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迁移问题是外语教学中的热门话题。迁移现象存在于外语教学的方方面面。因此,正确地把握迁移准则,对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语音、词汇、句法和篇章几个方面讨论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发展正迁移,避免或转化负迁移。
一、迁移和语言迁移的含义迁移原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后来把它推广到语言学和自然科学。所谓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对新知识的获取所起的影响或作用。已有的知识如果对即将获取的知识产生促进影响,则称之为正迁移,反之,则称之为负迁移。显然,我们应该利用正迁移,避免或转化负迁移。语言是社会性的东西,它由一个文化的共同体所使用。一方面,不同文化的人具有不同的语言体系,也就是说,不同文化的语言有其特有的语言规律。另一方面,由于语言的普遍性,所以不同语言又有某些相似的特点。对这些规律和特点的探讨,就形成了语言学中的迁移理论。人们对迁移的探讨,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那时提出的是“形式训练学说”。19世纪末期,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相同要素论”。此后不同学派之间展开了争论。例如,格式塔学派提出的“联系转换理论”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种学习现象之间存在某种联系的结果。后来,美国又一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又提出“认知结构学说”,强调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是实现迁移的关键因素。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前者是汉藏语系的一大分支,后者是印欧语系的日尔曼语族,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远远大于其相似之处。因此,在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重视来自汉语的作用,正确地把握住迁移准则,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迁移现象语言迁移是外语教学的热门话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众多领域。本文中主要讨论英语教学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迁移现象。 (一)语音迁移英语中有些发音与汉语的发音是相近的,例如:|i:|,|a:|,|u:|,| : |,等,中国学生能很快学会。但是汉语和英语的异同是主要的,由于汉语的干扰,从而增加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例如,汉语中的所谓声调语言,即用声调(四声)辨义,而英语中的所谓语调语言,即句子靠语调辨义,致使许多中国人所说的英语听起来不那么地道。另外,汉语和英语的音素也不完全对应,如汉语中没有与|f|对应的浊音,即没有与英语相当的辅音;而英语里这组清浊音的区别却是不可缺少的,这样便造成学生对某些音发不准,如|v|与|w|;|n|与|i|的音分不清,|θ|与| |音发不好,辅音|d|,|t|,| |等后加元音| |发成|d |,|t |,| |,这些都是汉语干扰带来的学习上的难点,教师应仔细讲清楚,配以语音示意图,反复操练,才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 (二)词汇迁移在词汇学习中也存在许多迁移现象。英语中有些词或词组和汉语的词义是相近的,如secondhand(二手的),hand in hand(手拉手),as white assnow(洁白如雪),high and low(高低贵贱的人),atall hours(在任何时候)等,像这类词组,中国学生就很容易记住。但有许多存在较大异同的词汇,中国学生就很难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向学生讲清英汉词汇层面上的异同,提醒学生不要把学习汉语的习惯迁移到英语学习中。 (1)词汇空缺。所谓词汇空缺,是指汉语或英语中找不到对应词或对等语。例如,英语中的“karaoke”、“hippy”、“aids”、“cool”、“dink”、“bungee-jumping”、“e-mail”、“disco”、“clone”、“hacker”、“TOEFL”、“ice”、“global village”、“rally”、“gammaknif”、“blue tooth”、“win-win”、“virtual reality”等,在汉语中就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汇。同时,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如“天干地支”、“阴阳八卦”、“农历季节”、“中医术语”、“武术气功”等在英语中也无其对等语。还有目前经常见诸报端的新词如“野蛮装卸”、“高考状元”、“豆腐渣工程”、“投资热点”、“国家二级公司”、“红包”、“下海”、“跳槽”、“打假”等在英语中也找不到对等语。 (2)词汇含义有异同。例如,individualism的汉语对应词是“个人主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个人主义是指一切从个人的利益出发,不顾集体和国家利益的错误思想,它与中国人民推崇的“一心为公”、“克己奉公”的崇高精神是格格不入的。不言而喻的,“个人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个贬义词。但在西方,尤其在美国,individualism是指独立的个人品质,是美国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它倡导充分发挥个人的自由、权利以及独立思考和行动。它是美国人生活的原则,美国社会文化的主流,明显带有褒义。又如dragon(龙)一词,在西方国家,人们将dragon视作一种口吐毒火,身长双翼,凶残暴虐的怪物。英国文学中记载最早的叙事诗《贝尔武夫》描述的就是主人公贝尔武夫与龙搏斗,为民除害的故事。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龙可谓家喻户晓,“龙”象征着吉祥、美好。中国人望子成龙的思想根深蒂固、源远流长。这表明,在中国,龙是和人的前程、事业关系在一起的。如《红楼梦》第十五回中,北静王赞扬贾政的儿子贾宝玉:“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这表明英语中的“dragon”和其汉语中的对应词“龙”的联想意义是完全不同的。(3)辨识词义的措施不相同。汉语是利用词的四声来辨识词义的,如shēng,shēng,shēng,shēng分别是不同意义的汉字,而英语则是根据词形结构、涉指联系和情景联系来辨识词义,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后者比前者要复杂得多。要掌握由词形结构辨识词义的措施,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的构词法(合成法、词缀法、混成法、省略法和剪裁法等)。例如,由合成法就可看出waterlock是由wa-ter和lock两个词合成的,因此它的词义自然就是“水闸”。由混成法可看出, Zincode为Zine和platinate所混成,其意为“阴极”。按词缀法便知,semiconductor由前缀Semi加名词conductor而成,故其意为“半导体”,等等。所谓涉指联系是指词在其上、下文中的照应联系。有的词的词义用词形结构法不能辨识出来,但可用涉指联系措施来辨识。例如:Silver is the best conductor and copperthe next best.句中the next best的涉指词是conduc-tor,如果没有conductor照应,the next best的词义就不能确立。正因为有了conductor,才使得thenext best有了确定的充分的词义,从而使全句有确切的译文:“银是最好的导体,铜次之”。根据情景联系辨识词义的措施包含用词的联立联系辨识词义和用上、下文中判断该词词义的提示(语法功能提示,使用场合提示和名词数的提示等)来辨识词义两个方面。例如:“The elements like voltagesources or current sources are active circuit elements”一句中“like”一词是多义的,但综观全句,依据语法功能的提示,在此它应为介词,其词义就是“像”。因而这句话的确切意义是:“像电压源或电流源这样的电路元件是有源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