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古老而又作用深远的思想文化观念,人们对其所包含的深厚涵义有着各种各样的诠释。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对传统的德之思想及内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凸显了超越性和创新性,并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精神,使之焕发出的独特的思想魅力,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深远作用。但是作为孔子重要思想内容之一,中外古今学者虽从不同角度对《论语》中孔子德的思想进行了探讨略论,但与“仁”、“礼”等德目相比,对孔子“德”的思想的关注程度和探讨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认为详细深入的探讨略论孔子对于德之思想,更能全面准确的把握和理解孔子的儒家文化思想内涵。本文试图以《论语》为文献基础,研讨孔子德的思想,梳理其思想脉络和渊流,拓宽探讨孔子和儒学思想体系的路径。
本文从孔子《论语》中德之思想为切入点,从德的字源学意义开始,论述前孔子时代德之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并以此为线索,来略论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通过孔子对德思想的继承、发展和超越,来论证孔子对夏商周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通过德在《论语》中的内涵体现和内容略论,以及与儒学所推崇的“仁义礼智信”等众多德目的对比及关系略论来进一步论证德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和影响。本文认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尤其是对于德的思想论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加强人际关系交流、营造和谐人文社会及实现以德治国目标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论语 孔子 德 思想
摘要5-6 Abstract6-11 第1章 绪论11-18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12 1.2 国内外探讨状况12-16 1.3 探讨内容及措施16-18 1.3.1 探讨内容16-17 1.3.2 探讨措施17-18 第2章 前孔子时代德的思想发展脉络18-27 2.1 概念说明18-19 2.2 德的起源19-21 2.2.1 德的字型演变19-20 2.2.2 德的字源意义20-21 2.3 德的内涵变化21 2.4 德的思想演变21-26 2.4.1 殷商时期--天帝至上21-22 2.4.2 西周时期--以德释天22-24 2.4.3 春秋时期--人文兴起24-26 2.5 本章小结26-27 第3章 孔子对德的继承和发展27-34 3.1 问题缘起27-28 3.2 德的继承28-30 3.2.1 三代之礼28-29 3.2.2 西周之德29 3.2.3 春秋义仁29-30 3.3 孔子对德的发展30-33 3.3.1 以仁释德31 3.3.2 人人之德31 3.3.3 人格之德31-32 3.3.4 官德新解32 3.3.5 德行建立32-33 3.4 本章小结33-34 第4章 《论语》中德的思想内容34-54 4.1 德的含义34-38 4.1.1 德的内涵34-36 4.1.2 德的外延36-38 4.2 修身之德38-41 4.2.1 以学修德,乐而好学38-39 4.2.2 内得于己,见贤思齐39-40 4.2.3 克己去欲,笃志弘毅40-41 4.3 人际之德41-45 4.3.1 家庭美德--孝悌至上41-43 4.3.2 职业道德--忠敬为重43-44 4.3.3 社会公德--诚信为本44-45 4.4 为政之德45-51 4.4.1 政者之德--正名在先46-47 4.4.2 教化之德--尊美屏恶47-49 4.4.3 德政方法--人德并举49-51 4.5 天人合德51-52 4.6 本章小结52-54 第5章 《论语》中德的地位和影响54-71 5.1 德为首出54-65 5.1.1 核心之论54-56 5.1.2 以仁释德56-60 5.1.3 德礼之辩60-63 5.1.4 德与中庸63-64 5.1.5 以德为本64-65 5.2 传统代表65-66 5.3 轴心起源66-67 5.4 人性开端67-68 5.5 终极关怀68-70 5.6 本章小结70-71 第6章 《论语》中德之思想的现代意义71-78 6.1 新时代的发展需要71-74 6.2 提高个人道德修养74 6.3 规范现代人际交往74-75 6.4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75-76 6.5 营造社会和谐氛围76-78 第7章 结论与展望78-79 参考文献79-83 攻读学位期间的论文83-85 ,德语毕业论文,德语论文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