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明堂有将教祖及各代教主有关教团宗教教义的理论思想用汉文韵文形式展示的内部惯行。虽说是叙事诗,但既不系统记述教团的历史,也没有固定的韵律和格式,是一种比较任意的韵文体裁,针对教团渊源及其遵循的伊斯兰神秘主义宗教思想理念做一些极具象征意义的阐释。诗文中有很多生涩难懂的宗教类表达方式,概念和词汇的意义也与通常汉字韵文大不相同,由于字里行间引用回儒经典表达方式很多,二者的比较相对容易。这一节里,笔者以灵明堂教祖遗训《灵明上人略传》(后文略为《略传》)为文本探讨对象进行比较略论,以搞清二者间的联系。这个《略传》共733字写成,除开篇扼要介绍教祖身世的42字以外,涉及灵明堂道统的渊源、伊斯兰神秘主义有关宇宙生成和运行原理的认识、真主唯一的神学观念、世界观、神秘主义修行的奥秘、伊斯兰宗教神学与儒学的关系等广泛内容。由于本论文目的和篇幅所限,全文的整理略论留待其他机会进行,本文只从传略中抽出与伊斯兰教本源论、宗教教义的思想源流相关部分抽出7个段落,阿拉伯语论文范文,对其内容进行整理和略论。 (1) 四大门宦都传道,格及木传的吾俩教; 三口为一走玄妙,凤凰展翅游九霄; 别的一点比海深,努呢一点闹干坤; 艾为天,理为地,伏为人身黄金丹; 隐在海底寻不见,除非得遇明师点。 (摘自《略传》第一部分) 这是《传略》正文的第一个段落。前两句主要指明门宦与一般教派格底木之间的区别,道为伊斯兰神秘主义门宦的功修目标,而传统教派只传承穆圣留给世人的传教的部分(12)。“三口为一”指灵明堂道统一脉三弦的渊源,并将自身门宦比作吉祥鸟凤凰,强调灵明堂道统的正统和玄妙。第四句以下则是利用阿拉伯字母的形象特征,诠释伊斯兰神秘主义道统的博大深奥及跟随明师圣徒修道的关键影响。用阿拉伯字母下方标注点表示深奥,用字母上部标注点表示博大,将字母艾比喻为天界宇宙,字母里比喻为大地,而伏比喻为人生之宝。这里的论述明显受刘智《天方字母解义》说理方式作用(13),既阐明了宇宙从一而生的伊斯兰神学原理,也合理运用了中文行文中象征比喻的影响,赋予韵文意义上较强的感染力。 (2) 命是空、性是日轮转; 春风一动石抽芽,六月翻开腊梅花; 存气生气气接气,散气绝气气归他; 知气本身祖气玄,先天返中天; 中天知后天,后天永活万万年。 (摘自《略传》第一部分) 这一段意在阐释伊斯兰神秘主义理解天地宇宙运作规律的思想。第一句中“命”被比喻为宇宙空间,“性”则为自然界的宏观运动。第二句非常关键,强调苏菲神学思想中天体四季的运动观,说明神秘主义修行的神奇影响。接下来,第三句以后引出“气”这个关键词,将其作为宇宙运作的动力核心,说明气在理解苏菲思想精髓中的关键意义。这段韵文所表达的意思非常深奥有趣,且很容易被熟知中国道家思想的人理解。据此可以说,虽然灵明堂教祖毕生接受伊斯兰神秘主义教育,并致力推动苏菲教团的创建和发展,他对周围包括儒家、道家等主流文化的思想精髓掌握得也很到位。当然,这种古典教养的形成可能间接来自金陵学派经典作品的研习和胡登州的经堂教育,也有可能是来自门宦内部精英幕僚的助言。这里对于宇宙生成和运动的阐释,与马注《清真指南》卷三的系统说明极为相似,说其是对马注的直接引用也不为过(14)。马注设定无极与命、太极与性等对称概念解释宇宙生成,再用土水气火等概念描述天地自然界的具体构成,而气则被看成是万物运作发展的根本动力。虽说历史上有儒学家之称,这里可以看出其思想也与道家有密切渊源关系。 (3) 龙署道庭,吾俩古道之一; 一脉三显池入海,古有常在。 (摘自《传略》第二段) (4) 吾俩是巴部门首,答应地应答的; 龙的地天龙镇的海,马圣人吾俩道义。 (摘自《略传》第二部分) 前一段强调灵明堂在伊斯兰神秘主义门宦中的正统地位。句子比较短小,但寓意深远,中国文化元素比较突出。前一段将自身道统比喻为龙,而池与海都是龙可以活动的场域,这种个别与整体关系的密切联系很容易被中国民众理解。同时,龙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是地位和正义的象征,而灵明堂从道祖到三代教主都以龙为号,可以感受到教祖对教团自我定位时所用表述方式的文化特点。后面一段强调道统来自巴布派,这里的吾俩应该是指巴布派传人。这两段虽然没有回儒思想的明显痕迹,但龙的比喻展示了突出的中国文化元素。 (5) 海里显阳,天地光元; 空中明月,性命合一; 浑同智能,诚参不即不离。 (摘自《略传》第二部分) 这一段意义比较隐秘,不太容易理解。海里出现的太阳,空中的月亮等两句可以认为是指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其运动的规律,强调任何事物及相关知识都出自独一无二的真主。最后一句则强调通过神秘主义修行领悟内中道理,达到大智大能的精神状态。从字面上看,这一段目的在于强调修行和顿悟的重要性,但几乎所有用语都在刘智《天方性理》卷一和卷二中出现过。笔者认为,说这一段是对刘智相关论述的直接引用也不为过,二者修行认识之间的共性不言而喻。 (6) 道本一元,理贯色妙; 证察唯心唯物,圣超万有,灵光岿然。 (摘自《略传》第二部分) 这一段第一句意在突出神秘主义道统在伊斯兰教整体中的合理地位,说明苏菲道统使伊斯兰神学思想体系更加丰富多彩,善变而统一。第二句强调道统思想可以贯通所有物质与精神世界,真正得道的圣徒则超然万物,成为变幻的灵光归于独一无二的真主。这段话寓意于灵明堂门宦的正统性及其教义和宗教惯行的重要意义,但从其用语特点及所表述思想的渊源上讲,与刘智《天方性理》中许多论述都有密切类似性,而其根源则可追溯到12世纪伊伯利亚半岛早期苏菲神学家伊本·阿拉比有关真主、道统及功修之关系的论断[23]。当然,“一元”、“岿然”等用语在王岱舆、马注等回儒学者的作品中也频繁出现,这也说明灵明堂苏菲思想与这些学者宗教神学思想之间的密切联系。 (7) 精化气,气化神,神归讨嘿德; 合儒道一以贯之。 (摘自《略传》第三部分) 这是《传略》的最后一段,也是最画龙点睛的一段。第一句意思是说,神秘主义道统的所有主张及功干都会凝聚为宗教生活的精髓,进而化作推动万物发展的气,气再转化为更高层次的精神,最后精神归至独一无二的真主。如果说第一句强调了达到天人合一之苏菲修道的最高目标,那么第二句则点明了实现这种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措施:中西合璧,通过回儒的伊斯兰神学思想与中亚西亚的苏菲道统相结合途径,去追求并实现宗教修行的最终目的。当然,这里言及的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儒学,而是渗透儒学思想养分的金陵学派回儒学者的思想体系;道也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伊斯兰神秘主义修行路径,而是吸收了中国古典思想元素的苏菲道统。以上七段引用已经从一个侧面显示,灵明堂神秘主义神学思想的重要渊源之一是17世纪以后兴起的金陵学派,二者之间存在难以分割的继承关系。
五、阿訇的宣教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