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德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改善有赖于在增强德语文化修养和培养德语思维的基础上, 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 采取多种形式, 大胆地开口说德语。 关键词: 德语口语 文化修养 思维 一、克服怕出错心理, 养成大胆说的习惯 学习德语关键要信心十足, 开口表达,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说德语。这样, 德语口语能力就会提高得较快。 1. 对话。与外教、德籍人士进行交流, 同学之间可以在课余散步的时候对话, 在宿舍里也可以用外语交谈。可以找与自己有相同的文化背景、面临类似问题的人练习德语口头表达能力, 可以定期参加德语角或德语会话课, 在老师的监督下练习, 也可以和与情况相当的朋友聚会,共同确定一个谈话的主题, 选一些比较了解或愿意聊的话题。 2. 复述。大量阅读报刊、杂志及各种故事、文章之后将它们复述出来, 尽量用自己的话来复述朗读过的或阅读过的材料内容。 3. 背诵和模仿。在进行大量背诵原汁原味的最常用的句型、句子、表达方式、习语、对话和文章之后, 身临其境、不假思索, 张口就能把它们表达出来。4. 口语作文、讲德语故事、演德语短剧等。 二、在提高听力理解的基础上来改善德语口语表达能力 在听力训练过程中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 对所听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陈述概括, 听力课上积极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此外可以进行跟读训练。放磁带先是逐句跟读, 弄清楚每一个单词和句子的意思, 理解整个文章和段落含义; 然后放录音同步跟读, 争取让自己的声音与磁带完全重合。进行反复训练, 这样既提高了德语听力能力, 同时也相应提高了德语口语能力。另外, 也可以在互联网中通过麦克与德语母语者进行有声聊天谈话, 这也是听说结合改善德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大量的听读说相结合过程中, 积累了词汇, 掌握了句型, 熟悉了用德语表达思想的方式, 最重要的是培养了语感。再把语感上升到理念, 将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思维中, 德语就能应用自如。 三、克服中文式德语, 培养德语思维, 更好地改善德语口语表达 汉德语两种语言之间无论词汇还是语用规则和言语行为存在很大异同, 是不对称的。要想避免中文式德语, 就得学会德语思维, 在大脑中建立能够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个个德语立体概念的思维模式,话语表达出来才能是地道的德语。经常做词句语言对比练习有助于克服中文式德语, 多创设一些德语环境, 比如多接触一些的德语国家的人, 多读一些德语报刊杂志或小说, 多收听或收看一些德语广播电视节目或德语电影, 这些都能够锻炼德语思维。因为这样可以把自己彻底的融入德语之中,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德语大脑, 德语思维就自然而然养成了, 德语也就随口而出了。 四、汉德口译训练促进德语口语表达能力学习一门外语很快能用外语来思维,恐怕不那么容易。尤其在没有交流对象时我们可以通过进行汉德口译训练来练习德语口语。譬如可以口译包含大量日常词汇和句型的汉德对照短文、故事或其他短小读物等。 首先分段逐句直接口译成德语, 然后再看看书上的对应德语部分并与所做的口译进行比较, 找出口译中的不足和问题。开始要选择比较简单的读物, 并逐步加快反应速度, 从而来提高口语流利度。或者利用德汉对照读物, 先学习德语课文, 通篇理解透彻后, 再来看汉语译文, 并把汉语译文口头回译成德语。通过大量的练习, 在加强了翻译水平的同时, 德语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了。此外, 也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 都尝试翻译成德语, 随时随地训练自己的口译能力。或者每天有计划翻译一篇小短文来训练自己的中德文自由转换能力, 从而把德语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五、培养跨文化方面的修养来改善德语口语表达 德语语言只是德语文化的冰山一角,与说德语母语者打交道, 不了解相关德语国家的文化, 那就无法与他开展正常的交际。因为进行口语交流涉及到的各种场景的话题, 无不包含相应文化内涵。凡是口语表达能力强的人, 通常都拥有较宽的知识面。所以应该从课堂、专题讲座、图书、刊物、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途径, 去了解德语国家人士的生活常识、交际礼仪、风俗禁忌等等国情文化知识,只有熟悉了他们日常生活是如何进行的,通常都喜欢谈些什么话题, 不喜欢谈什么话题, 各种话题如何来谈的, 那么在有机会与人家交谈的时候, 就会礼貌、得体和自然。六、坚持用德语写日记, 改善德语口头表达坚持用德语写日记, 久而久之, 就会养成一种用德语表达思想的习惯。这无论是对提高口语还是其它方面的技能都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措施。表面上是写作, 其实动笔时大脑激烈地做着德语语言思维运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进行口语训练。日记要请外教或外籍人士定期进行修改, 并吃透修改过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钱文彩. 汉译德理论与实践. 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 2003 年7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