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学习的日子[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从德国回国继续工作快两年了,有些事情要淡忘了,可我在学习上经历的事情还是那样清晰。当年,我在计算机档案管理方面做了些工作,越干越觉得需要补充新的知识,很想了解国外档案工作者在这方面的进展,就动了出去学习的心。正在为学费犹豫之际,有人告诉我,德国大学不收学费,是穷人的大学。经过申请,终于到了德国。在奥尔登堡大学学了一年德语后,2003年9月,通过了让人头疼的德语托福后,来到德国惟一有档案学学历教育的波茨坦运用技术大学。
  
  在波茨坦学习档案学
  
  波茨坦运用技术大学档案系在德国档案界声誉卓著,入学典礼上,档案系主任骄傲地说,德国档案工作者大多数是我们的毕业生。我也为自己要开始专业学习而感到高兴。但上了几天课后,开始的兴奋变成了沮丧,大学的德语和语言班的德语不一样。德国同学开玩笑,别人笑了,自己却傻站着,听不懂玩笑的含义;教授在课上谈笑风生,自己只能听清不到一半;大学里的规章制度如学分计算措施等,全是专业用语,有时字都认识,却不知所云。有时来上课,发现教室没人,找到系办,才知道上节课下课时教授临时通知换地方了,而我没听懂。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学习上遇到的另一个困难是对德国档案工作名词术语的理解。因为自己在国内档案界工作多年,已形成思维定式,德语论文网站,开始总是以中国的概念理解德国档案工作。比如,德国有个检索工具叫“档案书”,说它是全宗介绍吧,但后面附有案卷目录,后来才明白它应该是把全宗介绍和案卷目录结合在一起的德式检索工具。德国的机关档案室使用的分类法类似我国公司档案分类法,但归档文件不一定要区分年度组卷,而是在事务办理完毕,文件成套后再组卷,由文书部门向档案室移交,移交是可以跨年的,由此派生的名词和我国档案名词是名相如,实不相如。我大概用了一年多时间才理解德国的全套档案名词,后来我编了一个德汉档案名词术语对照表放在网上,也许对查阅德文档案学文章的人有帮助。
  系里和档案馆有着密切的联系,几乎每周都有从国内外请来的档案专家给讲课。德国的档案馆五花八门,如专门保存二战时期无主军邮的军邮档案馆、面向电视台的媒体档案馆、保存贵族历史档案的贵族档案馆、大屠杀纪念馆和国家综合档案馆,同样说德语的奥地利、瑞士等国也有各种不同的档案馆。这些专家实际工作经验丰富,讲课时除介绍档案馆的馆藏、检索工具外,还要谈工作中存在的尚未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学习。学生们结合实习的经历,在毕业时大都能写出水平很高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论文。像一个同学曾在德国铁路企业实习,是个数据库迷,对语义网很有探讨,临毕业时与企业的计算机程序员解决了一些电子文件归档时的问题,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到德国铁路企业上班了。
  过了二年级以后,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和同学们聚的机会就多起来了。我发现,德国人特别喜欢辩论,一说到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就会兴致大增,滔滔雄辩。我历史专业的知识给了我很大帮助,使我能找到话题把话聊下去或是把辩论进行下去,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也能大致回答出来。对我们来说,要了解欧洲人的思维模式,就是努力用欧洲人的思维模式驳倒欧洲人。
  
  在档案馆参观
  
  入学的第二年,有很多到档案馆参观的活动,再加上有些作业要自己到档案馆查资料,去档案馆要办的事情特别多。我们知道,德国人办事有板有眼,很多事情要走申请、批复的过程。这样做的一个后果是,政府机关需要保存的文件特别多,德国人自己斥之为文牍主义和官僚主义,但德国的这一痼疾也推动了德国档案事业的发展。
  德国许多档案馆建筑新颖漂亮,设备先进、经费充足,但也有一些老派迟暮,设备老化、经费捉襟,这些差别的产生除了和当地的财政状况有关外,还可能和档案馆馆长的活动能力有关。像柏林市财政紧张,但柏林市档案馆建筑面积20000 m2,从外表看像是工厂,但内部已经完全现代化了。2017年有员工56人,2003年接收4203.9延长米的档案。巴伐利亚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档案馆在信息化上搞得有声有色,他们建立起了连接全州各档案馆的档案馆门户网站,利用者只要上州档案馆的网站,就能查到全州各档案馆的档案目录。有的档案馆长活动能力强,能借业务指导的关系和本地其他机关搭上关系,争取来不少经费,日子就过得很滋润。有的档案馆长语言木讷,不会向领导宣传,档案馆容易成为政府削减开支、削减人力的牺牲品。还有,由于德国的人工成本很贵,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档案馆长不敢增加员工,但不怕买设备,有的档案馆甚至配备有叉车,来保证一个员工就能接收成车送来的档案。
  
  从我住的城市波茨坦到柏林坐火车只需20分钟,我经常在课余时间自己跑去参观档案馆。德国的档案馆经常请地方史志专家、重大历史事件的经历人在档案馆举办讲座,或者搞个档案馆参观日,邀请有兴趣的市民参加。那么市民是怎样知道档案馆的活动内容呢?主要靠档案馆的网站、当地报纸的文化消息、街头摆放的宣传册和邮件列表。我订阅了在柏林市的前东德国家安全部档案馆的邮件列表,每周我都会收到档案馆寄来的活动通知。
  德国计划到2017年将政府80%的业务放在网上进行,也就是说,老百姓办理纳税、户口登记、房产、土地等业务时不用再在政府机关的窗口等待了。档案馆面临着如何把这些政府文件归档的实际问题。2017年时,我问一个德国县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将来政府机关的文件都是电子的了,怎么接收啊?这个40多岁的同仁轻松地说,估计到时候办班呗。听着很耳熟。其实德国政府和许多档案馆在这件事上一点也不轻松,他们未雨绸缪,做了大量工作,机读目录和电子文件的接收已开展多年,目前在网上可以找到德国政府机关和档案馆撰写的大量相关调研报告、费用测算和实施方案和计算机软件,如果我们能加以利用,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在联邦档案馆实习
  
  二年级下学期,学校要求学生们在暑假自己找地方实习。同学们各显神通,有的到了企业档案室,这样每月可得到400欧元的补贴,更有同学到了说德语的列支敦士登国家档案馆,每月可得到600欧元的补贴,但我还是想在国家综合档案馆实习,虽然没有补贴,但能和老本行有个比较。最后幸运地得到了在德国联邦档案馆联邦部委业务指导部实习的机会。这个部门有点像中国档案管理机关的档案馆室业务指导部门和档案馆收集部门的合并,它负责指导联邦各部委档案处的机关档案工作,接收各部委移交的档案。联邦档案馆的文件中心(联合档案室)挂靠该部,但联邦档案馆对各州档案馆没有指导任务。
  在档案馆实习是段愉快的日子。我的工作是用他们开发的编目工具MidosaXML编目,有时跟着业务指导人员到机关和文件中心指导。这里的职工大都心情愉快,待人和善,有时间停下手头的工作回答问题,和我在其他企业打工一点也不一样。前一年暑假,我到一家有20个员工的私人软件企业打工,员工们好像都欠着老板什么似的,只闷头干活,不愿多说一句话。整个企业气氛压抑,没有笑声。而在联邦档案馆有几个大妈级的职工,笑声爽朗,穿透力强,我在二楼都能听见他们从一楼另一头传来的恣意的笑声。和许多德国国有事业单位一样,这里也实行弹性工作时间,除部分接待利用的岗位外,德语论文,大部分职工只要完成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量,就可在9点之前的任何时间开始一天的工作。这里的员工每人有一张磁卡,上班时刷卡进门,下班时刷卡出门,工作时间自动记录。
  
  为减少利用者到档案馆后的等待时间,档案馆鼓励利用者提前与档案馆联系,为此档案馆在街头散发查阅档案预约单或在餐馆等人来人往的地方摆放查阅档案预约单,让人们自由索取;还在网站上公布接待电话、传真号码和电子邮箱,鼓励利用者在到档案馆之前先说明查阅要求,等档案馆查到档案并在查阅室预留座位后,再通知利用者,这样,利用者一到档案馆就能看到自己想要的档案,还有地方坐。
  
  服务于学生会
  
  2017年,波茨坦地区华人学生学者联合会换届,我的几个朋友鼓励我竞选学生会主席。我知道那是个干活的工作,但通过学生会可以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学者,就决定竞选。在竞选演说,许下诸多诺言后,学生学者们把我选上去了。学生会主席的工作就是组织中国的学生学者参加体育活动,接待从国内新过来的中国学生学者,组织学生学者参加大使馆的活动。由于波茨坦离柏林很近,时常有机会参加活动。一次,大使馆打来电话,让我着西装到柏林接受胡锦涛总书记接见。可我在德国只有便装,没有西装,跟周围的大个儿德国同学和中国同学借个遍也没借着,只好去商场买了一件严肃的西装上衣,往身上一穿,马上少了学生气,找回些当年在国内当干部的感觉。接见活动在柏林最好的阿德龙酒店进行,在德国的侨领、中资公司老总、中国访问学者等早早到达,男男女女都穿着精致典雅的服装,没有喧闹,没有拥挤,分列过道两边,静静地等候,场面庄重,令人难忘。胡总书记讲完话后和我们一起照相留念,我站在了胡总书记后面,第二天在柏林机场送行时还有幸和胡总书记握了手。这些经历让我觉得身在欧洲,心系祖国,时时能感受到祖国脉搏的跳动。
  可能有人问,值得去欧洲学习吗?因为档案工作涉及每个机关单位和公司,这些年我观察过德国新闻、公交、垃圾处理、社团、群众团体、工人运动等行业的运作,觉得德国经过几百年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目前在市政管理、档案管理、对人性的关怀及科技等方面有许多亮点,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档案局 010010)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