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国学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6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清末以降,西方文化紧随坚船利炮涌入中国,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中西文化的激烈交锋中,中国传统文化日益显露出其笨拙、闭塞的一面,在与“欧化”、“西化”思潮的对战中败下阵来。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侵袭下的式微贯穿于中国整个现代化的进程之中。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后,国学似乎已经无力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而逐渐被社会主流文化所忽视。但是仍有一大批有识之士如康有为、唐文治、章太炎、王国维、吴宓等不仅极度肯定国学价值,且用切身行动进行国学教育,以培养国学教育与探讨的后继之才。本文以吴宓为个案,从吴宓一生的国学教育经历入手,着重于探讨吴宓先生的国学教育思想。吴宓出生于西学东渐、中学逐渐式微的清末,他的成长伴随着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变化,此时的中国人在西学的冲击下由于对文化竞争的认识不足,逐渐丧失了自身的文化立足点。针对这一情况,吴宓意识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并以各种方式阐发了他关于国学及国学教育的看法。本探讨以考察吴宓一生中对国学教育的具体实践为基础,从吴宓的国学观、吴宓国学教育功能论、国学教育的措施、吴宓的国学教育治学理念四个方面论述吴宓的国学教育思想,进而对吴宓国学教育思想对20世纪初的国学教育有何意义及局限之处进行考察,最后研讨吴宓国学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吴宓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家、教育家、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他的国学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成熟,深深地根植于他所深爱的传统文化之中。自1919年《论新文化运动》开始,吴必便走上了保存国学、提倡国学教育的道路,可以说,吴宓以一己之力,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为国学教育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经历过建国后十七年政治高压和十年“文革”的质疑、鞭笞、迫害之后,吴宓在1980年代的“文化热”中重新回归学术界,受到学人的广泛关注。而国人也希望通过对传统文化内涵及教育的考察重建民族文化心理、更新社会价值取向。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二章重点考察国学概念的流变及吴宓的国学观。本文对“国学”概念从古代至现代的演变进行了梳理,并从价值论与知识论两个角度将近人对近代意义上的“国学”的几种不同看法及态度进行了概括,之后引出吴宓对“国学”概念的解读。吴宓对国学的态度及热衷于国学教育与他所面对的现实语境是分不开的。清末民初,西方文化大肆入侵中国,西学东渐下中国固有文化的地位日益衰落,鸦片战争以后以清政府为主导的取法欧美的活动积极开展;与此同时,一些列强开始在其势力范围之内利用传教士办报办学,积极在中国境内推行非中国化教育;而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更易于接受先进思想的青年士子的欧化倾向日益泛滥。值得一提的是,当国学在本国遭遇发展的困境之时,国外的汉学探讨却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西方国家联合考古小组在中国西北部的考察所取得的成果引起了世界瞩目。吴宓认定国学对个人对国家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国学的传承与推广不仅可以补充西洋文化之缺失,世人还能够根据国学中包含的道德精义救世。他不仅主动参与到新、旧文化的论争之中,还躬身践行,为国学的存续寻找一线生机。本文的第三部分研讨吴宓国学教育的功能论。吴宓对国学教育之功能的看法可以用三个方面来概括:一是促进文明传承,使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二是促进文明融合和对话,即沟通中西理事,融汇中西文化;三是重塑人文主义精神,即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经义重建道德理想环境,恢复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姑且不论国学教育关于个人发展的价值,它在传承民族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上的影响是无法抹杀的,其关于知识、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对话,以及国人的人格重塑、国家精神文明的重建也有着非同一般的积极影响。作为“中国文化本位论”的坚守者,他一路披荆斩棘,所渴望的不过是要擦掉蒙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上的历史积尘,使它重焕光彩而不至于被抛弃,更欲使其继续散发它那智慧与文明的光亮,作为一座精神灯塔,永远指引中国前进的航向;使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得以重塑她的大国风范。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得益于一个好的教育教学措施,因此在第四章本文研讨吴宓为实现国学教育的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措施。在吴宓看来,国学教育不仅仅是推广国学,更应该是用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使学习者继承人类的智慧。本文认为,吴宓的国学教育措施是他在修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受儒家先儒诸多教育措施作用,经过自身的学习、揣摩的过程将这诸多的教育措施相互联结、取舍而构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吴宓所施行的教育措施是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而开展的,在教学生活中他指导学生将国学知识内化,从知、行两方面齐头并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建立学生对国学的认识系统、最终形成学生生产生活和科研能力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对吴宓国学教育措施的考察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文献研读、课程设计及考核办法;对国学教育师资的选择与聘任标准;以及教学理念的创新和学术建制的创新。第五章讨论吴宓国学教育治学理念。吴宓提出了用辩证的措施看待文化、用国际的视野来探讨学术、用专与博相结合的措施研究学问的观点,还认为应该审慎的对待“整理国故”,提出了“历史为思想服务”的命题。另外,由于由于吴宓本人的学术视野及价值选择与当时的社会存在一定的分歧,所以即便是在那个时代,吴宓的教育观念也势必带有一些个人主观色彩从而造成其国学教育理念的历史局限性。第六章重点论述吴宓国学教育思想对当今国学教育的启示意义。如今再现清华国学探讨院四大导师在校时的辉煌已无可能,我们也再难建立一个新的北京大学探讨所国学门,然而如果没有当年这些国学教育与探讨机构,那么今天的国学教育更无从谈起。这些机构不仅引领了二十世纪初期的国学运动,更对今天的国学教育与探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吴宓作为中国第一所国学教育与探讨机构的创始者,他的国学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国学教育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吴宓的国学教育实践及在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国学教育思想为现代社会的国学传承即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比较成功的模式,值得今人借鉴。如果对吴宓的国学教育思想加以了解、学习,并有意识的将他的国学教育思想应用到当今的国学教育实践当中去,一定会给今日的国学教育事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推进影响。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