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国语政策与汉字教育[日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日语论文 责任编辑:花花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序言
中国论文网
  
  2017年1月15日,各报晨刊纷纷报道了文化审议会国语分科会审议国语教育措施最终报告的内容。以往小学,每学年所教汉字的数量都有规定,广泛流行把假名与汉字交织起来书写,如把“成长”写成“せい长”,“骨折”写成“こっ折”等等。据说,最终报告提出,停止使用这种交织书写法,而采用汉字一边注上假名的措施,十分强调学生尽早接触汉字。
  明治维新以来,在国语教育领域,怎样对待汉字是个争论特别激烈的议题。完全废除汉字,必须使用假名或者罗马字母书写日本语文啦;汉字注假名太不雅观,应该废弃啦等各种建议。赞成与反对双方激烈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战后,汉字注假名虽然正式成为日本语言符号,但又公布了当用汉字表(后改称常用汉字表),汉字的使用明显受到限制,甚至现在要求废弃汉语的呼声依然很高。在这样的潮流中,可以认为上述报告是宣告在国语教育中汉字复活的提案。
  在人类的语言生活中,文字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与稍纵即逝的声音语言不同,文字具有使时间停止的机能。有了文字,人类才有历史。文化的继承也因文字的出现而变得容易起来。使世界各民族得以成立的最大因素是含有文字的语言。历史证明被剥夺了语言的民族就会被消灭。在武力面前屈服的民族,接着便是语言被剥夺,被抽去了骨髓。
  关于几乎是单一民族的日本人来说,日本语就是国语。使日本人所以成为日本人的最大因素,就是作为国语的日本语。虽然日本语属于何种语言系统未详,但其许多特征,出色地反映了日本人的精神。日本人脑的特异性也是由日本语培养起来的,所产生的独自的文化也是以日本语为媒介得以继承。
  早有人指出日本语混乱。与现实的国情一对照,就更加担心日本语的混乱是日本衰败的预兆。毫无疑问,具有深厚底蕴的日本语越来越瘦弱,越来越变成简单、平板的语言交流的工具,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文化在衰退。
  必须重新审视国语教育,因为国语是教育的基础。国语教育的内容包括能发声的语言的学习(指听与说)和文字语言的学习(指读与写)。如果没有后者,绝对没有国语教育的深入。
  不用说,构成表现日本语的文字的核心是汉字。无论是平假名还是片假名,都诞生于汉字。进而又巧妙地对汉字分别采用“音读”和“训读”两种措施表达日本语。具有如此特质的文字文化,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一旦不能充分地进行国语教育,降低了知识和教养的质量,就必然要降低国力。近年在国内的各个领域,道德的荒废在蔓延,与国民的国语水平和教养的下滑不无联系。充实的国语教育,极有助于国民提高道德修养。
  意识到上述问题后,我决定写这篇小论。目的在于研讨国语教育,尤其是汉字教育的未来问题。要研讨未来,就必须了解过去和近况。
  近代日本,把国语作为国家的大问题提出来,始于成立国语调查会(后改称国语审议会)的明治33年,即正值世纪之交的1900年,直到平成12年即2017年国语审议会解散。首先,我重点概述这一百年间国语政策的变迁。
  大约在这百年间的中间阶段,日本成了战败国,在被占领政策下,国语遭到危机。应联合国军最高司令的要求派遣而来的美国教育使节团的报告,成了其后整个日本教育的基本准则。这份报告提出的国语改革方案推荐日本语拉丁化,是非常苛刻的。但日本人既没有抛弃汉字,也没有抛弃假名,只是大幅度地限制使用繁多的汉字,推行简体字而已。那么这里存在什么问题呢?下面以立命馆学院名誉教授白川静建立的系统化的文字(汉字)学为基础进行研讨,展望不久的将来的发展方向。
  
  一、占领政策下的国语改革
  
  日本曾经历过两次“开国”。幕府末年,西洋军舰开来不久,解除锁国是第一次开国。昭和时代,大战失败后按照占领军的命令强制建立新国家,日语论文,是第二次开国。
  1945年9月2日,停战谈判达成协议后的六年零八个月,是日本被军事占领时期。《波茨坦公告》里明确记载,占领日本,直到在日本建立起新秩序,确认进行战争的能力已经破灭为止。
  以处理战后问题为名进驻日本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部,接二连三地发出“指令”,对战败国进行处理和“再教育”。可以说,联合国占领军总司令部,采取了间接统治的方式。最高司令麦克阿瑟的施政方式是让日本政府代理推行其“指令”,而不是直接对日本国民下命令。这种“指令”通常以所谓“照会”这样的书信传达。也有许多指示是让总司令部的副官口头传达的,现在已经弄清,在占领后期就执行过许多口头命令,而且巧妙地向日本国民隐瞒了强制推行的事实。例如,废除教育敕语和祝祭纪念日,就是根据口头命令执行的。
  怎样处理日本人的教育,也是占领政策的大问题之一。必须确定教育基本方针。为此,总司令部于1946年1月4日要求国内派遣由专家组成的教育使节团。结果以伊里诺斯学院名誉校长乔治.D.斯托达德为首由27人组成的教育使节团来到日本。
  美国教育使节团组成后,开了个预备会议,1946年3月上旬一到日本,就展开了调查探讨工作。很快在3月30日的最后大会上决定了草案,以此作为报告文本,递交麦克阿瑟。总司令部收到报告后,于4月7日公布,并附有麦克阿瑟的声明。
  总司令部向日本政府通报教育使节团已到达日本时,还要求日本政府成立教育家委员会来协助使节团工作。日本政府于1946年8月10日成立了教育刷新委员会,直属总理大臣领导。此后,这个教育刷新委员会与文部省及联合国军司令部三者,沿着使节团报告指明的轨道,扎实贯彻教育基本法、六三制、教育委员会制度等改革日本教育的各项政策。
  《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下文简称《报告》)虽然对战后的日本教育产生过极大作用,但它的存在,除专门的教育工作者外,很少有人知道。在修改教育基本法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有必要重温一下可以说是教育基本法的原典的那份《报告》内容。下面介绍《报告》提示的国语改革的内容:“由于我们深感有义务,也唯有这个原因,而奉劝日本对书写语言进行根本性改革。显然,国语改革是个根本的紧迫的课题。它将对小学到学院的教育计划的几乎所有部门给予作用。对这个问题如果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要想完成看来是意见一致的许多教育目标将非常困难。例如深入获取诸外国的知识、促进日本民主主义等等都会受到阻碍。”{1}
  这份报告从头至尾强调美国教育使节团的“民主的”姿态,还可以看到好像对战败国人民寄以无比同情的甜言蜜语。尤其是对待国语改革,这点就特别显著。《报告》大言不惭地说,日本语的表记措施,学习起来是个可怕的障碍。“日本语大致都以汉字书写。几乎所有的有识之士都承认,对学生来说,记这些汉字是个过重的负担。在初级教育阶段,学生们只是记和写这些文字,就需要占用极大部分学习时间。在受教育的这个最初期间,为记忆这些文字而白白浪费掉本来应该用以学习广泛有益的语文知识、数学技巧以及有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知识的时间。”{2}对文字(汉字)的批判接着还说什么日本人“阅读报纸,大众杂志那样的一般读物都感到十分困难,不能理解反映现代问题和思想的书籍”啦,甚至断言“任何现代国家谁有那么奢侈的余裕,去掌握如此艰难且只是浪费时间的表现手段和疏通意志的手段呢?”
  美国教育使节团与自己的国语英语作比较,断定日本语是低级语言,简直像胡说。尽管是来自战胜国的使节团,这不是非常傲慢无礼的态度了吗?
  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报告》得出如下结论:“不管怎样,汉字不能当作书面语,应该全部废弃,取而代之的应是音标文字系统。”他们一方面承认“汉字包含的某种美学价值和其他价值,决非音标文字所能充分表达的”,但还是说,为了让普通民众充分掌握了解国内外事情,并且也能充分地表现出来,就必须交给他们更简单的读写手段。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