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高职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重要力量,其发展关系到我国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素质,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速度和质量。虽然最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规模上得到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高职教育质量却没有显著提高,暴露出了极其尖锐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高职教育的发展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就当前国际范围来说,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莫过于德国。德国的高职教育虽也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却在德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影响,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起到了稳定社会的政治影响。其结构完善,办学形式多样而灵活,培养人才效率较高,享有良好的国际声誉。
本文以中德两国高职教育的比较为主题,以德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为主线,旨在探究如何提高中国高职办学质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之路。
本文分为五部分。首先略论了立论的缘起,并通过文献略论的方式阐述了前人在这一领域的探讨成果,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探讨的内容和措施,阐明了探讨意义。接着对中德两国的高职教育发展历程进行了比较略论,并由此提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必须提高质量。基于此,本文在下一部分对中德两国高职教育中与质量密切相关的四个方面--师资队伍、专业设置、课程模式、产学合作机制进行比较略论,指出了我国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由于中德两国的国情不同,德国的办学经验不能照搬照抄,因此,本文又对作用我国高职教育的两个重要因素--文化和区域经济的异同进行了略论。最后,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师资队伍 专业设置 课程模式 产学合作机制
摘要4-5 ABSTRACT5-10 第1章 导论10-17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10-12 1.2 概念的界定12-13 1.3 探讨近况及评述13-15 1.3.1 国内的探讨13-15 1.3.2 国外的探讨15 1.4 探讨思路和措施15-17 第2章 中德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的比较17-28 2.1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17-22 2.1.1 萌芽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17-18 2.1.2 建立阶段(20世纪60—70年代)18-20 2.1.3 多元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20-21 2.1.4 统一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21-22 2.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22-25 2.2.1 建立阶段(1985年—1995年)22-23 2.2.2 积极发展阶段(1996年—1998年)23-24 2.2.3 大力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24-25 2.3 比较与略论25-28 2.3.1 相同点25-26 2.3.2 不同点26-28 第3章 中德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关要素的比较28-52 3.1 中德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比较28-35 3.1.1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28-31 3.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31-33 3.1.3 比较与略论33-35 3.2 中德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比较35-42 3.2.1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35-38 3.2.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38-40 3.2.3 比较与略论40-42 3.3 中德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比较42-46 3.3.1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42-45 3.3.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45-46 3.3.3 比较与略论46 3.4 中德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机制比较46-52 3.4.1 德国产学合作机制47-49 3.4.2 我国产学合作机制49-50 3.4.3 比较与略论50-52 第4章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应考虑的因素52-57 4.1 我国的文化特征及其对高职发展的作用52-54 4.1.1 我国的文化特征52-53 4.1.2 我国文化对高职发展的作用53-54 4.2 我国区域经济的异同及其对高职发展的作用54-57 4.2.1 我国区域经济的异同54-55 4.2.2 区域经济对高职发展的作用55-57 第5章 提高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水平的对策57-67 5.1 加强高职师资建设57-59 5.1.1 对原有师资进行优化组合57 5.1.2 加大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和开发的力度57-58 5.1.3 做好人才的引进和流动工作58-59 5.2 规范高职专业设置59-62 5.2.1 合理调整区域专业结构,冷热专业均衡发展59-60 5.2.2 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学、法规,进行契约化管理60 5.2.3 编制部、省、院三级专业目录,规范专业设置60-61 5.2.4 调动行业和公司的积极性,德语专业论文,成立行业顾问委员会61 5.2.5 开展专业设置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督导机制61-62 5.3 改革高职课程模式62-64 5.3.1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62 5.3.2 以知识的必需、够用为度来组织课程内容62-63 5.3.3 采取平面和立体结构相结合策略进行课程编排63 5.3.4 应用工学交替的形式进行课程教学实施方式改革63-64 5.4 完善产学合作机制64-67 5.4.1 政府宏观调控,促进产学合作64 5.4.2 公司积极参与高职人才培养过程64-65 5.4.3 高职院校主动构架产学合作体系65-67 ,德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