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缘何缺乏活力进入21世纪以来,德国[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社会市场经济缺乏活力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主要表现是,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前民主德国地区尤为严重;财政拮据,债台高筑,有些城市和乡镇财政形势“极度恶劣”;社会福利陷入慢性危机,国家不堪承受日益增长的重负等等。在上世纪50―60年代曾创造过奇迹的社会市场经济为什么会陷入缺乏生机活力的窘境?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经济体制失去
  原动力和比较优势
  社会市场经济是在纳粹德国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被摧毁,国家被分割和分裂,一切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有待重新构建,东西方冷战格局业已形成的条件下起步的,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长期遭受纳粹政权迫害的弗赖堡经济学派为社会市场经济作了理论和政策上的准备。以有序竞争和社会公正为基本准则的社会市场经济在实践中显示了巨大的原动力和明显的比较优势。它在理论、准则与政策上有利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具有感召力、作用力,顺应了国情民意,激发了千百万民众的精神动力,引导他们在战争废墟上恢复经济、重建家园,创造了令世人惊慕的经济奇迹。在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式的对立和竞赛中,由于苏联经济模式的种种弊端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社会市场经济显示了其不容置疑的比较优势。
  社会市场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与繁荣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德国重新统一和苏联解体,其原动力和比较优势逐渐淡化与丧失。目前它给人的印象是,它像一匹曾经驰骋过的骏马,由于不堪重负,已显得精疲力竭。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1)由于国情民意的变化,特别是民众对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追求的变化,与社会市场经济相关的准则和政策已不再具有昔日的感召力和作用力。社会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危机、滞胀以及贫富两极分化等,已动摇了其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而必要的经济调整与改革却滞后于社会经济近况。(2)由于欧洲冷战结束,社会市场经济失去可作比较、鉴别的对立面。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市场经济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必要过程和途径已经成为各国共识。在当今丰富多彩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各国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并以各自的经验丰富发展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与此同时,德国作为社会市场经济的创始国在经济增长、劳动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却提供了不少负面信息,已显现不出固有的魅力和吸引力。
  经济体制制约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市场经济同其他形式的市场经济一样,都不可能摆脱或消除经济危机。从逾半个世纪的发展看,社会市场经济虽具有一定的应对危机的能力与手段,但仍然潜伏着不少诱发或蒙受经济危机或衰退的因素,诸如强大生产能力与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过分依赖进出口尤其是国外能源,大规模失业,财政赤字失控,两极分化加大,尤其是固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自20世纪60年代初马克自由兑换融入世界经济之后,德国发生过5次较为明显的经济危机或衰退,即1966-1967、1974-1975、1981-1982、1992-1993、2002-2003年,经济出现零或负增长。此外,还出现过经济疲软现象,这些危机或衰退,不仅使经济蒙受重大损失,也导致联邦政府更迭,时任联邦总理的艾哈德、施密特都是先后在经济危机中下台的。

  社会市场经济内部的矛盾或非兼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自由竞争与国家干预的矛盾。国家是保护和提倡市场竞争的,尊重市场调节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的某种兼容性。但由于市场竞争固有的自由放任属性,市场调节机制难以驾驭或避免市场失灵。战后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史上几次经济危机或衰退,实际上都是市场调节失灵的结果。为此,国家通过必要的法学、政策工具甚至行政手段调节市场,遇制自由放任,维护买方和卖方的利益,最主要的是用法学规范市场主体,规范各经济利益主体的行为,规范市场竞争的秩序以及市场的宏观调控等。(2)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失调。经济增长是保障社会福利的基础和前提。两者既存在相互依存或相辅相成的关系,又有失调或失衡的隐忧。如果经济增长缓慢、停滞或危机,社会福利政策就会面临各种困难,政府只有采取赤字政策加以应对。减少社会福利对任何一届政府都是棘手的问题,必须谨慎对待,以免引起民愤和社会不稳定。
  在社会福利发展变化方面,联邦德国大体经历了三个价段:前25年以大幅度增加社会福利为主;中间20年以保持和小幅度稳步增加为主;后十几年社会福利危机日趋明显、执政当局从直接或间接地减少社会福利到最终转向采取行动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政党政治
  互相掣肘贻误时机
  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深深地打上了政党政治的烙印。它是在西德主要政党基民盟和社民党对战后发展道路存在严重分歧的情况下起步的。在激烈的辩争中,执政的基民盟放弃了社会主义口号,宣布以新经济自由主义为信条,建立社会市场经济,社民党表示坚决反对。直到1959年,德语论文网站,在西德经济高速增长与繁荣之时,社民党才认同了社会市场经济。
  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基民盟和社民党先后执政时,都利用较有利的经济形势,大搞福利,以争取选民,巩固和扩大其群众基础。社民党先天不足,这方面政治资本较少,更加强调社会公正和为民谋福利的必要性,社会福利迅速法制化。在经济繁荣时期建立起来的广泛社会保障体制,在经济增长停滞或经济衰退时便成了根基薄弱的楼阁,国家必须为此承受超负荷的财政负担。社会保障体制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大工程,由它衍生出来的种种问题和弊端,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牵联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要激发经济活力,福利制度改革是社会市场经济改革创新的突破点。但长时间内,德国主要政党对此问题慎之又慎,讳莫如深。施密特政府看到问题的端倪,未下决心采取方法便在一场突如其来的信任危机中下台了。科尔政府执政16年,从维护卖方利益出发,主动减少国国家干预,多一些市场调节,下决心对国有的邮 政和铁路的两大部门进行了私有化改革,但面对日益深化的社会福利危机和庞大的财政赤字,却不去触及敏感的社会福利问题,反而还陆续采取一些福利方法,苦心营造为民谋福利的形象。其实,福利制度改革在科尔执政时已经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被淹没在国家统一的欢呼声中。“贫穷”的民德 “加入”后,科尔政府更加无暇顾及这一棘手问题了。
  施罗德上台后,采取过不少方法,希望在扩大就业、改善财政与税收、振兴东部等方面有所建树。但在他连选连任的2002年,出现新的经济衰退(零增长),失业人数创下高达500万的历史记录,国家财政更为困难。严酷的现实迫使施罗德总理痛下决心进行改革。经过精密筹措、周密思考和朝野的激烈辩论,以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德语论文,涉及财政、税收、劳动力市场等诸多内容的一揽子改革计划,即“2017议程”终于在2004年初浮出水面,并付诸行动。其基本思路是,增强竞争、增强效率、增强个人责任感,减少国家干预、减少财政负担、减少社会福利,也就是说,由过去国家越俎代庖办福利,改为个人尽量掏钱买福利。这是一个带有浓厚新经济自由主义色彩的改革计划。
  “2017 议程”打破了社会市场经济史上50多年万马齐喑的局面,其重要意义不亚于艾哈德创建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它关系到德国未来发展,也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实施一年多的情况表明,要让饱享福利的人们接受这个计划,并非易事,已经遇到重重困难和阻力,有着明显的政治和社会风险 。其成败与否都将直接关系到社民党的执政地位。在野多年的基民盟/社盟正利用民众的不满 ,蓄势待发,向社民党挑战,也是向“2017议程”挑战。社民党正面临严酷的政治博弈。此项政策的实施严重打击了社民党的执政基础,在德国地方选举中遭到挫败,迫使施罗德提前举行大选,但在现有的条件下,执政联盟是会在选举中面临重大挑战。
  (本文责任编辑:卜卫东)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