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按照荣格的定义,集体潜意识是指人类祖先和动物祖先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经验,并以原始意象的形式保存下来。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它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以神话、宗教、梦境等载体表现出来。其中神话是一个重要的载体。本文对中西方神话中出生、英雄、女性原型进行了比较。他们虽然形式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却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集体记忆,并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如西方重视人性,而中国倡导神性;西方强调个人私欲满足,中国重视道德修养等。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原型 神话 比较 作者简介: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7级探讨生,探讨方向:管理与社会心理学。 荣格的人格理论是一种整体性的结构理论,他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将无意识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体。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是一个经验的存储库,容纳了所有与意识不协调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内容。这些东西也许曾经在意识中出现,但由于种种原因被压抑和忽视了。由于这些东西发生在个体出生之后,与个体的经验相联系,因此被称作个体潜意识,即传统精神略论理论中的潜意识部分。在意识与个体潜意识上,荣格对弗洛伊德的思想虽有不少的丰富与发展,但并没有多少是原创性的。荣格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就是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理论,这一理论使荣格成为20世纪最卓越的思想家,同时也因此成为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集体潜意识也是一个存储库,它所存储的不是个体后天的经验,西语专业论文,而是其祖先(包括人类祖先和动物祖先)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经验。这些经验以原始意象的形式保存下来。原始意向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回忆或拥有他的祖先所曾拥有过的那些意象,而是指人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或潜在的可能性,即采用与自己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做出反应⑴。例如,人对蛇和黑暗有恐惧的反应,但人并不需要亲身经验被蛇咬到的痛苦与黑暗的威胁,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有了代代相传的经验,而这些经验被深深镂刻在人的大脑之中。 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原型不是人生经历过的事情在大脑中留下的记忆表象,它没有一个清晰画面,而更类似于一张需要后天经验来显影的照片底片。它是神话、宗教、梦境、幻想、文学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意象,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原型深深埋葬在心灵之中,因此,当他们不能在意识中表现时,就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原型有很多种,人生有多少个典型的情境,就有多少个原型。荣格把自己一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探讨原型,他确定和描述过几十种不同的原型,诸如出生的原型、死亡的原型、力量的原型、巫术的原型等⑵。 作为东西方文化典型代表的中国古典神话和希腊神话,分别反映了东西两个民族在最早时期的生存状况,在不断地与自然搏斗的过程中,一些超越当时生产力状况和人类思维的现象便被转化为神话的形式。这些神话故事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形式世代传承下来,成为民族的集体记忆,用荣格的理论解释就是集体无意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原型。虽然所处地域大不相同,但原型的内容有很多相似点,本文从几个简单的例子出发,对东西方原型做了初步的比较。 1、出生原型 在希腊神话中,天和地创造出来之后,大地上动物成群,但还没有一个具有灵魂的、能够主宰周围世界的高级生物,这时普罗米修斯降生了,他被宙斯放逐到人间,他聪慧而睿智,知道天神的种子蕴藏在泥土中,于是他用泥土按照天神的模样,捏成人形,并从动物的灵魂中摄取善与恶两种性格,将它们封进人的胸膛里。智慧女神雅典娜朝具有一半灵魂的泥人吹起了神气,使它获得了灵性。于是出现了最早的人类,他们繁衍生息,逐渐遍布世界各处。普罗米修斯教会人类种植植物,驯养动物,建造房屋等基本的生存技能,传授给他们航海知识和医药知识等,帮助人盗取了火种,在神�企图勒索人类时,他又站出来用智慧保护人类的利益。所有的行为触怒了天神,宙斯创造了潘多拉,给人类带来灾难,并且将普罗米修斯捆绑在高加索山上⑶。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女娲就在天地间到处游历,她把世间万物打量了一番后,认为盘古的创造还算不上完整,她要创造出比任何有生命之物都要卓越的生灵,这样,世上就会有了能主宰和管理万物的生命。 于是,女娲用黄河河床上的泥按照自己的形貌来捏泥人,然后她朝着那些小泥人吹口气,那些小泥人便被灌注了活力,变成了一群能直立行走、能言会语、聪明灵巧的 “人”。但是这样的措施太慢了,于是女娲把一根绳子上沾满泥,然后,她提起绳子向地面上一挥,凡是有泥点降落的地方,那些泥点就变成了一个个小人。女娲就这样创造了布满大地的人们。 为了使人类绵延不绝,女娲为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让男女互相配合,生儿育女,使人类能繁衍连续至今。后来,水神共工在与火神祝融的战争中败下阵来,在极端气愤的情况下他用头将支撑天地的不周山撞破,天上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大地也被震荡得多处破裂,山洪暴发,人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女娲娘娘又挺身而起,在黄河底选取了许多五彩石,将之融化,用来填补天上的漏洞,九天九夜过后,天空终于被补好了,大地放晴了,天边出现了五色云霞,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了⑷。 纵观这两个神话,普罗米修斯与女娲分别代表东西两种文化里出生的原型,我们可以发现三个共同点:首先,创造人类都是在世界形成以后,他们发现虽然有生物,但是世界还是不完整,于是乎创造了有智慧的人类,其动机都是为了创造主宰世界的生灵;其次,造物主所用的原料都是泥土和水,我们可以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来略论,在农业社会中,土地是万物之源,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他们在先民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自然世界上最有灵性的人类当然要用最有灵性的泥土来制造;第三,在人类出现之后并不是一帆风顺,他们经历了各种灾难,不管是由潘多拉盒子释放出或是擎天柱倒塌引起,关键时刻,造物主又挺身而出挽救人民与水火。只是这次结局不一样,普罗米修斯被宙斯囚禁,而且还让雄鹰啄食其内脏,而中国的女娲因此被人类尊称为“娘娘 ”,世代敬仰。他们的结局反映了中西文化中对神态度的异同,西方人眼中的神跟人一样具有私心,有恶念,也会同人一样遭受苦难。而中国的神自始至终都是善人,完美无缺,女娲造人补天的结局也符合中国人心中的圆满情结。 2、英雄原型 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英雄,神话中的英雄故事大多也都有自己的原型,英雄情结反映了远古人类在面对特殊困难时关于领导者的期盼和尊敬。希腊神话以很大篇幅讲述英雄的传说。这些英雄都是神人结合所生的后代,被称为半神半人。围绕不同的半神半人的英雄,形成了许多体系。著名的有阿尔戈英雄的故事,七雄攻忒拜的故事,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英雄传说是赫拉克勒斯的12件大功。赫拉克拉斯是宙斯与阿尔克墨涅之子,受到赫拉的迫害而不能继承王位,但因误食了赫拉的奶水变得力大无比,成人之后他遵循神示帮助欧律斯托斯完成了12件大功,以此换取自由。赫拉克勒斯的故事充满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与自然力量作斗争的勇敢和智慧。 中国耳熟能详的英雄故事包括炎黄两个部落联合打败蚩尤,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等等。蚩尤本是炎帝的大臣,他为了独霸天下,联合苗氏,把炎帝从南方赶到了涿鹿,还自称南方大帝,是个很有野心的人。炎帝找到黄帝,他们借助自然的力量,发明了指南车和长蛇阵,在逐鹿大败蚩尤,统一中华,也因为这场战争,确立了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地位。到现在,我们仍然说中国人是炎黄的子孙,神农氏炎帝和轩辕氏黄帝也就是中国最早的英雄原型。
总的说来,希腊神话和史诗中的神和英雄充满神力,具有超人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享乐,敢于冒险,英勇无畏,重智,但没有任何道德观念⑸。在希腊神话中可以看见杀父娶母,父女通婚,兄妹通婚的例子,这在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中是不被允许,甚至看做大逆不道的。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原型都是极鲜明的个人英雄,具有某方面的特殊能力,凭借一己之力完成某个艰难的任务,然后赢得人民的崇拜。这与今天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英雄崇拜密切相关,英雄主义在很多文学著作和电影中都可以看到。而在中国则重视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如炎黄二帝联合打败蚩尤,统一黄河流域,没有过多强调某个人。而且中国人历来很谦逊,我们的英雄都是一些谦谦君子,富于奉献精神,大禹为了治理好水灾,殚精竭虑,三过家门而不入。在中国人眼中,虽然统一了中国但性格暴戾的秦始皇远远不如温文尔雅的孔子更符合英雄的标准。这点我们可以从中西方对于“英雄”的词语解释中看出来,在中文里,英雄除了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还包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受人尊敬钦佩的人。将两种原型进行对比,一个共同点就是英雄都是社会上层人物或上层人物的后代,没有普通劳动人民的故事。 3、女子原型 希腊神话中典型的女子形象都带有极端的冲突性,性往往与灾难、万恶结缘。 “祸水”一说在希腊神话的女性形象中得以突出的体现,一个海伦就引发了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此外如鸟足女妖塞壬、目光恐怖的女妖美杜萨、灾难之源潘多拉等,都常与妒忌、仇恨、惩戒、复仇、灾难相连,给人以丑恶、恐怖之感。 地位仅次于的宙斯的众神之母――赫拉,她一方面气质高雅、容颜美丽,且对伴侣忠贞不渝,无愧于天后的地位。她十分忠诚于爱情和家庭,即使风流成性的宙斯不断地背着她勾引别的女人或女神,众神之母赫拉也从没有背叛过她的丈夫。但另一方面她的多疑、善妒、狠毒、报复欲亦闻名于世,在忠于爱情的同时,赫拉是一个嫉妒心极强的女人,她憎恨每一个与她丈夫有亲密关系的人,她利用她的权力和地位惩罚那些女人。 中国神话中的女性神一般都是造福于人类、于民功德无量而为后人所颂扬的典范,女神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女娲,其威仪与地位堪与赫拉相提并论,但她功德俱高、品性完美。她与赫拉一样智能高强,却从不恃强凌弱、危害世人,更多地具有崇高完美的道德内涵。 中国神话中还有一个英勇顽强的典范,西语毕业论文,她就是以四两拨千斤的精卫。小小一只精卫鸟,却要填平滔滔大海,这里的大海予以人格化,它溺死了女娃,使女娃积蓄着一股浩大的怨气,誓以木石将其填掉,小巧玲珑的精卫鸟要填平浩瀚的大海,就把大海的素质转化到自身,反衬出一种激人奋发的力量,于是崇高就从实体转化为一种浩气,由物质转化为精神,充分反映了人类企图征服大自然的愿望⑹。 中国神话中女性呈现为人向神的飞升之势,他们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希腊女神则截然不同,她们纵情享乐、无拘无束,虽为女神,却向往凡俗,希腊神话的女性表现为神向人的还原之态。飞升后的形象自然成为完美高尚的伦理道德典范,而还原的形象则兼具了凡俗的一切劣行败绩,一个束之高阁、清心寡欲,代表了中国文化中对女性形象典雅端庄、无私贤德的要求,一个则自然本真、情欲丰富,逐渐形成了今天西方女性形象率性张扬、自由不羁的主要特征⑺。 当然还有很多的原型,在本篇文章中不再一一论述。从早期神话故事中流露出的原型形象在后来的文学著作中有很多变式,很多形象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形成一种固定模式,并反应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荣格把一切不可知解的意识图像还原给了遥远的时代,推测是其基本性质,因而不可避免在人身上有动物和远古图腾的宗教印记,从而具有浓厚的神秘主义的唯心倾向。而且,虽然荣格探讨了大量的东方图腾和禅学等资料,但是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主要还是依据西方的文化体系,因此将集体无意识理论用于中国的国情,大有生搬硬套之嫌。 参考文献: [1]郑雪.人格心理学[ 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146-151 [2]G.荣格.人及其象征[ 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3]斯威布(著),楚图南(译).希腊神话和传说[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1-7;115-132 [4]常征.《山海经》管窥[ 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 [5]吴爱红.永不枯竭的源泉[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7,9:60-62 [6]徐显之.山海经探源[ M].武汉.武汉出版社,1989 [7]吴童.中国与希腊神话女性形象比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23(5):86-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