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编大学德语》(第二版)(德语名《Klick auf Deutsch》)的评价[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2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中德关系在近些年来呈越来越好的势头,尤其是经贸关系和科技合作不断加强,学习德语的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开设德语系,德语选修或辅修课。甚至在很多外国语中学,很多学生选择德语而非英语作为他们的第一外语学习。语言培训机构也开始关注德语培训,开设德语课,为德语爱好者和出国学习工作者提供学习机会。德语教材在德语学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很多情形下甚至是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如今,中国市场上的德语教材数量和种类都越来越多,不仅有中国学者专家为中国学者量身打造的教材,更有德国学者专家为全世界德语爱好者编订的教材。如何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教材成了很多老师和学习者的难题。本文的探讨对象是评价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德语教材《新编大学德语》第二版(德语名《Klick auf Deutsch》)。这套教材是针对高等学校理、工、文、管等各科初学德语(第一外语的)学生,是在《大学德语教学大纲》(第二版)的指导下编订的。本文从大纲出发,将大纲要求与教材一一对比,调查本套教材是否达到大纲要求。结果表明,本套教材在词汇、语法方面都需要完善,尤其是交际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一本教材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主要通过两方面:主题和交际练习。探讨发现,在主题选材方面,《新编大学德语》有利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而在交际练习上,《新编大学德语》中只有很少的比例,因此,《新编大学德语》必须从练习形式入手,不断加强和完善其培养交际能力的功能,具体办法可参照另一套由德国学者专家编订的教材《德语强化教程》(德语名《Themen Aktuell》)。

【关键词】:《新编大学德语》 《德语强化教程》 教材评价 《大学德语教学大纲》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33
【目录】:

中文摘要3-4

ABSTRACT4-7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7-10

1.1 RESEARCH BACKGROUND7

1.2 RESEARCH PURPOSE7-8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8

1.4 THE THESIS STRUCTURE8-10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0-29

2.1 RELATED TERMS10-20

2.1.1 Materials10-11

2.1.2 Syllabus11-16

2.1.3 Material evaluation16-20

2.2 STUDIES ON TEXTBOOK EVALUATION20-27

2.2.1 Studies abroad20-24

2.2.2 Studies at home24-27

2.3 THE EVALUATING FRAMEWORK FOR THE PRESENT STUDY27-28

2.4 SUMMARY28-29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29-53

3.1 HYPOTHESES29

3.2 RESEARCH GOALS AND QUESTIONS29-30

3.3 RESEARCH OBJECTS30-32

3.3.1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llege German Teaching Syllabus ( 2ed edition)30-31

3.3.2 Information about Klick auf Deutsch31

3.3.3 Information about Themen Aktuell31-32

3.4 RESEARCH FRAMEWORK32

3.5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32-52

3.5.1 Phonetics33-37

3.5.2 Vocabulary37-38

3.5.3 Grammar38-43

3.5.4 Text types43-44

3.5.5 Topics44-46

3.5.6 Functions and notions46-48

3.5.7 Language skills48

3.5.8 Additional materials48-49

3.5.9 Communicative ability49-52

3.6 SUMMARY52-53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S53-58

4.1 MAJOR FINDINGS53-55

4.2 DISCUSSION55-56

4.3 POSSIBLE SOLUTIONS56-58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58-60

5.1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58

5.2 LIMITATIONS58-60

ACKNOWLEDGEMENTS60-61

德语毕业论文德语毕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