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相关硕士论文下载/社会文化概念和中西方文化异同》[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英语相关硕士论文下载:《社会文化概念和中西方文化异同》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离不开交际。为了交际,人们总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使用语言。因此,用语言进行交际,/论文不仅要求交际者懂得语言形式结构、能够组词造句,而且要求交际者在表达上要符合特定的社会文化原则。本民族或本国人之间的交往,由于双方具有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一般不会因文化上的原因导致交际受挫或话题无法展开。
与此不同的是,跨文化交际要求对他国的社会文化情况有所了解,否则即使发音正确、词汇丰富、语法规范,也难以确保交际获得成功,甚至会事与愿违,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据此,本文拟在阐述社会文化概念和中西方文化异同的基础上,对我国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 社会文化              
同一社团的成员由于具有共同的历史和政治信仰,在很大程度上会用相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划分客观现象的类别和赋予这种分类以意义。又由于同一社团的成员具有共同的伦理信念和价值观念,他们对为人处世、衣着饮食、家庭婚姻、宗教礼拜、文化教育等,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是非标准。这一切便构成了同一社团的文化,亦即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有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之分。前者指文化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等,后者指包括社会规范、论文/社交原则、家庭结构、饮食居住、礼俗禁忌等在内的社会习俗和惯例。尽管如此,由于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因而类别之间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交叉。学习外语,就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目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注意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异同。
二、 中西方文化异同                 
社会文化是得到同一社会集团成员公认的一种规则,一种受社会因素制约的特殊模式。因而,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都会存在着文化异同。就中西方文化而言,两者的异同是十分明显的。英美人以拥抱和亲吻来表示欢迎、感谢和友好,中国人则以握手加以表示。英美人对诸如年龄、工资、婚姻、财产之类的话题讳莫如深,中国人则喜欢谈论这类话题。英美人乐于接受别人的赞扬,中国人则腼腆地面对别人的赞扬。英美人习惯约时相见,论文/中国人却喜欢随时登门拜访。英美人讲究个人价值至上,中国人则强调社团价值至上。凡此种种,不难看出,缺乏对他国文化的了解,要想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是很难想象的。
笔者去年曾带了几名学生去奉化溪口观光,路上碰到一位老外,学生给他当起了义务向导。旅游结束后,老外说了句“Thank you.”这时有学生回了句“It' s our duty to do so.”不料,老外脸上随即露出了困惑不解的神色。“Thank you”是答谢用语。当甲方为乙方做了一件有益的事,乙方出于礼貌或真情,理应向甲方表示感谢。这一言语行为在中英两种文化中是相同的。但问题是学生的答语不够妥当。“It is our duty to do so”在汉文化环境下是一种谦逊的回答,因而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然而在英语中这样回答不是一种谦逊的回答,应该用符合英美社交原则的回答,如“It is my pleasure”、“Not at all”、 “You are welcome”等。在中国,帮助老年人做好事是一种美德,但这种事情在西方人看来就不一样了。在一次学雷锋活动中,有个学生对一位上了年纪的外教说道:“Have you any clothes to wash? If you have , we can wash them free of charge because you are an old man.”外教听后答道:“No, no, no , but thank you all the same.”这儿,外教用了三个“no”来表示否定,显然是有些不高兴了。
究其原因,无非是中西方对年龄的概念及表达这一概念的方式有很大的异同。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表示尊敬,而在西方“老”意味着来日无多,所以非常忌讳“老”字。该学生主观上想对西方人表示关切,结果却大大伤了别人的自尊心。此外,美国人特别强调个人的自身价值,一般不喜欢别人给他什么恩赐。因此,在那位外教看来,那位学生免费给他洗衣服是把他当穷人看待了,是对他的一种侮辱。由上可见,文化与语言是紧密相联的,每种语言都反映着产生它的一种文化,而任何形式的言语都有其文化内涵,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引导出不同的讲话规则。因此,外语学习者如不了解目的语社会的文化,势必难以得体地与人交际。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三、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文化异同是固有的,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换言之,社会文化并不是封闭型的,而是开放型的。这就是说,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只要通过各种学习渠道,是可以克服文化异同而彼此沟通的。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说话不够得体,说明了我国外语教学存在着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事实上,传统的外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重视语法和语义的讲解,忽略了语言教学中的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播,造成在跨文化交际时不少学生无法把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对方,甚至造成信息被曲解。为此,我们不妨从教师选材、课堂教学和自我重视这三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教师选材。
选材是教师传授文化知识的第一步。教材是否具有代表性?教材是否能真实地反映文化背景?教材是否能使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这些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版本而言,教师应选用一定比例的原版会话教材和阅读教材。原版会话教材往往能较好地反映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社会习俗和惯例,是外语学习者探讨文化异同、提高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好材料。当前在我国流行的会话教材较多,我们应有针对性地选用像《英语会话》(Conversational English)、《社交英语》(Social Communication)、《用英语表达思想》(ideas)等内容比较新、涉及的文化知识比较广的教材。此外,还应选用一些当代的报刊杂志以及文学著作。这些材料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风土民情、生活方式、礼仪习俗、道德标准、意识形态、社会联系和文化特点。认真阅读这些材料,无疑会使学生大开眼界,更好地了解和吸收多方面的社会文化知识。课堂教学。
以前,由于受传统教学法和应试教育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是单纯地忙于语言教学,而对社会文化的介绍无暇顾及。结果,一名普通大学毕业生外语学了数十年,而实际应用能力却很差,一旦与老外交际,常常是束手无策,不知怎么地就引起了对方的误会。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重视语言形式正确性的同时,要教授语言的使用规则,注重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和有效性。要注意中外语法、语篇的比较,以使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异同。要注意非言语交际手段在日常交际中的应用。要善于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的教学结合起来,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密切相关的。当然,现在教师既要讲解语言现象,又要涉及文化知识,这无疑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因而,教师要强化自己的文化意识,不但要熟知母语文化,而且要自觉地了解和熟知外民族的文化。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功地结合语言的社会含义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自我重视。好教材和好教师关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这毕竟是外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影响。所以,关键还是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有意识地去获取并积累社会文化知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学生除了要在课内注意吸收和应用文化知识外,还应在课外多下功夫,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学生可以有意识地找些介绍外国文化的书籍来阅读,,英语论文题目英语论文题目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