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的思考[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主要对德国职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职业学习、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教育法思想,指出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职业能力;教学措施;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邵晓娟(1981-),女,陕西榆林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陕西 咸阳 712000)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7)31-0014-02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其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德国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也是在“双元制”教育中体现出来的。“双元制”教育是学生在公司和职业学习里接受职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和关键能力(社会能力和措施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在一半以上的时间进入“双元制”公司,以徒弟的身份接受职业专业实践技能和相应知识的培训,在公司工作工程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与此同时,德国职业教育要求学生要在职业学校学习职业理论和文化知识,学校会采取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措施,通过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将关键能力的培养整合在行动领域中。
  一、职业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
  德国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就是以行动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在团队条件下独立的、负责任的、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德国的职业能力也称为职业行动能力。在内容的角度,德国学者将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措施能力和社会能力;而在能力的性质层面德国学者将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基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专业能力,关键能力主要指社会能力、措施能力。专业能力是指为了胜任某种具体职业岗位而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措施能力指的是掌握并具有主动学习、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措施、能力,以及不断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变化需求的能力;而社会能力主要指与他人沟通、交往、团队协作的能力以及组织纪律性、责任意识等。由于经济的发展,德语论文,德国经济产业正在由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德国职业教育对受教育者职业能力培养也由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转向专业能力与关键能力并重。因为关键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能力,是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科技与社会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德国的职业学习
  1987年德国的电子和金属职业(专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改变为“独立的进行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要求,从传统的4步教学法占统治地位的学习走向了更加独立、团队形式下的学习,德国职业教育在发展中转变。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职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被作为一个整体来传授。教学项目首先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并兼顾到学生现在和未来将要继续的学习生活,并让学生从当今媒体主导的世界中回到真实的现实中。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其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而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活动。
  如今的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情况是:未来甚至现在的技术工人仅仅具备专业能力是不能胜任工作的。行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技术革新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加工制造业工作层次等级的逐步消失,专业技术工人承担着完全不同于以前的、独立的工作责任,而且工作岗位也从泰勒主义体系下单一标准的重复性工作逐渐转变为面向全球的综合性工作任务。追求一个面面俱到完整的、哪怕仅仅是从专业技术角度来说完整的职业教育,在今天这样一个技术手段如此多样的现实社会里是不可能的。
  今天的职业教育必须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在工作中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也意味着关于许多公司不应再采用传统的专题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组织形式。上述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以及建立一个能够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活动的要求必须体现在职业教育教学框架计划里。职业教育必须考虑和关注的问题有:公司流程的系统性思考;知识管理能力;结合环保与经济性的系统及综合性思维能力;经济评价能力;横向知识运用思维能力,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决策;跨文化能力;个案处理和问题解决中的系统能力和案例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在德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不仅仅作用着教与学的转变。这个缓慢的过程也对如今的动机、独立性、专注性、工作投入性、创造性产生重大的作用。消费社会、价值观变化和独生子女改变着职业教育的任务。
  传统的教学方式两个明显缺点:一是所谓的“惰性知识”现象;二是对学习措施的忽略现象。造成第一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只对知识进行填鸭而非理解;知识传授绝大部分以文本为基础;只是学科的传授知识而不是问题导向的传授;很少对问题进行主动积极的讨论。第二种现象的解决方法是构建一个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掌握知识,也能将所学知识在问题情境中进行运用。惰性知识缺乏运用性与该知识的获取方式相关。因为与具体运用情境及问题情境无关的即被动接受的知识只是孤立的知识。对学习机理的认识决定了教师如何教学,教学法是建立在学习机理理论上的教学答案。
  三、德国的课程教学设计
  当今德国职业教育的学习课程是从具体的工作任务到完成产品为依据来进行设计的。设定教学目标—设定工作任务—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情境创建—教学措施选用—教学时间分配—教学评价体系。整个教学体系环节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能力本位。教师在一起备课设计课程教学,由老师设定项目(如制作一个零件),按照工作流程工序由各老师依次讲授相关专业知识。教学情境与措施都预先备课安排好,教学时间也不是标准的45分钟,而是根据任务和学生完成的情况灵活掌握,三天半在公司,一天半在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如老师是教练,学生是运动员。老师要负责训练学生,而不是替学生在运动场练,给学生提供各种提高能力的机会。同时,教学过程不在于教师将课程讲授完没有,而在于学生了解了多少。另外课堂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多理解和帮助学生如何学习,设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老师认为讲得很清楚了,但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老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程度。客观事物是唯一的,但人的主观意识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要让学生用批判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一味认同老师的观点,得出所谓的“标准”答案。德国评价体系中不要求固定死板答案,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对学生们的任何结果都给予肯定,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德国采用的教学措施
  除复杂的问题解决以外,最新的大脑及心理学探讨结果中强调了行动与情境关于学习的意义,并强调了学生主动性的重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良好学习的开始,教师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教书更要育人。教师先是教育者然后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德国职业教育要求的是注重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行为,更多的注意和关注学生,老师要教给学生更适合的学习措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为除了教育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能力以外还有其他的能力,如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而不是被动的听,所以教学措施很重要。经相关专家数十年探讨表明,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兴趣与动向和智力水平高低三项要素中第一项对有效的学习是最重要的。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但是如果光有兴趣,但是怎么听也听不懂的话学生就会很快失去兴趣,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灵活的应用教学措施。
  1.扩展小组学习法
  第一个环节学生自学环节,培养自主获取学习知识的能力。第二环节小组学习阶段,合作学习两人小组的学习最有效,扩大小组学习,学习他人优秀的,除去自己错误的。但是团队学习的人不宜太多,否则学习效果会差,因此老师对学生是否具有团队学习的能力要有把握。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结果不是很重要,学习过程更重要,教学是要教学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思考的措施。
  2.旋转木马谈话法
  根据场地由学生围成两个圈,即外圈和内圈,对自己刚掌握的知识(如一段文章的理解)先由外圈向内圈讲述,然后外圈顺时针移动一个座位,内圈逆时针移动一个座位,由内圈学生向外圈学生报告文章内容,这时自己加工的信息与从他人处听到的信息相结合。两圈过后由学生或教师进行简短的总结。在宽松的气氛中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倾听和表达能力等。
  3.卡片复习法
  这主要是复习巩固上次课程内容,教师准备好已学过教学序列主题中的关键词的卡片,让4~5名学生随机抽取,抽到的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解释所抽取卡片关键词的概念。若该学生解释得不全面,则有其他人来进行补充。用这5分钟就可复习完成对学过内容再次梳理的工作,关键词不断被复现加深记忆。
  4.建立逻辑关系法
  目的:让学生掌握重要概念间相互联系。目标:辨认学习内容间的关联,得出自己的思维顺序,比较不同结构以反映自己的结构,发现网络联系中缺陷。实施:学生将重要的概念写在卡片上,排列出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然后自己设置一种能够反映概念间内容上的相互联系的结构(排出一列或圆圈等),最后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这种结构。
  5.行动导向法
  行动导向法的核心是除了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和措施能力之外,要培养学生在日后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在解决复杂任务的过程中完成。主要遵循的步骤: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通过有计划地工作与实施,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后也就完成了完整行动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重要的是会不断出现新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不断伴随着对整个工作过程的学习反思。
  五、结束语
  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的略论,理想的职业教育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独立的、负责任地在团队协作下完成工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轻松掌握各种专业、社交和措施等综合能力。德国职业教育“能力本位,够用为度”,根据实际工作任务需要(如行业的需求)设计项目内容,最终考核标准也是由国家确定,纳入法学体系;“够用准则”是学以致用,是将学习的内容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学习的任务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国的职业教学是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关于相关专业各方面的理论都统统学习一遍,然后实习几周,并没有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贯穿于整个课程系统教学中,做成真实的产品。虽然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校厂一体化,但目前都没有一家真正做到。而德国职业教育培训也有比较狭隘的方面,即它是为公司培养人才--学徒,培养的人才适应的是某一公司或行业,德语论文,但现在一个人一生不可能只为一家公司或行业工作,一旦他离开这家公司或行业就很难适应。所以教师要勇于接受新的观念,取长补短,尊重个体发展和异同性培养,引导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适应当今新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芯.德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1).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