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施重组改造,加大扶持力度,提高采矿业的效率和经济竞争力鉴于煤炭在德国经济中的不可或缺,从业人数及销售总额在整个工业部门又占有相当比重。为了扶持煤炭主业,缓和结构变动对矿区经济发展带来的作用,德国首先采取的方法之一就是推动矿山公司间的联合重组,本着“公司主动,政府支持”的准则,关闭了一批亏损严重的煤矿,联合、兼并了一批矿井,把采煤集中到业已形成规模的、盈利的和机械化水平高的矿井,实行集约化经营。其次,重视研发和采用现代矿山开采新技术,组织合理化生产,以高产高效和新工艺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保持并发展了煤炭技术在国际的领先地位和技术输出大国的地位。此外,德国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对煤炭工业加大扶持力度,可谓用心之致。德国的煤炭资源条件属较差的一类,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无法相比。由于资源条件差,原煤开采成本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当时吨煤成本达260-280马克/吨,而国际市场的煤炭平均价格仅为70马克/吨,如果任凭市场调节,德国的煤炭工业必然无法生存。联邦政府为了保护国家能源安全,减少失业压力,对煤炭工业采取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当然,扶持政策也造成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同时不断受到廉价进口煤炭和其它能源的冲击,目前政府正在逐步调整有关的煤炭政策。但德国对煤炭工业采取的补贴方法,确实起到了提高其经济竞争力、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影响。 (四)实施战略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及煤炭资源萎缩给煤炭生产和煤矿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作用,德国的调整战略主要是发展新兴工业,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样化。首先是政府出面迁入了许多新型产业,如电气、汽车、服装等新兴工业,调整了以煤炭、钢铁等重工业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初步缓和了鲁尔区的结构危机。然后不断通过立法手段和管理方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灵活有效的市场机制,培育新经济、新产业在这里显示出勃勃生机。另外,整个鲁尔区的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在德国也遥遥领先。鲁尔区的变革不只包括出现了全新的产业,在传统产业基础上诞生的新产业也显示了新旧经济相结合的亮点。为了给大批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德国重视技术培训工作。极具实效的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既有熟练专业技能又有较高职业道德的优秀技工,被称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培训和在职教育方面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培训企业,培训范围几乎覆盖了职业教育的全部领域,并且这部分业务已经形成市场,成为鲁尔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位于海尔内市的塞尼斯山能源公园是一个有效利用废旧矿山形成产业的经典。能源公园包括进修学院、天然气发电站及房地产项目。建立能源公园的成效是一举数得--—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使废弃矿山的土地资源得以重新利用;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了燃煤燃油带来的环境污染。 三、德国煤矿区的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对我省煤矿区发展的启示 |