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西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西语论文 责任编辑:姗姗老师更新时间:2017-06-0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 在目前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探索中西音乐两种文化异同性,有利于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和谐交流和对话,本文在略论中西音乐形式异同性及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音乐产生的作用进行说明。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多元文化 音乐 异同以及文化内涵 作用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这个过程中,对西方音乐文化内涵进行全面了解,准确定位本土音乐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时代价值,为我国音乐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然而,明确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是高效完成文化交流的基础和前提。
  一 中西音乐形式的异同以及代表的文化内涵
  音乐的创作基于某一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音乐中也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古典元素和现代意识,音乐将美学、心理学、宗教信仰、哲学等融为一体,成为教化、欣赏、传播的重要载体;西方音乐文化的核心是科学和宗教,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紧紧围绕艺术和道德,侧重点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是中西音乐最明显的异同。
  1 中西音乐在调式上的异同
  四音音列组成的12个调式构成西方音乐体系调式,随后慢慢发展成旋律大小调和和声大小调;中国古典音乐的调式由三音小组组合形成宫、商、角、徵、羽五声调式,两者相比而言,五声体系表达简洁、音调质朴,偏柔和、优美、平静,七声体系较为复杂,创作精致,偏刚强、崇高、壮丽;中西方在音乐调式上的不同表现了中西方迥异的文化性格,中国传统乐曲如昆曲《牡丹亭》、《长生殿》等大都温婉娟秀、含蓄雅致;西方交响乐《豪勇七蛟龙》、《马赛曲》等则呈现出恢弘雄壮、悠扬华丽的特点;
  中西音乐在调式上的不同,显示出中西方文化在美学追求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简而言之,西方文化以科学知识作为创作本体,主要功能是娱人,而中国文化则以生命为创作本体,主要功能是娱己;西方艺术文化从理性出发,用科学的态度和方式处理外界事物的矛盾,中国艺术文化从感性出发,用对生活的体验和切身感受传达内心世界的领悟,所以西方音乐更加推崇科学和真理,主张理性认知,西语论文范文,致使音乐表现出崇高、雄伟、精密等特点;中国音乐讲究中庸质朴,追求返璞归真,使音乐表现出简明、轻快、传神等特点。
  2 中西音乐在织体上的异同
  西方音乐体系在思维方式上是纵向的、立体的,重视主调旋律以及其它声部之间的和声关系,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歌剧以及交响曲中的混声合唱部位,如:交响曲《卡门》、歌剧《图兰朵》、《猫》,然而中国音乐体系在思维方式上偏向于横向的、线形的,很多旋律都是以流线型展开,单声部音乐占绝大多数,旋律和织体重合,例如:古琴曲子《高山流水》以及姜夔的《扬州慢》等,中西方音乐在织体中的不同,体现出不同文化类型的追求,换句话说,西方音乐文化属于空间型,追求音乐的空间感,在整个音乐过程中渲染出磅礴的气势,就像西方的绘画艺术都侧重色彩统一、明暗有序以及透视等空间效果,但是中国音乐大都有细水长流的感觉,就像线条一样蜿蜒流长,突出极其细致的情感体验。
  造成中国音乐织体以横向、线性思维方式发展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国著名音乐家沈知白先生曾经在《和声在中国以往不能发展的原因》一文中提出两个因素:首先,在西方音乐中,男女合唱模式发展的已十分成熟,由于男女生的音域不同,和声出现的时间也较早;而在中国音乐文化中,自汉朝以后,男女合唱、共舞的现象就不常见了,再加上中国传统戏剧中假嗓歌唱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男、女声音域的差别模糊化,致使和声发展速度缓慢;其次,我国五声型、单线型的音乐旋律非常适合士大夫阶层官员,对安然自得、顺应自然、清净无为等理想的追求,如琴曲《梅花三弄》就是古代文人借物抒情的典范之作,作曲者借梅花的凌寒飘香、迎雪吐艳、傲骨冰心等气节比喻自己犹如梅花一般不屈服与逆境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作者坚贞、执着的精神面貌和文人情怀。
  3 中西方音乐在节奏上的异同
  音乐的节奏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均分律动和非均分律动,关于西方音乐来说,大多数都是均分律动,十分明显的节拍,在强弱交替、分布规则上都有鲜明的特点,简单来说,就是节奏感特别强;但是在中国音乐中,虽然均分律动也十分常见,但是又时长会在其中融入自由节拍,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的“散板”,这种现象在中国音乐的开头或结尾处比较常见。
  究其中西方音乐在节奏上产生巨大异同的原因,最科学的解释应该是东方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大不同,中国人喜欢逻辑式的思维,而西方人常采用数学式的思维;另外,中西音乐节奏在刚性和弹性上也存在一定差距,这一道理符合哲学中“重自然或重人为”的理论,音乐的刚性节奏具有明显的折线性,其音符轨迹挺直而有棱有角,音乐的弹性节奏属于曲线型,轨迹呈现出圆滑、柔和的特征,西方音乐是机械论和略论型思维的综合,重视音乐中的人为创造,中国音乐是有机论和时间整合型的综合,重视音乐中的“天人合一”。
  4 中西方音乐在类型上的异同
  20世纪以前,在中国汉文化中,音乐的类型可以基本上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官方用来巩固统治者的领导地位,属于政治性的礼仪乐曲,被称为“雅乐”;第二,诞生于民间、反映民俗风情、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乐曲,深受汉民族以及各族人民语音、语调、性格气质的作用,具有鲜明的灵活性,被称为“俗乐”;第三,这是古代中国特有的音乐类型即“文人音乐”,以古琴音乐为最典型的代表,重视音乐的“中正平和”,渴望音乐中渗透出“宁静致远”的内涵,“文人音乐”另一大特点就是其精神内涵富有高度的个人意识和自由倾向。
  而西方音乐在中世纪以后,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世俗音乐”和“宗教音乐”,其中由于西方宗教观念浓郁,致使宗教音乐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占绝对有利地位;然而17世纪以后,音乐类型逐渐丰富起来,出现了“剧院音乐”、“宫廷音乐”、“教堂音乐”等,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符合西方社会文化形态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满足了宗教礼仪以及精神娱乐的不同文化要求;18世纪启蒙运动发生以后,形成“近代音乐会体制”,促使音乐从艺术种类中独立出来,自此音乐的分类完全根据自身的编制、组合,出现了多种类型,如歌剧、交响乐等等;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现代化、都市化、商业化步伐的加快,使音乐体系又发生了巨大变化,“流行音乐”作为后起之秀,成为风靡全球的音乐类型,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民间音乐的发展。   二 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音乐带来的作用
  1 在创作技巧上实现交融
  中国传统音乐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全面的作曲技法体系,作曲家大都是根据自己的音乐需求和心理状态完成创作的,这样导致传统创作具有起点低、随意性大的不足,严重作用到传统音乐的长足发展。近几十年来,我国在音乐创作上,深受西方音乐作曲文化的作用,使很多音乐都融合了中国古典风格和西方现代气息,同时我国音乐艺术家也积极探究歌剧、交响乐等西方音乐类型,诞生了经典不朽的巨著,如艺术歌曲《玫瑰三愿》、交响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歌剧《白毛女》等,特别是交响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我国戏曲音乐的开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族音乐的发展。
  2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
  就目前来看,国内将音乐唱法简单分为原生态唱法、通俗唱法和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四大类,其中提到的民族唱法,是将起源于意大利歌剧的美声唱法和中华民族独特的声乐唱法相结合而形成的;民国时期,周璇等人最开始使用美声来唱一些民间小调,之后在社会各界广泛传播,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一直发展到今天,在中国民族唱法已经成为一种独立唱法;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具有一定的相似点,即采用真假声混合的方式歌唱,然而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民族唱法中,真声较多,并且能够保留民族特色,就现当代的艺术家来说,如蒋大为、阎维文、宋祖英等人,都是最具典型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广为流传的著作是《敢问路在何方》、《小白杨》、《辣妹子》,等等。
  现阶段,国内大众对民族唱法的看法各有不同,很多人觉得民族唱法全盘西化,缺少很多民族特色;但是我们认为,民族唱法能够学习、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优点,并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形成一种科学的唱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本民族语言特色和演唱风格,同时还将自身融入到世界音乐发展中,无疑是对自己的一大创新和挑战;此外,我们认为民族唱法应该持续创新、从真实的生活中创作,了解大众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3 在乐器使用上的融合
  以钢琴为例,钢琴作为西方乐器的典型代表,从近代起,钢琴音乐大量涌入中国,到如今,我国不仅出现像李云迪、朗朗一样杰出的钢琴家,还涌现出很多优秀的钢琴曲;但是在中西音乐文化交流过程中,我国的钢琴音乐依旧不占优势,特别是在钢琴曲的创作上。
  中国传统音乐具有很强的自由性,就像虚无飘渺的风,没有方向,却带给欣赏者别样的风情,中国传统音乐没有规则、没有机理,如行云流水一般灵活独特,有着荡气回肠的神韵和宁静致远的意境,如果将这些音乐创作和钢琴弹奏结合起来,无疑是对演奏者的挑战和考验,我国很多作曲家针对如何在钢琴上显现出古曲的神韵做出过巨大努力,也诞生过很多优秀的著作,如《夕阳箫鼓》,还有部分民歌改编曲,如《浏阳河》等,但是关于类似于《牧童短笛》这样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钢琴原作非常少。国外对我国钢琴改编曲的看法是“太热闹、三段式”,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钢琴乐曲的发展依旧需要不断努力、积极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钢琴曲风格。
  三 结语
  21世纪是一个在反思中前进的世纪,人们在经历过后现代思潮的洗礼、冲刷后,逐渐开始从西方单一的理性视野中寻求创新和开放,音乐为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传递和交流传递,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从音乐中感知异乡差异是实现和谐发展、友好交流的重要途径,在多元化背景下,中西方音乐文化没有好坏之分、没有先进落后之分,都是不同历史发展、思维方式、民族风情的产物,其存在异同也是必然的,中西音乐文化的异同是不可能抹平的,我们只有真正接受两者的差别,才能进一步认识到两者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中西方音乐文化就像两朵争相开放的鲜花,有不同的颜色、香味和外观,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西语论文网站,共同释放魅力。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