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二、高职院校德语教学的近况及特点 1. 教学目标不明确高职教育始终围绕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许多职业技术院校并没有真正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德语学习的成绩成为教师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德语毕业论文,德语的应试成绩和德语四级的考核通过率成为评判一名德语系教师好坏的标准,这样不仅使学生又回到应试教育的恶性循环中,而且忽视了高职外语教学实用性的特点。 2. 德语系教材不适应职业教育实用性的要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德语系的学生普遍用是的《新编大学德语》和《商务德语》等本科院校的教材,而这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这些教材是为本科德语系编写的,缺乏德语实用性并且关于专业知识涉及很少,缺少关于《经济德语》、《科技德语》等方面知识的讲解,这样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在就业的过程中缺少强有力的竞争力。 3. 生源基础薄弱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职业中专或技校的学生,学生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农村,尤其是英语等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英语的听说能力较差,对外语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英语成绩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语学习的情况。 4. 教学思想保守我国教育学家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 为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 一直以来,德语论文题目,高职院校一直重视外语学习成绩,而忽视语言本身学习的本质意义。在教学模式上仍然强调德语词汇的死记硬背、语法练习等,学生关于德语听力的训练也是简单地反复听磁带,缺乏德语会话,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等,德语本身的交际性、工具性和实践性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加强高职院校德语系教学管理的对策 2. 教学模式的转变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学习三年,在大一和大二两年,首先要对德语系进行系统的学习。可以在学习《大学德语教程》的基础上,增加德语外教的口语听说课程。 在大三这一年,学校可以考虑选派一些德语基础水平较好的学生到德资公司进行实习,不仅可以学习到课本以外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将德语进一步强化,实习的时间可以根据学生在公司的具体学习情况有所调整。 3. 教材应凸显专业特色高职院校的教材应适应课程实用性的特点,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因材施教,选择不同的教材,选择正确合适的教材不仅使学生学得容易,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理解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关于一些枯燥难弄的专业词汇可以适当删减,增加一些实用的运用文,例如文秘、会计、商务等专业知识的学习,模拟商务会谈或者办公现场。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语口语的强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语实践运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