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师话语作为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媒介和学习者语言输入的主要外部来源,在学习者语言输出过程中有十分/英语论文重要的影响。本文以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Long的交互假说为理论框架,研讨教师话语在学习者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出的作用。 [关键词] 教师话语; 语言输入; 语言输出 良好的课堂教学是语言学习者获取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水平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课堂教学不仅依赖于教材和课程的设置,更依赖于教师。教师不仅是语言课堂上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管理者、语言学习的引导者,更是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者。正因如此,课堂教师话语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国内外二语习得探讨者关注的探讨对象。探讨者们在教师话语的数量和类型、教师提问、反馈和纠错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并取得较大成果。 一、理论依据 (一)Krashen的输入假说 20世纪8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教授提出了提出“没有可理解输入,没有语言习得”的论点,从语言习得的角度阐述了语言输入的影响,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作用。Krashen认为学习者所接受的语言输入必须是可理解输入,即比学习者现有水平略高的语言材料。输入材料的可理解性关于二语习得而言是一个基本的、必需的条件。也可以说,没有可理解输入,就没有语言习得。可见,语言教学中教师应使学习者尽可能多地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 (二)Long的交互假说 Long在肯定可理解输入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影响的同时,对Krashen的输入假设进一步研讨,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交互假说。交互假说强调双向交际对语言习得的促进影响,认为单纯靠可理解输入并不能使学习者获得语言运用能力,而在交互过程中双方为了交际的顺利进行通过澄清、核实等方式进行交互调整,包括意义协商和语言形式调整,这种交互过程能引起学习者的选择性注意,获得更多可理解输入,进而促进语言习得。 (三)Swain的可理解输出假设 自80年代以来,二语习得探讨领域开始对语言输出在学习中的影响进行了研讨。Swain (1985)提出的可理解输出假设明确地阐明了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有助于促进他们流利和准确地使用语言。Swain认为可理解输出从三个方面促进二语习得,即它的三个功能:①注意/触发功能(noticing/triggering):语言输出促使二语学习者意识到自己语言体系中的部分语言问题,进而可以触发对现有语言知识的巩固或获得新的语言知识的认知过程。②假设验证功能(hypothesis testing):二语学习者可以把语言输出视为是验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假设的途径。③元语言功能(metalinguistic function):当二语学习者反思自己的目标语用法时,输出即起着元语言的功能。 二、教师话语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影响 教师话语( teacher talk),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语言,在语言课堂上语言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内容,语言课堂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话语在课堂教学中的起着重要影响。 Krashen的输入假说为教师话语的重要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可理解输入是语言学习和习得的关键,外语教学中怎样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可理解语言输入联系到语言教学的成败。我国是一个语言单一的国家,学习者由于缺乏真实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课堂便成为学习者语言学习和输入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不仅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和传授知识所使用的语言工具,同时也是学习者获取可理解语言输入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 交互假设说进一步确定了教师话语在学习者二语习得中的重要地位。教师话语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式,也是调控学生课堂行为,引导学生语言输出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不仅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为语言习得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教师话语还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交际活动的手段。正是在这些互动活动中学习者获得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机会,使他们通过交互调整和意义协商促进语言习得。 由此可见,外语教师的课堂话语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式,调控学生课堂行为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习者习得语言的重要来源,教师课堂话语的质量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及学习者语言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教师话语对学习者语言输出的作用 教师话语的类型主要有:教师话语修正,教师提问和教师反馈。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研讨教师话语对学习者语言输出的作用。 (一)教师话语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