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的概念是从盎格鲁-撒克逊背景,而不是法/德文化产业核心领域发展起来的――即使它包含这个领域。比如说英国的探讨更关注于设计部门、新媒体和总的创意经济发展,如广告和游戏。在整个欧洲,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已经逐渐被认识到是一个独立的经济部门。英国“创意产业部”2017年组建,法国成立了一个综合性的专门框架项目,2017年欧洲委员会公布了一份300页的探讨报告,探讨文化部门的经济重要性。这些进展暗示了有着明确焦点和轮廓的重要政策策略的出现。中国、印度和澳大利亚组织了国家和国际的专家会议来讨论这个问题,并设立新的探讨机构来专门探讨创意产业。最近,一些机构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日益关注这个话题。欧洲的文化和媒体部长们于2017年2月在柏林会面,很多欧洲国家都表现出对这个话题的重视。这是数十年来第一次,文化和创意产业被放在欧洲议事日程的重要位置。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根据自1992年以来德国发展起来的定义,以及在国际背景下被逐渐接受的创意产业,比较了文化产业的经济重要性。文化产业将清晰占据创意产业门类的大量核心区域。经济和文化多样性是德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长处。经济探讨已经表明,所有的文化部门日益表现为数量多于平均水平的小型以及超小型或者一个人的公司。这种趋势似乎是由新的便宜的技术设备和文化部门生产手段的使用而变得容易。这种趋势与文化产业不断成长的公共观念结合在一起,同时导致了独立文化职业地位的提高(艺术家/文化产品)。私人提供的文化项目和独立办公室、工作室以及艺术家代理的服务已经公认为是文化多样性以及城市和地区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他们形成了文化产业的经济核心。艺术家、文化生产单位以及文化产业的联系创造了就业机会和增加值。不同文化领域的多方面网络培养了文化或者创意部门的新观念。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经济和技术部就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当作提升经济实力的重要政策,涵盖了工业设计、艺术品市场、音乐、图书、广告、建筑等11大产业的生产、服务和价值创造。2017年,德国文化创意产业共有23万个公司经营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接近一百万,年产值达到1320亿欧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德语论文题目,文化和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经济力量。创意产业作为11种经济成分的综合体,因其惊人的高增加值和增长率成为2017年人们关注的焦点。随后,文化和创意产业在政治议事日程中被重视起来――反映在旨在推动欧洲经济增长的《里斯本进程》(Lisbon process)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公约》(UNESCO Convention on Cultural Diversity)中,德国于2017年2月签署了后者。2017年,在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之初,德国联邦政府就将文化和创意产业设置为在柏林举行的欧洲文化部长非正式会谈的一项议题。 在德国,2004年创意产业实现了580亿欧元的总增加值(GVA),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6%。根据2017年度文化产业大会公布的数字显示,2004年的增加值比前一年增长4.4%,这是德国全部经济成分增长速度的3倍。 “生活每天都在继续、时尚每天都在改变。没有原创概念的产品是廉价的,没有创意的产品其市场竞争是惨烈的,没有设计的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拥有140年历史的布料企业JakobSchlaepfer,设计师马汀先生道出了创意设计的价值,“我们专注于做布料,尽管过去很成功,但现在依然还得跟着时尚和潮流前进,还要不断地去创新、改进。”通过变换新材料和新设计,60个设计师一年能创造出2000种新产品,源源不断地为香奈尔等知名品牌供应布匹面料。也正因为有独特的创意设计,其布料产品的价格也自然不菲,最高达一万元人民币一米。 一年产生成千上万的创意设计和产品,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在著名家具企业Vitra,记者得到了答案,倘佯于厂区诺大的家具博物馆中,架子上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从世界各地收集到的六万多种新旧家具,可以想得到的原材料、形状的家具,德语论文网站,这里都一应俱全。单是椅子就有上千种,铁椅、木椅、塑料椅等等,这里竟然还藏有中国旧时的婴儿摇椅。如此丰富的藏品,成为创作的宝库,设计师们常从这里捕捉到一闪而过的创作灵感和创意火花。 德国的创意设计照亮了每个行业,从支柱产业的汽车业,到不起眼的文具产品;从每天阅读的书报,到家具家电等耐用品,每一件产品都有设计的元素。而公司又是创意设计的中坚力量,每一件产品背后都有强大的公司团队在开动脑筋、设计创新――要么用人性化的设计去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方便、舒适、高质量的生活需求;要么用艺术的手法和色彩去包装和展示产品,满足消费者的感观审美享受。 始建于1847年的德国鲁尔区,曾是德国经济的“发动机”,见证了工业经济的繁荣兴盛。如今,走进这片古老的厂区,树木葱茏,百年前运输煤炭和钢铁的全套设备沉寂着,宽大的厂房、高耸的烟囱、粗粗的铁链、长长的传送带,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当那个红火的工业时代已经远去,鲁尔区又走向何方?是没落还是重生?这不仅是一个区域和城市的难题,更是一个国家的导向。 从1986年开始,在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规划和论证后,鲁尔区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矿区变身为文化产业园,将联合周边53个城市,发展成为欧洲的文化创意之都。曾经的煤矿建筑有的已成为煤矿博物馆、展览馆、舞蹈室、小戏院,有的则成为办公楼、礼品店、餐馆和咖啡馆、学校、工业设计园等,未来这里还将承揽更多的文化活动,引进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今昔对比,令人感慨万千:一个世纪之前这里弥漫着黑色的浓烟和嘈杂的噪音,工人工作一年就会耳聋,而现在这里是蓝天绿地、五彩的设计和安静的创新环境;原来这里出入的多是出卖苦力的煤矿工人,而现在这里营生的则是有聪明才智的设计师;原来,鲁尔区的发展动力是煤和钢,而现在却是创意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