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几个措施[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王教授更新时间:2017-04-2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马震寰、张国辉,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北京 100043)。


    引言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年来采用以教师为主、教材为主、讲授为主的传统模式。基础教育正在改革,正从传统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化,从以教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转变。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师生联系的和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不倦的追求,但国内很多实践探讨依然没有使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教师讲、学生记的局面并没有多少改变,教师辛苦、学生厌学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教育。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autonomy)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余文森等,1999,转引自庞维国,2017)。自主学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反馈性、调节性、迁移性、有效性等特征(董奇等,1994)。当前小学英语教育中教师缺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学生则被动地按照教师制订的计划和安排进行学习,这种近况抑制了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其结果必然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国内外探讨近况
    有关自主学习方面的探讨,国外学者进行得比较多,国内的理论与实际探讨相对薄弱一些,但是仍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一)自主学习
    齐莫曼(1994,转引自庞维国,2017)认为,从本质上讲,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措施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已达到自动化的;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过程做出自我监控,他们还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二)多元智能教学实践
    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1999)中的内省智能指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这种内省智能在学习中的表现,就是自主学习。
    (三)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自主能力培养的实践探讨
    近二十年来,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者在教学改革中大胆地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实践更多见于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中。较有代表性的几种教学实践,如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1994)、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1965)、黎世法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1987)、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1982)等代表了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引自庞维国,2017)。
    这几种教学实践都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虽然在实践操作上有一些不同,但实质相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获得等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主动的,自己探究的,以多种方式进行的。
    三、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案例探讨
    笔者建议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能够主动组织有利于学习的学习环境是充分自主学习的一大特征。因此,英语毕业论文,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应用英语交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Unit 3 “Go shopping”一课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设计,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学习中自我探究和自我调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中教师可利用课件演示故事内容,学生通过观看生动的画面,进一步加深了故事内容的理解。教师可结合故事内容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在英语课堂上既动口又动脑的机会。在输出环节中,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提供多个购物场景,如鞋子专柜、帽子专柜、毛衣专柜、玩具专柜等,让学生到不同的柜台前去买东西,在购物场景中充分应用所学的语言并得到拓展。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应用“八自”教学准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内省智能理论在学习中的表现就是自主学习。其“八自”教学准则为:书本学生自己读,问题学生自己提,重点、难点学生自己议,观点学生自己讲,规律学生自己找,疑难学生自己答,效果学生自己评,意义学生自己寻。
    1.书本学生自己读,问题学生自己提
    在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Unit 3 “Who's that?”的教学中,教师可在学生初次阅读完文章后让学生观看视频文件,并为学生提供相关人物图片,并要求学生回答问题“Who are they in the story?”,从而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中的人物。第二次阅读文章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边听录音边读文章,学生自己找出不会的单词或句子,之后由学生解答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读书、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重点、难点学生自己议,观点学生自己讲
    在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2 “Charlie's chores”一课中教师可要求学生首先观看视频,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再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填写家务劳动表,整体感知语篇的意义。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表格填写的内容,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最后小组展示,全班核对答案。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等活动,共享成果,显现错误,使思维碰撞,思想升华。之后教师可安排第二次阅读活动:学生选择家务劳动的图片并且回答相应的问题,英语论文网站,由此呈现本课的重点句型,“Lisa has to dust the furniture. He has to wash the dishes. I have to make the bed. All the bingo kids have to do chores.”教师进行板书,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且指出“have to”和“has to”用法的不同之处,最后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两个词组用法的不同之处。教师在这一环节,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议出重点、难点,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