易于认识社会,有效吸收知识,加上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形成自己独特的德育标准。 三、借助多媒体方式进行德育教育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为初中政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多媒体教学方式从声、形、色等多方面入手,积极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以及大脑思维,让他们在课堂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兴奋的状态,这样才能集中注意力,不断把间接知识化为直接经验,把抽象内容具体到脑海,从而真正实现情境教学。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可以把政治教材中一些德育因素进一步强化凸显,散发出更强大的触动力和吸引力,当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情被波澜涌起,教书育人的目的自然更容易实现。比如在讲到中华五千年精深的民族文化,应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莫高窟、万里长城、故宫、传世陶瓷、京剧等优秀的文化精髓,往往很多同学第一次看到这些大气的图片,他们的兴趣随之而来,不用多说,在欣赏这些文化成果的同时,他们在内心已经有了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感,进而产生自豪的民族责任感。这样应用多媒体又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四、通过课外实践延伸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课堂教育的效果要在课外得到延伸和补充,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外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同样要融合德育教育。所以,我们要一边通过政治课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要加强落实实践环节,在生活实践中教育和锻炼学生,才能教会他们融入社会、直面挑战与规划人生的真本事,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品德水准。作为初中政治课而言,进行探索性学习(例如撰写政治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方式。通过有效的指导和引导,推动学生积极探索周围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实际略论来锻炼和培养初中生的问题解析和社会观察能力,为提高其道德素养打下基础。尤其是在乡镇中学,引导学生走访调查,挖掘乡土风俗和民族风情,既能加深其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出热爱乡土、思忧奋进等宝贵品质。在课外实践过程中,最好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让学生之间通过参与分享、合作共赢,在实践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团队协作和集体精神的塑造。 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初中政治教学是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政治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知识获取和道德素养提升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 魏广树.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考试周刊,德语论文,2017,(44) [2] 张雄. 初中思想政治与德育教育[J].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1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