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国家统计局2017年1月发布了2017年中国GDP修正值,意味着中国在GDP总量上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但是,不能由此认定“中国经济总量超过德国”或“中国经济实力超过德国”。中国在GDP总量方面超过德国,是一个相对容易的过程,而在经济结构和人均水平等方面要全面超过德国,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 (1)注意到使用现值总量措施的局限性和失真性 2017年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告称2017年中国GDP最终核实数据为257306亿元。所谓“中国GDP超德国”,是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这个总量数据,以及德国国家统计局2017年1月15日发布的德国2017年GDP增长率做出判断的。有意思的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时,首先把GDP总量放在第一位,而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公布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时,首先把GDP的增幅放在第一位。我们注意到,2017年1月15日德国联邦统计局在公布2017年德国经济总体发展情况时,只字不提GDP总量,而首先发布经济增长幅度的数据。 通常公布的GDP总量,是指现值总量,即按不考虑通货膨胀作用的当前货币价格计算的经济总量。一般情况下,各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系数在多数年份为正值,德语论文,故对“涨价”的经济活动所作的计算,会使计算过程和结果出现“虚胖”。例如,在某年通货膨胀系数为100%的情况下,即使当年经济活动及其产品总量与上一年相比没有变化,计算出来的GDP也会是上一年的2倍;按照在剧烈通货膨胀之后的计算结果,该国的GDP在国际上的排名会骤然跃前几位,甚至几十位。因此,简单按照国家的GDP的现值总量来排国际上的“经济总量”名次,的确经常会误人耳目和思维。 (2)注意到汇率变化对比较结果的作用 由于目前各国在计算GDP时首先必须采用本国货币作为基本计量单位,故为了国际比较,必须将本国货币计算的GDP总量用统一的标准计量单位进行折算。比较简单的措施是将某一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标准,而美国和美元的国际地位决定了,国际上实际是将美元作为基准计量单位,并用于国际经济比较的。那么,如何把各国按本币计算的GDP折算为美元计算的GDP?最简单的措施,又莫过于采用当年的本币对美元的相应汇率作为折算依据。问题在于,汇率并不总是反映不同货币之间真实的价格异同。并且,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也不总是与不同货币的购买力变化完全一致。即,汇率及其变化,并不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更何况,年初的汇率与年末的汇率可能有较大异同。是按年末汇率计算,按年初、年末的算术平均汇率折算,还是按每一天不同汇率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得出的结果可能相去甚远。 如果通货膨胀和汇率变化两个因素同时发生较大变化,则由此计算出来的现值GDP难以真实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总量。依据联合国统计部门的口径与计算,1970年中国的GDP折算成美元,为915亿美元,分别相当于巴西和西班牙的GDP的两倍多,超过加拿大,列世界第7位。但是到1974年,中国的GDP被加拿大超越;1976年,中国的GDP被巴西赶上;1990年,中国的GDP又被西班牙超越。其实,这个阶段中国经济除了1976年略有下降外,都是增长的,且速度不在上述几个国家之下。然而,我们在表1中可以看到,中国1994年的GDP(5827亿美元)与1993年的GDP(6411亿美元)相比,居然是“下降”的。其主要原因在于,联合国在折算中国1993年GDP时用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5.762,而折算中国1994年GDP时用的汇率是8.619。 一般情况下,学者也好,媒体工作者也好,在收集、整理和采用统计数据时,难以避免专业知识局限和个人情感倾向的作用。就GDP的统计和排名而言,来自不同“权威机构”的数据并不统一。关于一般公众来说,要弄明白不同“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之间的措施异同和口径异同,是比较困难的。比如,对于各个国家的GDP,联合国统计部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三家“权威机构”提供的数据就颇有异同。按照联合国的数据,1980年中国的GDP几乎是墨西哥的1.5倍,在世界12个经济大国中列第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得出的统计数据与之相近;而按照世界银行的数据,1980年中国的GDP还低于墨西哥,在12个经济大国中列第十一。关于这样的异同,不深入进行细究,得到的只能是一头雾水。 (3)使用购买力平价法则中国GDP已经居世界第二 使用汇率措施折算GDP以进行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总量的比较,其优点是数据容易获得、过程比较简单,但缺点是真实性差。汇率法并不考虑不同国家的实际物价水平的异同。按照汇率措施折算,通常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容易被低估。联合国自1968年开始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了“国际比较项目”工作,拟在各国人均GNP换算比较中以购买力平价法(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取代汇率法,希望由此比较准确地衡量各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购买力平价法的思想是,考虑一个国家单位货币在本国能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相当于在其他某个国家购买同样商品和服务的比例。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在“国际比较项目”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中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大大低于美国的物价水平,因此按照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折算,中国的GDP折算成美元后会大大“缩水”;反之,按照购买力平价法折算,中国的GDP会明显“膨胀”。 目前相关方面人士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按照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折算的中国GDP,肯定不能“满额”反映中国真实的经济活动总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数据,1980年中国的GDP(PPP)为2491亿美元,低于巴西、加拿大、印度、墨西哥和西班牙等国的GDP(PPP),列世界第十二位;1982年,超过加拿大和西班牙,列世界第十一位;1984年,超过印度和墨西哥,列世界第八位;1988年,德语专业论文,超过巴西,列世界第七位;1991年,超过英国和意大利,列世界第五位;1992年,超过法国,列世界第四位;1995年,超过德国,列世界第三位;2001年起,中国的GDP(PPP)走在日本前面,开始占踞世界第二的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在使用购买力平价措施计算中国历年GDP(PPP)时,都存在高估的问题,特别是有关最近几年人民币购买力的估算,多是基于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物价标准。事实上,目前中国物价水平与美国物价水平的差距,远小于上世纪末的差距。购买力平价法无疑是一种能够更真实反映可比较数据的措施,但目前尚不够成熟。 3.中国GDP超德国 ≠ 中国经济超德国 (1)国别经济不能简单用大小来衡量 一国的经济,是一个由许许多多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并且,一国经济绝不是各个因素的简单叠加。因此,即使人们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每一项经济因素的具体数值(实际上并不可能),也无法精确地用数量来表达那么多具体数值合成在一起所具有的涵义,更不用说来进行不同国家的经济因素的数值合成之间的比较。 人类创造了GDP这样一个具有一定综合性的统计措施,并用来进行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异同的比较,不失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萨缪尔森)。在当今世界,要讨论不同国家的经济活动及其总量,没有GDP是“不能”的;但是,GDP在这方面远不是“万能”的。由于GDP计算措施的不完善,以及人们各自在计算GDP时口径的异同,一个悖论出现了――没有GDP我们无法知道经济总量是多少,有了GDP我们知道的经济总量可能离实际的经济情况更远。 (2)既要看总量,也应看人均量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2017年GDP超过德国而居世界第三位,的确是可喜的跨越。撇开GDP统计、表达和国别比较的不完善性不谈,我们还必须看到,用人口为13.2亿的中国的GDP与人口仅仅为8000余万的德国的GDP进行比较,实在是“有失公平”。如果按照人均GDP来计算,依据联合国的统计口径及发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人均GDP为2604美元,德国为40162美元,人均GDP德国为中国的15.4倍!如果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人均GDP(PPP)为5325美元,德国为34212美元,人均GDP(PPP)德国为中国的6.4倍。无论用哪种口径进行比较,中国和德国之间人均经济总量的相对差距在缩小,但绝对差距是巨大的,且可能在持续扩大之中。 (3)既要看总量,也应看结构 在两个人口异同巨大的国家之间单纯进行经济总量的比较,得到的多是意义不大的结果。因为,国别之间进行经济比较时,经济结构的含义更为丰富。因此,当我们为中国经济总量(以GDP为衡量)超过德国感到高兴时,必须看到中国经济与德国经济相比,仍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能够说明问题的,不仅在于人均GDP的异同,更在于经济结构的异同。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经济活动的产出结构看,2017年德国GDP中第一产业占0.92%,第二产业占16.55%,第三产业占82.53%;2017年中国GDP中第一产业占11.1%,第二产业占48.5%,第三产业占40.4%。2017年中国GDP略高于德国、中国的出口略低于德国,都属世界出口大国;但在出口结构中,中国的服务出口量为744亿美元,仅约为德国服务出口量1549亿美元的一半。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的30年。2017年中国GDP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位,并不具有特殊意义。简单地以中国GDP超过德国作为依据,认定“中国经济总量超过德国”或“中国经济实力超过德国”,是对国别经济总量统计的复杂性了解不够的结果;并且,过多渲染中国GDP超过德国,有可能导致对中国经济的误读和国人浮躁情绪的扩散。事实上,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中国GDP最终核实数据,显示“中国GDP超过德国” 后,在公众中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除了是某种情感和期待的正常表现外,的确也是“GDP崇拜”的又一种反映。 中国和德国之间一个重要的实质性异同,在于德国是一个已经现代化的发达国家,而中国尚是一个努力奔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以GDP作为计量的经济总量方面超过德国,是一个相对容易的过程;但是,要在经济结构和人均水平等方面全面超过德国,势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许多国人不仅喜欢寻找某些数据,通过中外对比来获得某种满足,还喜欢用一些预测来给自己创造某种安慰。2017年中国GDP超过德国后,接下去“顺理成章”的一个预测似乎便是――中国经济总量何时超过日本和美国。甚至,一些名家也加入了预测的行列。笔者不赞成轻易进行这方面的预测。过去的实践证明,这方面的预测往往与实际结果相去甚远,通常也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同时,这类预测在缺乏专业训练的公众中导致的更多不是启迪,而是认知与情绪的误导。 参考文献: [1]Thomas G. Ramski. What’s Happening to China’s GDP Statistics.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1,12: 347-354. [2]Ariana Eunjung Cha. China Passes Germany With 3rd-Highest GDP. Washington Post. 2017.1.15(A16). [3]J.R. WU. China Overtakes Germany in GDP. Becomes Third-Largest Economy.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省略/article/SB123191305128380731.html. [4]Nipa Piboontanasawat、Kevin Hamlin. China Passes Germany to Become Third-Biggest Economy. 省略/apps/news?pid=newsarchive&sid=aShY0wM1pD_Y. 编辑李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