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经济原因》-德语论文免费下载(2)[德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德语论文 责任编辑:茜茜公主更新时间:2017-05-23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德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德国法西斯在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6年内,虽然竭力扩充军备,加快发展战争经济,但对战争经济的准备并未达到非常充足的程度,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德国的本土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战略资源。军事经济专家的探讨成果表明,大约有20种基本产品关于战争是不可或缺的,而德国除煤以外,几乎样样都缺。如,作为动力的石油,制作炸药用的棉花,运输工具上用的橡胶,炼钢铁用的铁矿石,制造军火用的镍,制造火药用的铅,雷管上用的汞,制造飞机用的铝,制造炸药用的甘油和硫磺,制造无烟火药用的纤维素,化学仪器用的铂,炼钢和一般冶金工业用的镁、锰等等。纳粹德国在扩军备战中虽然一直把解决战略原料问题放在重要地位,并提出在第二个“四年计划”内达到自给自足的目标。实际上,关于拥有发达工业而严重缺乏原料的德国来说,要想达到所谓的原料自给,即使用上10年的时间也不够。到战争前夕,德国铁矿石的2/3仍然靠外国供应,天然油和人造油仅能满足平时需要的1/3,国产纤维物资仅为需要量的2/5,储备的锡和铜到1939年已消耗殆尽,而德国又生产不出炼钢用的钨、铬和镍。战争经济的这种弱点严重作用了军工生产的大规模扩充,所以,德国不得不在战争初期采用闪击战略,企图利用相对优越的战略战术和武器装备的优势来取得胜利。德国在没有完全准备好打一场持久战的情况下发动了战争,其手段是“以战养战”,把战争变为赤裸裸的掠夺战。早在对苏战争爆发前,战争发动者们就制定了明确的经济目标。1941年2月12日,戈林在“东方问题”会议上说:“我们在东方实施的一切方法,其最高目的应是增强德国的军事潜力,任务是从东方地区搜刮尽可能多的农产品、原料和劳动力。”这种“以战养战”的方式暂时保证了德国的原料供应。德国依靠战争初期的胜利,开始了对占领国、附属国及中立国的物资掠夺。到1941年底,德国在欧洲被占领国中掠走的各种材料和物资总额高达九十亿英磅,超过本国战前国民收入的一倍。[4](P479)同时,德国还从附庸国和中立国夺走了大量的经济资源,罗马尼亚的石油、南斯拉夫的铝矿等都成为德国需求的主要来源。对这些国家的资源掠夺一度使德国的经济能力大大增长。到1941年年中,德国电力、生铁、钢和汽车的产量增加了一倍多,煤和铝增加了近一倍,铜矿开采增加了2.3倍,石油和铝土矿增长20倍。德国控制的这些国家的粮食产量超过了德国本土的一至二倍。尽管如此,德国在对苏开战后,仍然暴露出战略资源紧缺这一致命弱点,特别是燃料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到1941年,德语论文网站德语毕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