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国高职教育模式的发展与启示[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5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 德国高职教育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其凸现出学制短,规模小,职业适应度高,技术运用性强与就业率高的优势,从而成为可与综合大学竞相媲美的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德语毕业论文,其发展的动因、保障、根本、特色、关键、途径和基本方向等,关于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双元制 启示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7)01(a)-0021-01
  【正文】
  德国高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阶段,是实科中学学生经过六年(5~10年级)学习毕业后被高级专科学校录取,经过两年的职业培训后所能受到的职业技术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行业及公司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开发人力资源,培养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的运用型工程师和善于管理的公司型工程师,培养能在生产第一线独当一面的工艺工程师和现场工程师。由此也决定了德国高职教育在运作上要始终契合社会需要,与时俱进。这样就适应了社会对大批高级运用型人才的急需,也推动了德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 解读德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经验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可归纳为三句话:办学目标的全球化、专业设置的市场化、培养模式的开放性。
  1.1 “双元制”教育成为德法高职教育的标志
  德国职业教育创造的“双元制”教育,既是一种办学形式,又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是高等职业教育加强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紧密联系的基本模式和纽带。“双元制”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传统与技能培训结合、公司与学校结合、社会需求与办学计划结合,充分体现了雇员与雇主劳资双方之间的协调、公司与学校之间的协调。
  1.2 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紧密联系成为学生就业的纽带
  德法的高职院校实质就是一个劳动力供应市场,各公司自愿提供培训位置供学生实践。在此过程中,公司虽然要支付学生工资,却以较低廉的付出得到逐步熟练的技术工人,并有较大的选择新技术工人的便利,而学生既在实践中逐步为公司工作,又获得了知识、技能与一定的报酬。在这样的合作过程中,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社会的职业需求紧密相关,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机会与培训市场紧密联系,随社会经济与生产的发展不断地适时调整,实现良性循环。
  1.3 政府统筹规划与管理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保障
  德国由联邦政府统一公布国家承认并设立的职业,为不同的职业设计并颁布培训计划,再由州一级政府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作具体细化和补充规定。这就较好地协调了社会需求、职业岗位设置与培训教育的关系,达到了职业要求规范、标准统一、全社会全行业通用、培养与就业结合。
  1.4 教学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是提高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
  这种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准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在经过三年的严格训练后,要接受全国统一的结业考试,考题由考试委员会共同审批通过,而考试的执行单位,既不是用人单位,也不是从事高职教育的公司或职业学校,而是工商联合会。通过考试的学生,由工商联合会统一发给合格证书。关于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政府在工资待遇上给予比较优厚的照顾,并保证其进修的机会以更新其专业知识,使职业教育师资力量水平不断提高。
  2 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2.1 政府重视,法规健全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有力地促进了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因而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纷纷制定政策和法规以及增资拨款来保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德国高校总法以及各州的高等教育法中都对高等职业教育作出了专门的规定。发达国家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以立法和制定政策法规来保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和确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对我国尽快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法,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2 调动公司与学校联合办学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特色。
  德国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普遍实施双元培训制,由学校和公司共同培养人才。目前,我国不少高职院校已将“产学研结合”列为教学的基本途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产学脱节、学非所用等问题依然存在。这方面,德国的“双元制”值得借鉴。高职院校应密切与社会、与公司的联系,尝试与公司或用人单位协同完成教学及实训过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训练,培养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技术类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乎社会需要的技术运用型人才,才能节约教育资源,避免人才浪费。
  2.3 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发达国家极为重视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体现在从事高职教育的师资除了应具有政府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外,特别强调从事职业技术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基本理论的掌握。如美国要求从事高职教育教师一般应在所教范围取得学士以上学位,并要求教技术课的教师必须有二年以上工作经验及最新经验,或者在合适的技术领域有五年以上实际经验,还要求应聘者学过教育学课程。只有二年工作经验,没有学过教育学课程者,必须在聘用期限内,修完规定的教育心理学、教学措施等六门课程,否则不算合格教师。
  总之,纵观德国高职教育,可以明显看出,德国的高职教育,既是其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这一教育的基本功能,又是社会合格劳动力的生产过程,具有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劳动者技能,为社会生产直接输送合格的、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影响。他们重在技能培养,淡化学历分级,强化职业需要的角色意识,弱化“读书”求“文凭”的做法与精神,对我们改革和完善我国高职教育,科学合理地确定各类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目标及质量标准,德语论文,极具启迪影响。
  参考文献
  [1] 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探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 李建忠.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近况、趋势及中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对策[J].外国教育资料,2000(6):57―64.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