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日语语言学探讨文献回顾(4)[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张爱萍(2017)[55]及徐娟、金锦珠(2017)[56]均研讨了当前学术界较少探讨的目的语对母语的反迁移现象。前者认为日语学习者汉语赞扬应答言语行为不论是在宏观策略还是微观策略选择方面都受到目的语的作用;后者指出目的语的负迁移会造成日语学习者的“汉语损耗”现象的发生。王连娣(2017a)[57]、王旦旦(2017)[58]从跨艺术交际的角度分别研讨了日语中的手势语、鞠躬等体态语。王连娣(2017b)[59]考察了日语女性语的内部结构特征。

  1.3 习得、偏误及测试类探讨

  本年度共发表该类论文16篇(习得类8篇,偏误类5篇,测试类3篇)。俞春花、李美花(2017)[60]通过计算误用率发现「くれる」系和「もらう」系的习得难度大于「あげる」系。陈建明的《日语的「もっと」和汉语的“更”的习得探讨》[61]遵循了张麟声提出的“假说验证型习得模式”,研讨了「もっと」和“更”的异同,略论了学习者的偏误例子,提出有关母语负迁移的假说,探讨措施新颖,值得借鉴。庄倩的《中日同形近义词的产出难易度及其作用因素》[62]探讨发现母语与目的语在词义上的异同并不是作用中国日语学习者中日同形近义词产出难易度的唯一因素。汉语具有独有义项、两种语言在语法功能上存在异同以及日语词汇本身难度较大等特征使得中国日语学习者的产出更加困难。杨豪杰(2017)的《自尊及学习动机对日语系学生学习焦虑的作用》[63]

  提议通过调控自尊及学习动机,可以缓解学习焦虑。王忻近年来致力于日语学习者偏误的认知语言学探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日语言表达及物性特征略论》[64]
使用及物性指标对学习者偏误实例进行了检验,属其最新成果。陆晓明的《日语结尾词「~的」的误用及原因》[65]通过对偏误的归类略论,从词根的性格、词义等方面略论了结尾词「~的」在实际应用中产生偏误的原因在于母语负迁移。宫琳菁(2017)[66]通过测试调查了学生在「テイル」表示“结果状态”时的习得情况,明确了偏误倾向主要集中在「タ」「、ル」、「テイル」方面,并从母语迁移等角度略论了其原因。

  张卫的《作用探讨生日语知识应用部分难度因素略论》[67]认为该部分试题难度受文章的题材、体裁和考点的作用,与文章长度没有明显的联系。侯仁锋的《分析完形填空试题的设计与编制》[68]一文,以试题设计为例,研讨了完形填空题的测试目标和设计要求,认为依赖于语篇的完形填空试题当测试点为语义、惯用搭配时,可以附带测出语法能力等,属于高层次试题。

  1.4 日汉对比探讨类论文

  日汉对比探讨类论文共有50篇。其中对词义(同形词、同形异义词等)进行对比的有16篇,居首位。情态对比、省略对比类论文各3篇;惯用语(句)对比、综述类论文各2篇;包括时体、语序、条件句、被动句对比等在内的其他论文24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